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场运能看各城市能级、地位与前景

大型国际机场是一座城市晋升“国际化大都市”的标配。

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越强、首位度越高、商业活动越多、人民越富,则这座城市的机场客运量越大。

本文仅就各大城市目前与未来的机场客运量分析其城市能级与未来地位。

从机场运能看各城市能级、地位与前景

①上海

2017年,上海浦东、虹桥两座机场的客运总量超过1.1亿人次,为中国第一。

同年,东京羽田、成田两座机场的客运总量约为1.3亿人次,与日本的总人口数相当。伦敦希斯罗、盖特维克两座机场的客运总量也在1.3亿人次左右,纽约肯尼迪、纽瓦克、拉瓜迪亚三座机场的客运总量则略多于东京和伦敦

可见,机场年客运总量1.3亿人次是目前“世界一线城市”的一个“标准”。

上海目前已经拥有7条跑道

(虹桥2条、浦东5条),随着2019年浦东机场卫星厅的启用,上海将在2020年超过东京成为亚洲机场年客运总量最大的城市,并很快超过伦敦和纽约成为世界第一。

目前,虹桥机场由于只有2条跑道客运能力已近饱和,预计最终的运能极限在每年5000万人次左右。而浦东机场目前硬件下的运能极限估计在每年不超过1亿人次,由于卫星厅的运能几乎与目前的两座航站楼之和相当,预计浦东机场卫星厅投入运营后的运能极限不超过每年1.5亿人次,也就是说,上海两座机场目前已有硬件的未来极限运能为不超过每年2亿人次稳超东京、伦敦、纽约。

从机场运能看各城市能级、地位与前景

浦东卫星厅

如果浦东机场如近期设想的一般扩建第二航站区,再建3条跑道,则上海的跑道总数将达到10条,极限运能不超过每年3亿人次

事实上,上海夸张的机场客运量有赖于苏州、无锡、嘉兴、南通等邻近城市没有大型机场,而浦东机场对于这些城市来说又太远,虹桥机场离这些城市近当然是首选。但受制于市区的地段,虹桥机场只有2条跑道运能无法扩张,同时还导致了周围建筑限高50米、整个区域无法高强度开发。

关闭虹桥机场,在上海、苏州、嘉兴三座城市交界的位置建设新机场,才是更合理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腾出大量市区土地进一步高强度开发虹桥地区与整个上海西部市区,还可以带动远郊发展,同时更好服务邻近城市。

①北京

2017年,北京首都机场的客运总量接近1亿人次,事实上,北京受制于首都机场只有3条跑道已经在1亿人次左右徘徊多年,北京新机场一次性新建4条跑道之后将使北京很快具备极限2亿人次的运能,与上海相同。

从机场运能看各城市能级、地位与前景

北京新机场

未来,北京新机场预留了扩建3条跑道的土地,即北京目前规划的最终运能与上海一样在10条跑道、每年不超过3亿人次的规模。

从机场运能看各城市能级、地位与前景

北京新机场

事实上,上海和北京的基建始终都处在“被平衡”的状态。上海的内环、中环、外环和北京的三环、四环、五环是等长的,机场扩建也始终保持同步。浦东机场卫星厅(相当于新航站楼)和北京新机场同步2015年开工、2019年启用,而北京新机场的建设规模远远大于浦东机场卫星厅。

①港深

南京条约之前,香港和深圳同属广东省宝安县,深圳这座城市也因与香港一河之隔而起,随着中国经济与深圳的不断发展,港深两城本就往来频繁、联系紧密,最终重回一体也是大势所趋。

2017年,香港机场和深圳机场的客运总量接近1.2亿人次,较上海略多一点,目前两座机场各拥有2条跑道,并且都在建设第3跑道,预计建成后将与北京、上海一样拥有双机场、2亿人次运能。

由于香港机场和深圳机场都是填海建设新跑道,未来是否会进一步扩建目前并无规划,但随时可付诸实施。

预计未来北京、上海、港深将继续保持目前的国家门户、首位城市、一线地位,并成为超越东京、纽约、伦敦的世界顶端城市。

②成都 广州

2017年,成都双流机场客运总量近5000万人次,排在广州之后、深圳之前,但是,规模略小于北京新机场的成都新机场已经开工并将很快建成,届时成都的跑道总数将从目前的2条跃升至5条,超过广州目前的3条,年运能轻松超过1亿人次,超过广州,仅次于京沪港深。

从机场运能看各城市能级、地位与前景

成都新机场

根据规划,成都新机场的总规模将是6条跑道,比广州白云机场规划的、上海浦东机场已有的5条跑道都要多1条,比北京新机场规划的7条少一条。这意味着成都将成为拥有8条跑道、运能达到北京、上海、港深80%的次首位城市。

从机场运能看各城市能级、地位与前景

成都新机场

与此同时,广州正在大力推进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以尽快追平新机场投用后拥有5条跑道的成都。此外,广州还在2035规划中明确标出了第二机场,预计也是为了追平成都的8条跑道。

②其他

根据目前的规划,除了北京、上海、港深、成都、广州5座城市之外的所有大城市,规划的远期跑道总数都是4到5条,这些城市包括昆明、西安、重庆、郑州、武汉、杭州、南京、厦门、青岛、长沙、沈阳。

这些城市将组成世界城市——京沪港深之后的国家中心城市,相当于欧洲国家的首都。

从机场运能看各城市能级、地位与前景

昆明新机场

从机场运能看各城市能级、地位与前景

西安新机场(原址扩建)

从机场运能看各城市能级、地位与前景

重庆新机场(原址扩建)

从机场运能看各城市能级、地位与前景

厦门新机场

从机场运能看各城市能级、地位与前景

青岛新机场

人口是一切的基础。

京沪港深服务的是华北、华东、华南三个人口数亿的大区,日本、广东、四川重庆则是人口超过1.1亿的“大国”,所以日本、广东、川渝才能够支撑起东京级别的超大城市。

德国人口8300万法国人口6700万英国人口6600万山东、河南的人口则逼近1亿如果山东和河南能够保持较好的人口增长,未来同样可以成长出东京级的超大城市。

而其他省份的人口则多与英法相当,预计未来的上限就是巴黎伦敦。

机场是经济发展、国家崛起的一个缩影。

在不远的未来,十几年后,中国将拥有十几座全世界最好的机场,以及十几座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级别的超级城市。

中国的进一步全面崛起、稳步迈向世界一流的发达国家,才刚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