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都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來自工作、家庭、生活之間的麻煩事情總是交織著這一生的大半時間,人人都會說“學會放下”是最好的辦法,可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大話人人都會說,但是真正放下的人有多少?

放下之後生活中的麻煩事真的會變少嗎?這個問題或許沒有人知道,但是我能知道的是:放下總是好的!雖然無法保證放下的生活一定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但是“放下”心裡能得到片刻的安靜,不放,或許你依然在掙扎。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當你放下的時候,回過頭來看一看,或許當初非常在意的事情,你早已覺得不算什麼,現在已然能坦然面對,在我看來“放下”並不是讓你忘卻之前的種種,而是學會正確面對得失,人生短短數十載,什麼是得到的?什麼是失去的?或許沒人能講得清楚,所以更加需要我們直面“得”與“失”。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話說武定獅子山

什麼是放下?什麼是“得”與“失”?一趟武定獅子山之行,讓我從他的身上對“放下”和“得失”之間有了更深刻的看法。

武定獅子山因為形狀像一頭橫臥的獅子,所以被稱作獅山。而它一直以來都有“西南第一山”的美譽,而這個美譽得益於正續禪寺,正續禪寺又是因一位皇帝而出名,這位皇帝就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的孫子,明朝歷史上被叔叔奪位的皇帝。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還未到武定獅子山之前,我就知道在武定獅子山上一直流傳著關於建文帝的傳說,當我來到武定獅子山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地方不止有傳說,有和傳說相關的建築和景色,更有發人深省的故事。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武定獅子山上帝王祠閣前面的一對楹聯:

僧為帝,帝亦為僧,數十載衣缽相傳,正覺依然皇覺舊;

叔負侄,侄不負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獅山更比燕山高。

打破了我對這個地方之前的認知,開始有了另一番看法!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獅山牡丹園

四月份,進入獅子山最先聽到的不是關於獅子山的傳說,而是牡丹花的國色天香,的確四月的獅子山是牡丹花的地盤,強勢的吸引了人們的所有目光,雖然我對建文帝的過往更感興趣,但是我們也跟隨大眾一起先去看看那百畝牡丹盛放時候的壯闊場景!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走進牡丹園,春色襲來!嬌豔的花朵裝點了這百畝牡丹園,牡丹的清香瞬間讓心情大好,看著往來的遊客讚美著這些牡丹花,停留在造型別致的牡丹前面拍照,我也不甘落後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鏡頭下的牡丹花,色澤豔麗,含苞待放,嬌豔卻不失氣節,身邊隨處可以聽見遊人在討論,哪一朵牡丹花好看,哪一朵顏色獨特,哪一朵需要拍照記錄下來。

在百畝牡丹花中穿梭,領略國花的魅力之後,正式進入正續禪寺,去尋找我心中未解之謎的答案。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建文帝與獅山

可能是因為個人習慣,我對別人曲折的人生總是充滿好奇和欽佩。就如同建文帝,在旁人看來,他從小錦衣玉食,按照既定的命運過著波瀾不驚的平靜生活。哪曾想一場奪位風波,讓他從雲端跌落凡塵,過著和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整天東躲西藏,或許這在很多人看來,他的人生是失敗的,但是在我看來,他失去了皇位,卻得到了平靜的生活。

在傳說中,他放棄了皇位,偽裝為僧人一路南下,來到了獅子山。現存的惠帝祠閣、帝王居都和建文帝的傳說相關。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建文帝雖然失去了皇位,但是他卻在獅子山這一片土地上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寧靜,不用在肩負重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

透過獅子山的一草一木,我彷彿看到了帝王到僧人的轉變,他沒有像人們想象中消極,而是在獅子山過著隱居的生活。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栽花,賞花,遊園,靜看當初亂世中的一切,他能有如此的生活,或許正是因為他的“放下”,放下了曾經高高在上的地位,放下了爾虞我詐的生活,才能安穩的度過一生。在放下之後,他失去了富貴,失去了權利,但是他卻得到平靜,得到了心安............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關於生活、工作、感情

從建文帝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對生活的態度。人生本來就短,既然已經放下,那就按照現在的方式去生活,過去的終將成為過去,未來的還在未來發生。

對於我們現在的生活依然是這樣,我們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沒有任何挫折,工作問題、生活問題、感情問題相互交織著過完一生,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我們想逃避,想改變這樣的現狀,但是在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發現生活、工作、感情還是一地雞毛,沒有一絲變化,這時我們處於絕望之中,會抱怨會憤懣,這些都是人之常情。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建文帝從九五之尊的皇帝,變成一個一生與青燈古佛相伴的和尚,難道他不會不甘,不會抱怨,這些都無法考證,但是作為一個有七情六慾的人來說,我相信他會有不甘有抱怨,但是他做得最正確的一點是:發洩完不滿和抱怨之後,依然活在當下“,這一點值得我們深究。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建文帝,當面對人生中不如意事的時候,我們不妨學著建文帝“放下”試試,或許在放下之後,生活並沒有你預想的那一般糟,或許我們還能得到些什麼。

一趟昆明到武定的獅子山行,他對“得與失”的認知,震撼了我!

一座名山,一代帝王的傳說,留給我的不僅僅是絕美的景色,更是關於“得與失”的思考。

獅子山景區遊覽推薦:

牡丹園、正續禪寺、平頂玉湖、松林草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