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發布海外市場業績,將開啓新戰略階段

7月6日,全球最大的共享單車平臺ofo小黃車在北京宣佈,海外市場已經完成開拓業務階段。藉助第一年全球運營的經驗和數據,ofo將開啟海外第二戰略階段,深耕重點市場。

在新戰略階段,ofo創始人兼CEO戴威直接負責海外業務。ofo將篩選重點市場精細化管理運營,深化全球合作,優化海外團隊結構提高效益,實現海外運營的商業價值。

ofo發佈海外市場業績,將開啟新戰略階段

戴威表示:“在過去一年,中國的共享單車駛入了海外的主要國家和城市。海外市場在高速增長的同時,多樣化的用戶習慣和需求也提出了新的任務。ofo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海外數據和應用場景經驗。在新戰略階段,我們將精細化管理,提供差異化服務。”

2017年3月,ofo在新加坡啟動試運營,正式向海外輸出無樁共享單車。在這一階段,ofo重點探索源自中國的模式能否在海外成功應用,進而尋找具有商業價值的海外市場。ofo在全球廣泛探索了運營模式、用戶習慣、政府政策、營利模式。

經過一年開拓,ofo新加坡、美國等市場具備一定規模,確立運營模式。截至今年5月,ofo新加坡累計訂單量突破2500萬單,用戶約佔總人口五分之一,平均周訂單約100萬單。ofo進入美國10個月,已經為近30座城市提供服務,今年一季度訂單量突破100萬,速度領先當地所有的共享單車企業。在英國,ofo用戶數量持續增長,已經超過投放單車數量的30倍,大量用車需求亟需滿足。在倫敦政府的支持下,ofo發展為當地最大的共享單車運營商。ofo為倫敦290平方公里區域提供服務,覆蓋面積是第二名的2倍,與在倫敦運營8年的有樁共享單車項目相比,約是其3倍。

ofo海外都市用戶的消費水平高,並已形成付費習慣。這些城市的騎行價格約在國內6倍以上,帶來了海外營收。此外,海外都市用車需求旺盛,急需ofo進一步滿足。在巴黎、米蘭等重點城市,用戶數量至少超過投車數量的10倍,甚至達到數十倍。巴黎在初期投車數量僅有1500輛時,高峰日訂單量達到了4300單。米蘭在初期免費推廣時,日訂單高峰更達到了29103單,日車均單創下14.2單的高峰。

ofo也藉助了全球合作伙伴的技術力量。今年6月,ofo與海外最為流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導航Citymapper展開合作。在雙方同時覆蓋的全球12座國際都市,Citymapper已經為其用戶顯示ofo單車位置。此外,ofo與谷歌的移動新技術(PWA、AOG等)、創業者合作項目Sand Hill Program、廣告部門、谷歌地圖以及谷歌商店達成深度合作。ofo與Facebook廣告和戰略合作部門建立了深度合作。

ofo進入海外新戰略階段後,將對新加坡、美國、法國這一類規模大或增長迅速的地區,進行精細化運營,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滿足用車需求。在不同的市場,ofo會根據不同的用戶習慣和市場特點深化市場合作,加強服務升級。在海外人員的配置上,也會根據新的戰略需要進行優化調整,提升海外各個團隊的管理機制,以達到更精細、高效的運營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