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世界盃開賽前,白巖松就講過:“這屆世界盃除了中國隊沒來,剩下的都來了”。事實的確如此,雖然本屆世界盃依舊沒有中國國家隊的身影,但卻多了許多中國“財主”。
2018 俄羅斯世界盃
前有優酷央視16億瓜分直播版權,後有包括蒙牛、萬達、海信、vivo等多箇中國品牌以8.35億美元殺入廣告贊助商陣營,甚至超過美國的4億美元。
而且據瞭解到,中國曾有一家公司連自己的溫飽都沒解決,但依舊贊助了兩屆世界盃。
據FIFA預測,本屆俄羅斯世界盃將會產生55億美金的綜合收入,踢一場球的平均收入竟然高達8500萬美金,基本相當於某些A股的上市公司一年的收入了。
靠踢球踢出客戶來
俄羅斯世界盃期間小到一個三年級小學生,大到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都會時不時的聊幾句世界的話題,哪天有哪一場比賽,哪一個球星表現好,又或者希望哪一個國家奪冠。世界盃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魅力以至於每個人都對它念念不忘?
其實世界盃和其他體育賽事一樣,帶來了體育競技的精神。高強度的對抗運動既宣揚的體育運動精神又給我們帶來欣賞快感。我們欣賞有特點的球員和球星,欣賞他們所帶來的高超球技,但更加欣賞在對抗比賽中展現出的每個國家的民族精神。
世界盃從1930年舉辦至今,已經成為全球第一關注度的體育賽事。根據FIFA公佈的報告顯示,1990年以來的歷屆世界盃現場觀眾總數均在250萬人以上。近三屆世界盃現場觀賽人數也都保持在300萬人以上的高位。
從近兩屆世界盃球票銷售率和綜合上座率來看,均在95%以上。電視轉播覆蓋國家數量均在200個以上,連續觀看超過20分鐘的觀眾數量超過20億。
而且從最近兩屆世界盃的數據來看,中國的對於世界盃的關注程度較高,2010和2014界世界盃總觀眾數分別達到3.29億人和2.52億人。其中男人佔比甚至超過70%,大部分是中青年。
從這樣的一些數據我們可以知道,世界盃發展九十年至今,知名度逐漸攀升 ,較高的知名度和關注度使世界盃積累了龐大的客戶基礎。歐洲、南美等高足球關注度的國家的客戶基礎最紮實。中國客戶基礎最廣大,達到3億多。
在全球數量如此龐大的關注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經濟效益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了。
賺錢第一,踢球第二
世界盃向來都是最“吸金”的國際體育賽事,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盈利體系,大到轉播費、贊助費,小到一瓶啤酒和一個吉祥物,都是FIFA的收入來源。
世界盃收益構成主要是電視轉播權、商業贊助、門票及衍生產品的銷售等。過去三屆世界盃總收入均實現快速增長。以2014年巴西世界盃為例,共創造了收益48.26億美元,較2010年世界盃增長超過32%,
而且本屆俄羅斯世界盃將會產生55億美金的綜合收益,同比增長將達27%。其中轉播權收入貢獻了半壁江山,而且廣告權收入也相當可觀。2010年和2014年世界盃的全球轉播權收入分別達24.08和24.28億美元。預計本次轉播權的收入將達到27億美金,其中像中國優酷就狠下血本支付16億獲取網絡直播權。
第二大塊,在廣告贊助方面,在2010和2014年兩屆世界盃中,國際足聯分別獲得10.72和15.80億美元的商業贊助。而且預計本次廣告贊助的收入將達到破天荒的27億美金,而這其中,
來自中國的廣告贊助便高達8.5億美金。本次俄羅斯世界盃扣除20億美金的籌建成本後,純收益也能夠高達35億美金,相比上一屆世界盃能夠實現27%的高增長。
那麼高的盈利增長抵得上一支藍籌股了,如果世界盃也是股票,蔥頭君估計早就買入持有了。但與世界盃高收益相對應的是世界盃開賽以來的“假球”風波。
6月27日,德國與韓國0比2輸球出局,衛冕冠軍在16進8中慘遭淘汰。其他幾大奪冠熱門,阿根廷、葡萄牙和西班牙也接連出局。這讓某些陰謀論者覺得本次世界盃“做球”戲太假。
假球雖然有,但大多隻存在於一些國家聯賽或不成熟的聯賽中,世界盃舉世矚目,光天化日之下要買通雙方球員、教練、裁判乃至國際足聯官員打一場假球,代價太高,經濟成本和違法成本會超過假球可能帶來的任何收益。
之所有有假球的說法。可能因為此次世界盃像西班牙、巴西、阿根廷等傳統強隊相繼淘汰,並沒有給今年的世界盃賽場帶來多少懸念和精彩的比賽。
而且各大球星的提前失利離場、很多國家隊球員的更新換代磨合不夠,都大大降低了這屆世界盃的觀賞性。所以FIFA雖然錢是多賺了,但球迷的觀賞體驗是下降了。
單贏?雙贏?還是多贏?
這屆世界盃對於FIFA而言是獲利頗豐的,35億美金的純收益,在世界盃的歷史上也是首屈一指。FIFA對於自己而言是實現單贏了,但對於廣告商、舉辦國是否實現了雙贏或多贏呢?
此次世界盃包括蒙牛、萬達、海信、vivo等多箇中國品牌稱為FIFA的贊助商,而且支付的費用也高達50多億人民幣 ,很多人認為在世界盃賽場上打廣告只是為了增加知名度,卻沒有明白深層次的東西。
其實企業在世界盃上打廣告是配合著這些公司在國外的經營戰略的。拿萬達來看一下,萬達在2017年賣掉國內近8成的資產後,逐漸增加海外投資,從2012到現在,海外投資規模已經高達2500多億。而且王健林最近的投資側重主要在國外的娛樂和體育產業上。
萬達此次支付5億美金成為世界盃頂級贊助商,更加有利於輔助萬達海外業務的宣傳推廣,提高對萬達品牌的知名度和認知度,有利於萬達推進全球化戰略。王健林曾講過,萬達集團要在2020年成為世界一流跨國企業,排名要進入世界前三十名。
萬達借2018年和2022年的兩屆世界盃的贊助權將有效配合全球化戰略的實施,藉此實現互利共贏。在世界盃歷史上也有許多實現互利共贏的經典案例。比如1950年可口可樂贊助了巴西世界盃,不僅將使銷售額大增,更為可口可樂未來十年的運動飲料發展帶來諸多可能;2002年日韓世界盃上,現代汽車斥資15億歐元成為官方贊助商,同年其在美國的銷量增長高達40%,品牌認知度從32%一舉躍升至67%。
再來看一下世界盃對舉辦國產生的經濟效應。
據俄羅斯國內的報道,在4月到9月的世界盃將給俄羅斯GDP帶來0.2%的增長。而且在世界盃足球賽的5年的準備工作中,已經給俄羅斯經濟帶來了140億美元的貢獻,創造大約22萬個就業崗位。
世界盃期間大幅增加的遊客數量,將刺激俄羅斯旅遊業的發展,球迷在俄消費額預計達1410億盧布。僅拿中國為例,今年赴俄羅斯的中國遊客人數增加了10倍以上,有超過10萬中國遊客在世界盃期間赴俄旅遊、觀賽。
遊客的進入帶動了酒店、餐飲和世界盃小商品的消費。在世界盃期間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足球場周邊的酒店、旅館基本滿負荷運行,價格漲幅有的接近200%。
無論是世界盃、還是奧運會等其他國際賽事,都會拉動舉辦國的經濟,產生經濟效應,對於FIFA而且又多了一個好處,實現FIFA和舉辦國的互利共贏。
FIFA舉辦世世界盃不僅實現了自身收入的快速增長,也為某些贊助商企業實現全球化的廣告效應,更為舉辦國創造了經濟價值,實際上也實現了互利多贏的局面。
閱讀更多 圈內大事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