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門無派」的京劇花臉名家姚宗儒

姚宗儒先生,北京人,父名姚少泉,開轎子鋪、槓房各一,接辦紅白喜事。姚父票金派,與金少臣、朱玉良、蘇維明等同為劉硯亭先生之弟子,劉硯亭先生少時嗓佳,後因倒倉拜師錢金福專習武淨架子。

姚宗儒先生之師章少奎為尚小云科班教師章蘭亭之子,花臉名教師張春芳之徒,名淨王泉奎之師弟。姚之祖父與章蘭亭為結義兄弟,故姚宗儒先生拜章少奎先生為師。

“無門無派”的京劇花臉名家姚宗儒


姚宗儒先生少時,唸白不清楚,比如“你我弟兄老了”老字念不清,還可改唸“你我弟兄年邁”,像“子翼你回來了”的來字就無可迴避,同班丑角也常於臺上模仿姚宗儒先生。時逢李金聲先生收徒,有雷喜福先生在座,李金聲先生為姚先生引薦,雷先生讓姚宗儒唸了幾句白後曰:“這孩子不是大舌頭,有點嚼舌。”原因是幼功太差,然後給了姚宗儒倆段繞口令--“紅紙要糊紅佛爺龕”“二姥姥有倆大鴨梨一人半拉”,姚先生髮奮苦練,後演《四傑村》的鮑賜安,大段唸白贏得滿堂彩!

姚先生年少時即與景榮慶先生熟識,中年後正式隨景先生學藝深造,為景先生唯一銅錘弟子。景先生坐科於榮春社,銅錘、架子、武花兼習,出科後先以武淨聞名,得錢寶森、範寶亭指教,能演範派《取洛陽》、《通天犀》,後改文戲,架子花得郝壽臣、侯喜瑞指點。武改文需要重新投師,景先生於是拜了孫盛文先生學藝。

“無門無派”的京劇花臉名家姚宗儒


六十年代左右東北三省大區現代戲匯演,唐韻笙、趙松樵這樣大師亦參與新戲演出,姚宗儒先生曾觀趙松樵先生、趙鳴華的《上任》,精彩異常;看唐韻笙在丁震春的《越海插旗》中飾老大爺,雖是草帽便服戲份不多,但一出場就有碰頭好,一句“有情況!”滿場喝彩!

後來再得知馬長禮先生所在院團缺銅錘花臉,於是姚到馬家拜訪,馬先生讓姚宗儒先生試唱兩段,時有名琴師李佩卿之子李志良先生與姚父交好,主動為姚宗儒先生操琴,一段《探陰山》與一段《刺王僚》唱罷,馬長禮先生很是滿意,由此進入北京京劇院一團,景榮慶先生後攜徒騎車至馬家託付,馬長禮先生言:“師哥,這都沒問題,我們團也確實缺銅錘。”得到了馬長禮先生的重點培養。

“無門無派”的京劇花臉名家姚宗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