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北沢活化試驗劇場 ──文青的想像空間

在十前八載前,我已曾提及來自華裔文化系青年往東京遊玩,不少人的首選之地已是下北沢,而時至今天大抵可推而廣之,延伸至全中國往東京出遊的文化系青年。 它具備強烈的小鎮風情,街上滿是各式各樣的傢俱店及雜貨店,售賣貨物均以風格化及個性化為標記。

下北沢活化試驗劇場 ──文青的想象空間

下北澤是年輕人的潮流聖地

在下北沢的茶沢大街經營雜貨店Brand New Rocket的東主隈田憲昭說得好,他在接受三浦展(《下流社會》作者)訪問時,直接道出在下北沢開店,從來就是自己的夢想。 自從於別府的高中畢業後,他便隻身來到下北沢居住,後來為了在此開店打天下,於是在廿四歲跑到越南去。 他眼中的文化振盪是:「拿著法國麵包夾上醃菜正在打算進食,就在法國風情滿溢的建築物前,一名老頭就在眼前大便。 」他在越南打好關係後,於是就在當地生產商品再運回下北沢出售。 是的,下北沢就是不少年輕人尋夢的樂園。

下北沢活化試驗劇場 ──文青的想象空間

Brand New Rocket

多元混雜樂園

即使在今天,下北沢仍常見到有學生在街頭自發表演,到處洋溢自由自在,人人可以充分表現自我的空氣。 事實上,連東京的雜誌對下北沢的評價也甚高,認為是一個住得舒適以及令人喜歡的小鎮,當中文化氣息處處留痕。 它的獨特之處是雖然人來人往,而且年青人也密集滿布,但與在澀谷街頭那種教人有人潮恐懼症的環境不同,下北沢有一種可以讓人輕鬆下來的感覺,那正是「城市混雜度」──其中又以它的亞洲風情最濃厚。 下北沢無論在食物又或是出售服飾方面,乃至小鎮中的地區性話題又或是所上映的電影,很多時候都會是以年青人為對象,然後針中把亞洲各地不同的風情推介出來給他們。 事實上,在下北沢很容易在左邊找到一所越南食肆,而在右邊則是韓國餐廳;在潮流服飾方面,以漂染為主的民族服飾固然有其市場,即使小至耳環又或是其他小飾物,亞洲民族風同樣甚有市場價值。 當然這一切也沒有中央在背後規劃,也唯其如此,透過民間的自發演變及凝聚性格,一個地方的特色才慢慢建立出來。 也因為一切都存在得自然而然,於是人來人往的途中身上,往往已給予他人一種多元並存的自由氣息,由是令到大家感覺良好。 這大抵這也是我們所樂見的城市風貌──唯其多元平等並存,才是理想家園的居所。

都市中的「新村」

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與記者出身的作家清野由美,曾以對談形式推出《新‧村論TOKYO》(11),而下北沢正是當中的其中焦點分析例子。 兩人在書中是以片假名的MURA來標記「村」字,書中指出MURA是令人安心且可以生活下去的共同體,內裡包含不同的生活方式及選擇在內,而從世界發展的趨勢而言,二十世紀正是把傳統意義上的「村」去摧毀的年代。

此所以隈研吾把都市發展以前的名為「村」,而都市發展以後的則以片假名的MURA來標示。 不過為了中文讀者的閱讀方便,我在下文會以「新村」命之方便說明。 隈研吾以「石蕊試紙」來比喻下北沢,作為測試城市發展的酸鹼度。 他指出下北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有小田急電鐵及京王電鐵兩大鐵路主幹線經過,把它直接迅速地與市中心的新宿及澀谷等地扣連;另方面,又有環狀六號線、七號線、玉川通路及甲州街道等主要的幹線道路網穿越, 所以無論對乘鐵路又或是駕車人士而言,出入往來均無比便利。 下北沢有如此的交通便利性,卻又沒有遭受過分商業化的連鎖式層壓發展所累,隈研吾認為因它太接近東京的中心地帶所致。 在高度經濟發展期的中途,因為小田急線有很多路面與鐵路連接的交叉路口被廢止,於是出現大量的廉宜土地,慢慢才以悠閒的節奏吸納,此所以整體上的發展計劃均落後於其他地區的速度。

下北沢活化試驗劇場 ──文青的想象空間

下北澤的商店街無比便利

「石蕊試紙」比喻

一般而言,在都市的發展過程中,通常會以同心圓定律推展,即由市中心再向四周擴展出去,構成同心圓向外步步進迫推展的規律,可是有時候太接近原來中心的地方,反過來成為特異點的所在,好像溢出了發展的藍圖以外。 隈研吾形容這正是城市發展的「故障毛病」(BUG),下北沢正是此BUG的例子之一,當然也由是令它以更具「新村」化的優勢「存活」下來。而他所指的「石蕊試紙」比喻,乃針對下北沢即使擁有如此優勢,到了今天的多元風貌及青春活力,同樣面臨再開發的都市規劃壓力,而通常就是由鐵路站四周為首的大規劃發展計劃。當中正是一種醱酵與青春的角力,又或是更直接地命之為連繫與切斷的對立,下北沢正好處於角力場的中心,同樣不能倖免。作為測試酸鹼度的城市發展「試紙」,它正好被眾人的目光凝視盯緊。

下北沢活化試驗劇場 ──文青的想象空間

衣飾潮流小店貨物既便宜又時尚

而他所指的「石蕊試紙」比喻,乃針對下北沢即使擁有如此優勢,到了今天的多元風貌及青春活力,同樣面臨再開發的都市規劃壓力,而通常就是由鐵路站四周為首的大規劃發展計劃。 當中正是一種醱酵與青春的角力,又或是更直接地命之為連繫與切斷的對立,下北沢正好處於角力場的中心,同樣不能倖免。 作為測試酸鹼度的城市發展「試紙」,它正好被眾人的目光凝視盯緊。 清野由美也指出下北沢的低度發展,令到城市的人性化氣息處處滿溢。 以小田急線為X軸,而井之頭線為Y軸的話,則下北沢的東南西北四個出口可謂順勢定位,然後連接的全是不同小路徑道,百分百屬步行者的天堂。 若以北口的「站前食品市場」為例,它早已是下北沢的象徵地標之一,在僅數百平方米的空間中,可謂承繼了由二戰之後的黑市市場歷史風格,令當中可以有大量的乾貨店、雜貨店、立食式小型食肆,再配合市場上路面的大量如T恤售賣攤檔, 由是令生命活力湧現。 事實上,以下北沢作為實驗劇場喻之,也不無現實的對照意味。 事實上,下北沢也一向予人有「戲劇之町」的印象,因為本多劇場組合正好以此為根據地,所以在下北沢有大量的小劇場如「本多劇場」、「站前劇場」、「小劇場 樂園」、「『劇』小劇場」和「OFF OFF劇場」等, 正好可讓年輕人在此一展藝術所長。 此所以下次往東京,希望大家不會錯過下北沢,好好去看看被日本行家極為珍重的都市「新村」。

下北沢活化試驗劇場 ──文青的想象空間

本多劇場是下北澤的戲劇界聖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