農村俗語「六月立秋,兩頭不收」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昕瑞生態


農村俗語“六月立秋,兩頭不收”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六月立秋是指的農曆六月,今年立秋的時間為農曆的六月二十六,所以今年就是俗語中說的六月立秋,兩頭不收。那麼,是真的像俗語中說的兩頭不收麼?


我們這裡是華北地區,一年是收成兩季,即陰曆五月小麥收穫,在小麥收穫完後會緊接著種植玉米。先來看一下今年小麥的產量,今年小麥在灌漿期很多地方都下起了大雨,致使很多地方的小麥灌漿受到影響,小麥飽和度差,嚴重影響了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再來看一下今年玉米的長勢,現在正值玉米的大喇叭口期,這個時候玉米正是需要充足水分的時候,但是華北地區卻遭遇乾旱,只能通過人工灌溉的方式來補充玉米所需的水分和養分。如果是該地區沒有人工灌溉的工具的,那麼只能承受減產。


其實,不管是小麥還是玉米的生長,都和溫度有很大關係。這句“六月立秋,兩頭不收”就是根據立秋的時間正好在最炎熱的六月來判斷今年的收成。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環境的影響,當所處的環境不適合農作物生長時,農作物肯定會受到影響。雖然現在農業技術日漸發達,但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經驗還是要相信的。


農人馬小妞


“六月立秋,兩頭不收”,還後還有一句“七月立秋,早晚都收”。這句話中意思六月立秋的話,頭茬的農作物和後茬的農作物都收成不好;而七月立秋的話,早種的莊稼和晚種的莊稼,都能得到豐收。這是農民利用立秋節氣的早晚來判斷一年的收成的諺語。由於是民諺,也當然指農曆的6月和7月。由於二十四節氣的時間是基本固定的,所以這一類的諺語對農業生產往往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今年正好是農曆6月二十六日立秋,那麼,正好可以驗證一下這句諺語準不準。如果就我們這個地方——華北平原魯南地區來說,我感覺還是相當準的。因為據很多老鄉說,今年的頭茬莊稼小麥收成普遍不好,較往年來說,產量幾乎大都減產了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這是因為在春季的時候,受到了兩次冷空氣的侵襲,使很多小麥都沒有抽出來麥穗,才造成了普遍收成不好。

那麼,後茬的莊稼收成好不好呢?

一般來說,我們這裡的秋季農作物都是玉米和大豆等,那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作物的收成也好不到那兒去。因為前一段時間,禾苗幼小期,下了幾次大雨,那些地勢窪些的地方,禾苗都淹壞了,那些病怏怏的黃苗長到又怎麼能得到好收成呢?而那些地勢高些的農作物,雖然現在長勢較好一些,但由於今年立秋的時間早,冷空氣到來的時間就會相到變早,所以在它們後揚花孕育籽粒正需要溫暖的好天氣,突然氣溫下降,自然會影響籽粒的生長而造成減產。

所以,我們這裡真的是應了“六月立秋,兩頭不收”的諺語。

那麼,既然“兩頭不收”,中間的收嗎?我們再來分析一下:

一般來說,春季播種的農作物,花生、棉花、土豆以及一部分瓜果蔬菜等,會在立秋之後早早的就成熟了。所以,它們現在的莊稼稞子已經長成,相到了來說,它們會耐澇一些,前一段的雨水對它們的影響不是太大;那麼立秋之後,在天氣變冷之前,它們就已經成熟收穫了。所以,中間的農作物在今年的收成應該還是可以的。

可見,這句“六月立秋,兩頭不收”諺語,就是根據今年立秋的時間,正好趕在最炎熱的農曆六月來判斷今年的收成。其實,科學地講,也就是看氣候的“積溫”程度,夠不夠供農物物的生長需求,來預測當年的收成的!

所以,這也是一句警示性的農諺,因為農曆六月立秋,清明節肯定在二月,像水稻等一些農作物的下種時間,就必須得往後趕,插秧的時間,更得往後打,這麼一來就耽誤了秋收的季節。像玉米大豆等也是如此,由於播種的晚,那麼到了立秋之後的分櫱揚花或吐絮長穗的時節,正好會碰上“寒露”節氣的涼風,而“寒露風”對正在孕育籽粒的農作物來說,傷害很大,往往會嚴重影響結籽的數量與籽粒的飽滿,這就會造成嚴重減產!

由此可見,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所處季節的大環境氣候的影響,當所處的環境氣候不適它的生長髮育時,就會造成減產而收成不好。所以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民諺和經驗有一定借鑑價值的!


超能古博士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最近大家都很關心立秋的問題,不過現在來看大暑還沒到,距離立秋還是有一段時間的。今年的立秋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六,也就是陽曆的8月7號。剛好也就應了俗語的“六月立秋,兩頭不收”的前半句。

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立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但是立秋雖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但是此時的天氣也並不見的就涼爽了,因為立秋和處暑之間還有十幾天,這十幾天天氣依然十分炎熱。

為什麼說六月立秋不好呢?

因為天文曆法的計算,每年的立秋時間都會有所不同。今年的立秋就是在六月份,但是有些年份就會在七月份。很顯然如果立秋立在了六月份就會出現天氣轉涼的時間比較早,作物在生長期遇到降溫自然是會影響到糧食收成的。

但是為什麼說是“兩頭不收”呢?

如果單說一頭秋收的話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秋收時節,如果天氣轉冷的比較早,自然是會影響到秋收莊稼的生長狀況的。可是為什麼還會影響到“夏收”的收成呢?

既然立秋都在六月份了,自然的立秋前面的幾個節氣也是比其它年份靠前的,這自然就會影響到夏收的收成。就比如說清明,清明今年是在農曆的二月二十,自然這時候的天氣還是很冷的,對於小麥的生長很不利。很巧的就是今年華北地區的小麥就受到了倒春寒的影響。今年的夏收欠豐已經成為事實。不過秋收狀況如何還得看接下來的兩個多月了。

不過大家可能會忽略一個小問題就是二十四節氣所產生的地區,這和適用二十四節氣的地方有很大的關係。二十四節氣早在秦漢年間就已經存在了。產生的地區在黃河流域附近。所以很多關於農事方面的二十四節氣大部分是適用於黃河的農事活動的。

這裡就舉個小例子來看看,就拿立秋來說,雖然立秋了,但是我國很多地區並不是就是真正意義上進入了秋天。因為衡量是否進入秋天要看一個地方連續的積溫情況。如果有持續五天以上出現平均氣溫在22度以下的情況,這個地方才算真正進入了秋天。但是立秋的時候像東北地區早就已經進入了秋天的模式,而淮海地區卻要在立秋之後的一段時間了。

所以這樣看來,農事活動並不能完全根據農村俗語來確定,必須還要因地制宜的採取農事活動。

以上來自科學興農。


科學興農


作為六月立秋,兩頭不收,意義深遠。它和三月清明榆(錢)不老,二月清明老了榆有同喻之理。立春與清明主夏,麥收的情形與春的長短和寒熱的早晚有極大的關係,春短寒退,春長寒遲,寒退易成,寒遲易損,不收。而秋同樣道理,物侯有年攆節氣,有時不攆節氣。比如榆錢的早老晚嫩即是如此。而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也是如此,它標明瞭秋的長短,它主秋不主夏,所指早秋與晚秋的問題,與夏收不沾邊,有些友把夏收牽連上是不懂物候與節氣的規律而胡攀附的。七月立秋攆物候,六月立秋不攆物候,三伏立秋,梅雨來臨,高溫酷暑,百物難耐,秋短水多,秋長寒來,標明此秋不是大水便是乾旱,不是大旱便會大澇,早秋晚秋皆不逢時,即為早秋晚秋兩頭不收是也。災年難季也。哀哉!

當然,天地之大,物侯不同,各地也不能一概而論,以上乃為自然現象,並不是人力所為,勞苦勤奮者,尚有改變非正常自然現象者還是有豐收可望的。

謝謝。


福自福地來wjf


答:六月立秋,兩頭空。這一說法,還得根據各省各地方的氣候而論。因為:由於各地方的氣候不同,有的地方正收割麥子。而有些地已經是包麥正帶紅帽之時期。

每年季節中正常的立秋都是在農勵七月的。六月立秋,只有一種情況下才會出現,那就是潤月之年。

那麼三年一潤月,六月立秋,指的是,三年才轉著一次六月立秋。一年打兩春依次重複。

民俗中所說的是,六月立秋兩頭空是說,每年立秋過後,根據我國的氣候條件分晰。是雨水慢慢減少的季節。

但是:此時正是稻穀和玉米正需要雨水的時候。如果真的立秋出現在六月,那麼雨水會慢慢收盡,由此可見,還不帶成熟的樁稼都被曬枯了。

這樣一來,農民先前的苦勞也就白勞累了。到收成的時候是大減產之年。

為此:俗言道:樁稼只怕秋來汗,就是這個道理。也應驗了:樁稼不用誇,只等收到家,這句話了。



農村民俗風水解密


這句話不知流傳在什麼地區,能流傳下來,估計有某些理由,理由可能是當地勞動人民在一些事件中綜合觀察的結論。但節氣本身是固定的,與農曆的加閏波動本無關聯。因此,結合全面範圍使用農曆加二十四節氣指導農事的情況,這句話沒多大道理,無全局指導意義。

這句話套上什麼“科學依據",既無聊也無什麼依據。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初是用於配合農曆,指導農事,由於其非常的準確性和非凡的指導意義,人們逐漸的在日常生活中,也用上節氣,表物記事對時,節氣早已定格化神聖化,科學有沒依據,半分半點也無所謂一一有誰喊“不科學"的話,也絲毫不能動搖勞動人民對二十四節氣的應用和熱愛!

科學出現於今多久呢?因節氣而出現的諺語為什麼要去“科學依據"呢?


飄向樂樂


農村俗語"六月立秋,兩頭不收"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科學依據?

所謂的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預示炎熱的夏天即將結束,清涼的秋季已經到來。


過去咱們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一場秋雨一場寒",也就是說進入秋季之後,天氣已經轉涼,晚上打水霜,農作物傷葉,晝夜溫差大,根本就不適合於農作物的生長髮育了。

就拿我們南方來說,過去六七十年代,一年四季實行的是"稻稻麥",或者是"稻稻油"三熟制,而這三熟制中,農作物的種植時間是有時間限制的,比如說"插完早稻過五一,插完晚稻過八一",如果你五月半的時間還在插早稻,則耽誤了後期早稻收割,與晚稻的插秧時機,一旦超過了立秋,天氣涼爽起來了,晚稻就揚花灌漿不了,則說明稻穀會兩頭減產絕收了是吧。


不過,反過來講,畢竟六月早秋的年輪少,幾十年難得一遇,縱然是農民朋友們遇上了,也會早稻損失晚稻補,晚稻損失,小麥補,或者是山土中多種玉米紅薯,去彌補六月早秋給帶來的損失是吧,這叫天無絕人之路。

不過到了現代經濟社會,大家都外出打工賺錢去了,家中農田都只種一季稻了,對於南方農村農民來說,早秋晚秋已無所大礙了,但是早秋早涼的情況,對於北方的農村農民來說,種植玉米就有所影響了,希望大家好好去採取應對措施就好。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有些農諺在靠天吃飯的農耕社會時代,是自然經驗的積累,具有一定的農業生產指導價值。如南方水稻下種有一句農諺"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後"。意思是說,清明節出現在農曆二月,浸種切莫在清明以前,因為二月容易出現寒潮,種穀露天下泥會被凍傷或凍死。但現在有大棚育秧等保護設施,情況就不同了。如果清明節出現在農曆三月,水稻下種不要在清明以後,因為時間延遲,對二季稻的生長有影響,造成二季稻產量不高!這條經驗現在都是適用的!

而農村"六月立秋,兩頭不收"這句諺語,只是警示性的農諺,但在過去確實是件很令人頭痛的事,因為農曆六月立秋,清明節肯定在二月,水稻下種必須往後趕,這就耽誤了夏收的季節,夏收只有變成秋收了。而立秋之後插的二季稻,稻穀揚花時節正好碰上寒露風,寒露風對水稻的傷害是很大的,會造成嚴重減產!所以六月立秋,兩頭不收,在過去確實是經典農諺!

好在科學發展了,返季農作物已成了家常便飯便菜,有些農諺就把它放進歷史裡去吧!




五音山人1


問題:農村俗語“六月立秋,兩頭不收”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農村裡的俗語、諺語等,是農民長期生產實踐的總結,雖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農民總結的俗語、諺語是有一定的區域性的,也就是說它所反映的現象,並沒有全局意義上的普遍性。



就以這句俗語來說,“六月立秋,兩頭不收”,在我們這裡就不適合,我們這裡也沒有人這樣說。衛龍只是聽說過,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還有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我們這裡大田基本上都是一年只是種植一料作物,好像與什麼時候立秋關係不大。以前也大面積種植過玉米,但都是早玉米,也好像沒有什麼影響的。



農曆的二十四節氣,時間是基本固定的,對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也不一定都要全部相信這個,還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來定,特別是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更應該合理的吸收利用才對。

以上是衛龍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謝謝頭條悟空問答官方誠邀💐【六月立秋,兩頭不收】這句俗諺語好象不是這麼說的,應該是【六月立秋,支(早)收晚不收】。在漫長的農業種植實踐中,勞動人民根據二十四節的變化,總結出好多經驗教訓,用俗諺語的方式表述出來,諸如【羊馬年,好收田,防備雞狗那二年】等等。


💐💐立秋,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又稱七月節。是農曆七月的首個節氣,倘若這個節氣(立秋)提至六月(2018年是農曆6月26日),氣候就有點不正常。按照以往的經驗,秋季作物是種的早的收成好,而種的晚了收成就會歉收,所以叫【六月立秋,支收晚不收。】至於【六月立秋,兩頭不收。】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我以為還是【
六月立秋,支收晚不收。

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立秋是秋季的開始,熱退暑消,涼氣漸濃,【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嗚。】萬物收斂。所以立秋提前,對農作物來說,就意味著光照減少,熱量減少,那麼早種作物業己將成熟,不會受到多少影響,而晚秋作物就會受到天氣影響而歉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