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服務消費需求出發 美團 「網際網路+交通出行」真正爲場景而來

2018年6月20日,世界交通運輸大會期間,美團和中國公路學會城市交通分會共同協辦了一場“智慧城市交通國際論壇”,美團以一種“行業參與者”角色,宣佈其進入“交通出行”領域。美團集團辦秘書長鍾永健致辭表示,美團希望通過行業參與、溝通、交流,以服務交通行業成就自己的價值,為建設交通強國做點事。

從服務消費需求出發 美團 “互聯網+交通出行”真正為場景而來

美團集團辦秘書長鍾永健

“像美團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主要能力還是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上,在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過程中,科技公司一定要定好位,美團就是要‘做綠葉、做配角、做助手’。”他說。

美團此次在交通行業的亮相,展出了旗下三大業務:美團專送、摩拜單車、美團打車。

在“美團專送”版塊,依靠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美團外賣的智能調度系統會深度分析餐廳出餐時間、預計送達時間、用戶交付難度參數、騎手預期位置等數據,進行訂單的最優分配和騎手送餐路徑的智能規劃,實現真正的“美團外賣,送啥都快”。

從服務消費需求出發 美團 “互聯網+交通出行”真正為場景而來

美團外賣智能調度中樞系統

美團展出的無人配送車,通過雲端智能調度中心的指令,可完成在寫字樓、商場等室內取餐,還可完成自動駕駛、躲避障礙、識別紅綠燈等。此外,美團無人機此次也首次亮相,未來在類似山城重慶這樣的直線距離短但實地取送卻不算便利的地域可實現外賣的無人投遞。

從服務消費需求出發 美團 “互聯網+交通出行”真正為場景而來

美團無人配送車

從服務消費需求出發 美團 “互聯網+交通出行”真正為場景而來

美團無人機

中國道路運輸網注意到,在“美團專送”業務,還有兩大外延的科技創新值得關注,一是“小區守衛”小程序,美團通過與物業合作,在一些不方便外人進出的高檔小區,小區保安通過掃一掃就能驗證騎手電子身份,並可對小區內騎手位置實時追蹤,包括小區內騎手數量、位置、進入時長等信息,將騎手的出入信息管理線上化,做到既快捷又安全。

從服務消費需求出發 美團 “互聯網+交通出行”真正為場景而來

“小區守衛”小程序

二是與科大訊飛合作的“智能語音助手”正在美團快遞小哥中推廣使用。美團“語音交互耳機” 通過耳機和app的結合,讓騎手在送餐過程中能用最自然的語音交互完成接單、上報、與用戶打電話等操作,不再需要手動操作手機,同時系統還將根據騎手騎行狀態自動喚起交通安全提示,從而減少安全隱患、保障騎手生命安全。

專注“吃喝玩樂”的美團此次還重點展出了“美團打車”業務。2017年2月,美團打車業務首次登陸南京,一年後的2018年3月,美團打車強勢登陸上海,同時重點探索“出行+消費”模式,與美團自有“吃喝玩樂”業務形成有效互動,打通用戶生活全場景,美團希望提供給消費者一站式服務體驗。

從服務消費需求出發 美團 “互聯網+交通出行”真正為場景而來

這表現在:美團打車聯合平臺上的生活服務商戶,比如用美團打車到店後,消費者可獲得該商戶贈送的甜品或代金券等等,目前美團在上海已經與上海迪士尼、黑珍珠餐廳、上海影城合作,探索更為便捷和舒適的消費體驗。

鍾永健認為,美團業務覆蓋到店消費、到家消費、旅行消費,這裡面有人或貨的移動,都涉及交通需求,所以美團需要把交通需求解決好,為消費者服務好,這是美團探索交通領域的初心。

同時他認為,美團是一個科技公司,主要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跟交通領域的合作伙伴合作,一起為消費者解決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場景裡的交通需求。“我們需要通過我們網絡的能力、網絡平臺的能力,來服務好各種各樣有交通能力的企業,比如公交、地鐵、出租車等等,服務好這些公司,和大家一起更好的滿足用戶消費過程中的交通需求。”

談到未來美團在交通領域的發展規劃,鍾永健介紹,一方面要跟更多樣的出行方式去合作,給消費者提供最大化的豐富選擇;另一方面,則是將多樣化的交通方式進行有效的組合串聯,比如用戶在平臺選擇一個餐廳後,推薦用戶先騎摩拜再打車或者是坐地鐵後再騎摩拜,讓用戶更高效便捷的出行。此外,美團還要和方方面面一起,在法治體系裡,建立有序的市場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