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在中國,也有一個可以媲美威尼斯的水城,叫古勞,古勞水鄉又稱圍墩水鄉,據史載,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水鄉地處西江岸邊,明洪武二十七年,古勞人馮八秀奉旨興建古勞圍,從此,古勞便從灘塗澤國逐漸變成美麗的嶺南,“圍墩”是根據地理特點命名的,意即堤圍下的一個個“墩”。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古勞是鶴山市的一個鎮,位於鶴山市的西北部。“古勞水鄉”習慣上指昇平、雙橋、新星、坡山等“圍墩”區,這裡有魚塘和耕地共14300多畝,人口1.5萬,是典型的溼地生態地貌。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那一口口的魚塘,一條條的“圍墩”,以及狀如蜘蛛網一樣密密麻麻的大小河涌,構成了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美景,簡直使人著迷、沉醉。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它被湖水完全包圍,並被萬千水流分割開來,每一個家都是一座孤島;它散落一地,宛如珍珠落盤,四處飄散,卻有珠珠細膩!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古勞堤內水網縱橫交錯,小艇穿行如梭,兩岸蕉林搖曳,萬畝魚塘似明鏡耀目,千頃桑地綠海翻波,那青青的田疇就像精雕的翡翠,好一派旖旎的南國水鄉風光。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由於有縱橫交錯的河涌,過去村民外出都喜歡以小船代步,不過現在由於路橋暢通,常常會見到“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景象。遊客不妨放舟河上,任憑河風滌面,水色潤心;聽夏蟬在堤岸鳴唱,看小橋在水面的倒影;體會水鄉人家的生活,領略剔透玲瓏的“江南秀氣”,真是一件賞心樂事。

沿著彎彎的鄉間小路,可來到古勞水鄉一處名叫“二渡橋”的地方。只見前面的圍墩上,有幾棵百年老榕,靜靜地鎮守和護衛著這一方水土。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榕蔭下,幾塊長條花崗岩石條曲曲折折地架在魚塘邊的木樁上,頗有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

這種花崗岩石條,當地人稱它“條石”或“西樵石”。因水鄉的泥土細滑,不易滲水,遍佈水鄉的石板小橋和石板小路,構成一幅獨特的風景。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榕樹,也是水鄉一景。那些有百年曆史的古榕,根深葉茂,綠葉婆娑,婀娜多姿,與小橋流水人家相輝映,把水鄉點綴成一個個小綠洲,真是別有風情。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古勞又叫圍墩水鄉,因為它更像是泥土圍起來的墩,溪流是它的脈絡,將它完整的連接起來。

古勞家家戶戶都是小島,推開窗便是碧波,交通全都靠船,綿延的水草與石板橋將這裡隔成了許多方塊魚塘,大小不一,在夕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從空中俯瞰就像是一幅大師手中的田園畫卷。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岸邊的古勞建築,是典型的嶺南風格,低矮連片。這裡除了小船,另外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便是石板橋,由簡易的木板與石板搭建而成,別看簡陋,連在一起卻別具韻味。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石板橋很窄,一個人走合適,倘若對面來人則需要側身而過。馬致遠手裡的小橋流水人家,說的就是這裡吧,不同的是這裡了卻了斷腸,多了份柔情。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古勞最美的季節便是夏季,這裡的萬畝水塘開出大片的荷葉,連綿不斷,放眼望去就像是綠色的海洋,泛起一層層的波浪。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等到荷葉盛開時,古勞也就迎來了它最美的時刻,荷葉翠綠如翡翠,荷花粉嫩如蜜桃,兩者交相輝映,恍然進入了最美的天堂。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我們可以直到古勞鎮內,在古勞河堤邊唯一的食肆——海邊樓吃河鮮。海邊樓位於古勞鎮腹地,距離梁贊故居非常近。為了保護古勞河堤的衛生環境,當地嚴控了河堤邊食肆的數量,這家海邊樓是河堤邊唯一的食肆。在海邊樓的房間,打開落地玻璃門,外面就是西江,景色很好。招牌菜的話首選當然是白灼河蝦,識食之人一定是吃河蝦的。河蝦的個頭雖小,但肉質爽甜,和吃海蝦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由於食材新鮮,這裡清蒸任意一款河魚都是令人食指大動的佳餚!魚腸、魚鰾、魚子都可以獨立成一道菜,盡顯水鄉人家對河鮮美食的執著!

廣東藏有一個水鄉,家家戶戶都是小島,媲美威尼斯!

古勞水鄉位於江門鶴山市古勞鎮內,鶴山市的交通非常發達,江肇高速、佛開高速貫穿鶴山,無論從肇慶、廣州、深圳自駕到古勞水鄉都十分便捷,沿著“廣佛高速→佛開高速(鶴山、大雁山出口)→廣南線 →人民東路 →新城路 →新業路 →新環路 →Y917道路→Y916道路”行駛就能到達古勞水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