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崔永元留给公务员的思考

自六月以来,崔永元在微博上连番更文,牵出“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话题,矛头直指著名导演冯小刚、刘震云等同志,引发关注。7月11日,冯小刚发文《十问崔永元》,首次对此事做出回应。

在文中,冯小刚称“崔永元不是一个病人,是一个坏人”。他反驳严守一是崔永元、嘲讽崔永元碰瓷、爆料崔永元给诈骗集团当代言人为赚钱、指责崔永元公然辱骂女人和孩子,还称崔永元利用提到公众的善良,以偏概全、绑架民意。另据冯小刚透露,《手机2》已于7月11日在桂林顺利杀青。随后网络上便出现了“冯小刚十条质问所犯的逻辑错误”,事情从开始到现在,小编不愿意拨动记忆的时钟,以免再次引发大家的反感。但是冯小刚同志自始至终没有给大众呈现一个真实诚实务实的男人形象,却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做人的思考。究竟冯小刚同志给大家哪些做人的思考呢?

一、 做人不能缺少实事求是,直面问题的态度

做人要实事求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做人的基本态度,作为一名公众人物,面对别人质疑,且在证据链充分的情况下,被质疑者要做的首先是反思,而不是乱骂街;其次是正确的对待质疑者,如果质疑属实,就要拿出君子之态,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混淆概念,混淆视听,避重就轻;最后就是不管质疑有无道理,要有自己的格局,要能够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而不是展现出心胸狭窄的小格局。

二、 做人不能为自己树墙过多,开门太少

做人要多开门,少树墙,要善于团结周围的同志。人的属性是社会性,每一个人或家庭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只要在这个社会生活,就必然会有求于人,不能拿着“老子一部电影票房几千万乃至上亿,求你个毛”的流氓态度,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平时不管对待陌生人也好,一般朋友也好,把握住“多开门,少树墙”的原理,让朋友多了路好走的理念深入自己大脑。不要因为一句话或一件鸡皮蒜猫的小事,非要整个一二一来,这样只会把两人关系弄得僵硬,也就无疑给自己树起了一道看不见的墙。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即使和前妻离婚,也要拿出绅士态度,宽容大度一点,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践踏别人的尊严上。不能为了自己的一些利益,冒着得罪朋友的风险去干,这样无疑就给自己树起了一道道墙。

三、做人待 人真诚一点,私欲少一点

做人不要把个人利益看成第一,相反,要把朋友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不能为了去拍一部收益预期过亿的电影,窥探朋友的隐私乃至商业秘密,来换取自己的事业利益,踩在别人肩膀上成长的人,长得越高死得越惨,古有卖主求荣的吕布,今有踩在别人肩膀上牟利的知名导演,站在朋友肩膀上牟取自己私利,这对于友谊是一种践踏。友谊的纯真才能带来友谊的长久,对人真诚是维持友谊的最低成本的社交方式。相反,私欲是践踏纯真友谊的最锋利刀刃,红极一时的爱多VCD两位创始人因为私欲争夺两人反目成仇,最终走进了监狱,搞垮了企业,私欲只会让自己丧失理智。

处朋友交朋友要把朋友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宋江之所以的到众兄弟追捧,离不开控制自己的私欲,马云能把阿里做成如此规模,这里离不开把其他股东利益看的特别重要的态度。

四、 做人一定要明白这个世界别人永远都不比自己傻

人一定不要把别人当傻子,把自己智商想的过高。当今社会,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差别不大,人都不傻,如果自己真把自己想的很聪明,认为严守一就是个虚幻任务,借剑伤友,还自作聪明,那就会应了一句话:不做死,不会死。你既然和他是朋友,就说明一些习惯什么的是相互了解的,自己以为给严守一扣个出轨的帽子就找不到严守一的原型了,那你就是自己作死了,把自己当成个公众牛逼人物,把朋友当成啥都不是的小丑角色。

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应该是相互捧场;应该是相互坦诚;应该是荣辱与共;应该是肝胆相照;而不是尔虞我诈,自私自利,相互欺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