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這些車需要勇氣,可能開著開著店就沒了!

國外汽車品牌進入國內已經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了,依靠合資車型的形式在國內市場上進行銷售,基於龐大的市場消費力。像豐田、大眾、日產這樣的熱銷品牌在國內已經賺的盆滿缽滿;而有的卻表現不太令人滿意,甚至即將面臨退市風險,這其中就涉及鈴木、菲亞特和納智捷三大品牌。

鈴木

說起鈴木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如很早一款風靡遊戲裡面的二手奧拓、媲美“大G”的越野車吉姆尼以及大街小巷各式各樣的摩托車,都表明了鈴木在國內受到了極高關注度。目前鈴木國內有兩家合資公司,分別是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長安鈴木主打乘用車市場,而昌河鈴木主要主打微型商用車市場,最具代表的就是北斗星。

買這些車需要勇氣,可能開著開著店就沒了!

可是好景不長,近期鈴木宣佈將100%股權全部轉讓昌河汽車,這意味著昌河鈴木正式解體。同時也透漏出長安鈴木退市的可能性極大,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但官方也沒有否認。據一些內部傳言,2018年起鈴木不再向合資公司投資,而2020年開始陸續撤回在華工作人員,到2023年合資期滿後,不再繼續簽約。

買這些車需要勇氣,可能開著開著店就沒了!

長安鈴木被傳言退市主要還是源於市場的銷量表現不佳,事實上在2014年長安鈴木還有過全年22萬的輝煌成績,但從此以後就一蹶不振。這其中的原因想必很多人都能略知一二,鈴木主要專注於微型車領域,而中國市場很多人第一輛車鎖定的是緊湊級車或SUV,所以鈴木沒有針對中國市場搶佔先機推出新車型,再加上產品更新遲滯,以至於後面與對手比較幾乎沒有競爭力,銷量慘敗也在意料之中。目前鈴木重點轉移在印度市場,而已買到車的只能說且買且珍惜。

菲亞特

買這些車需要勇氣,可能開著開著店就沒了!

相比長安鈴木的傳言退市,菲亞特的表現似乎更加淡定,並沒有過多的人去議論。在6月1日,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首席執行官塞爾吉奧·馬爾喬內拋出了一項關於未來五年的戰略規劃,其中提到“將縮小菲亞特和克萊斯勒兩個汽車品牌的生產規模,菲亞特將會停止面向北美和中國的銷售計劃。”這一表態,本來銷量低迷,品牌逐漸邊緣化的菲亞特釋放了即將退出中國的強烈信號。

買這些車需要勇氣,可能開著開著店就沒了!

這家品牌其實早在2008年退市過一次,最早是由南汽合資,自上汽收購南汽後,菲亞特就解體。一直到2010年和廣汽成立的合資公司。目前國產在售的車型只有菲翔和致悅兩款車,而這兩款車和同級熱門合資比又沒優勢,而國人喜歡的SUV卻遲遲不推出,唯一一款進口SUV車型菲躍自2013年後也再無新款推出。不過從產品規劃上,菲亞特並沒有將中國市場作為主力,菲亞特在全球也是數一數二的大企,中國市場的退出對於品牌來說影響不大,只是對於已購車的車主來說,售後維修已經變得非常困難。

納智捷

買這些車需要勇氣,可能開著開著店就沒了!

“不是在加油,就是在去加油的路上“,這句話是很多網友對於納智捷大7的評價,沒錯號稱油老虎的納智捷已經在消費者心中落下不好的印象。不過話說回來,為什麼這樣一家品牌怎麼在這兩年時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買這些車需要勇氣,可能開著開著店就沒了!

起初納智捷作為與東風汽車成立的合資公司,定位豪華高端,所以新車定價比自主品牌貴很多。一開始可能依靠明星代言、外觀設計以及合資的質量等賣點來宣傳,讓不少消費者動心。可如今自主品牌的崛起,豪華車型的價格下探,納智捷再沒有更大的產品亮點來支撐自身豪華定位,並且市場口碑認知度差等原因,就變成如今的結果。雖然廠商沒有關於進一步退市的消息,但陸陸續續的4S店倒閉也預示著這款品牌已經走不遠了。(來源:中國汽車消費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