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95後期望達月薪6174元?

近日,據"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課題組抽樣調查顯示,畢業生行業間存在明顯收入差距。

榮登榜首的則是IT和金融行業的收入最高,而且收入增幅最大,而不少畢業生則更希望進入就業量大、收入高的新興服務業。

2017年,行業之間的起薪差異仍在大幅提升,19個行業按照平均月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5386元;

金融業:5098元;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地質勘查:4834元;

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4648元;

房地產:4395元;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4165元;

採礦業:4077元;

文化體育娛樂:3999元;

農林牧漁:3938元;

電力、煤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3926元;

製造業:3859元;

公共管理與社會組:3822元;

教育:3816元;

衛生、社會保障與福利:3661元;

建築業:3607元;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3496元;

居民服務:3334元;

批發零售:3255元;

住宿餐飲:2854元。

看看當時的你屬於哪一級?

那在2009年~2017年間,每個行業的平均月起薪都有上升,但是上升幅度存在很大差異。

IT業、金融和房地產等行業的起薪上升幅度較大,而傳統性行業起薪上調幅度較小。

但不管怎麼說,行業收入差距正在加速擴大。

據《中國統計年鑑》計算,按照行業區分的話,1990年平均工資最高、最低的行業之比是1.76:1,2016年卻快速上升到了3.64∶1。

而各項數據表明,行業收入差距逐漸成為影響居民收入差距最直接、最明顯、最重要的因素。

行業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95後期望達月薪6174元?

95後畢業生期望平均薪資達6174元

今年,95後也衝出校園走向社會,紛紛湧入不同行業,尋找自己的機會。

那他們對於起薪的希望是多少呢?

據《報告》提到,95後應屆畢業生期望薪資均值為6174元而9.5%的畢業生期待月薪超過10000元,40%的畢業生期望月薪超過8000元。

其中男同胞更注重薪資水平和工作強度,而女同胞們更注重培訓指導、能力匹配的問題。

行業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95後期望達月薪6174元?

這工資要求還真挺高!與往屆生相比,期望值增加不少啊。

不過,理想與現實仍然存在一定差距,95後應屆畢業生的實際薪資平均值為5429元,80%的畢業生實際薪資在8000元以下。

針對選擇行業這塊,企業對畢業生需求量最高的行業分別是技工/工人、銷售、餐飲、超市/百貨/零售等服務型行業,但畢業生似乎更偏向於第三產業,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就業崗位多,而且工資高!

行業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95後期望達月薪6174元?

有意思的是,這屆畢業生並不在意去一線城市求職,42%的人選擇回家鄉工作,58%的人選擇到外省工作。

這也從側面看出,各市投入大力度吸引人才的政策,還是有一定成效的。

行業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95後期望達月薪6174元?

金融和IT業畢業生的月起薪顯著更高

剛提了對畢業生而言,最有誘惑力的還是金融和IT行業,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只有金融和IT業存在顯著的收入溢價。

就是說,在控制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大部分行業和製造業不存在顯著的收入差距,只有選擇進入金融和IT業的畢業生的月起薪顯著更高。

根據數據顯示,IT業和金融業的起薪分別比製造業的起薪顯著高11.3%和7.3%。

或者,你會想為什麼就這兩行業薪資會普遍過高呢?

金融業擅用槓桿,導致金融企業利潤(扣除人力成本前)高;

IT業很多服務邊際成本幾乎為0,導致IT企業利潤(扣除人力成本前)高;

金融、IT業的核心生產資料是人,導致高端人才薪水分配佔比高;

全球化、技術進步導致實業與金融、IT業的收入差距進一步被拉大;

金融、IT業具有配置資源的屬性,獲得“超額”回報是合理的。

當然,起薪只代表起點低,所謂行行出狀元,厚積而薄發,實力與機遇是並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