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等一條線,突破了就能買!

大盤等一條線,突破了就能買!

今天的走勢最起碼證明一件事,所謂世界盃魔咒並不存在,世界盃結束,大盤也沒見好到哪去,不過也可能是準備補倉的錢買球輸光了。

連續兩天,大盤一直過不去20日線,從2691開始的這波反彈正在感受真真切切的壓力,資金也體現出明顯的分歧,有分歧就有問題:到底能不能過去?

我們都知道大盤突破20日線的好處,代表下跌趨勢基本結束,上漲行情正式展開,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關注這條線的得失。

至於能不能過去,我不知道。

做右側交易,最忌諱的是在突破走勢沒有確認前給別人叭叭叭的說你看大盤這麼這麼走那麼那麼走。

真正的右側交易,從來不會在行情走勢不明的時候貿然給出觀點,甚至貿然操作,一定是等著市場給出高概率的確定性信號,根據信號提示執行下一步動作。

比如現在,大盤在20日線下方震盪,這是典型的左側交易點,紐幣的人,可以通過一頓眼花繚亂的分析得出結果,買或者賣,不紐幣的人,等著,要麼行情突破加倉,要麼拐頭向下減倉,沒出信號不需要動。

大盤等一條線,突破了就能買!

這兩種思路都可以,就像三國時期的曹操,精於謀略,而且胸懷天下,在關鍵時刻基本都能做出正確判斷,典型的左側思維。

右側思維就像劉備,能力不足,但志在四方,所以能立足於當下,審時度勢,根據形勢做出最利己的策略。

不論那種思維,都能成就一番霸業。

每個人,都要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到底什麼更適合自己。

我所知道的大部分資管的朋友,或者資金有一些規模的大散,基本都是左側思維交易。

一方面是他們有完整的交易體系,同時每個模塊都有專業的策略和風控原則,能夠保證資金在可控框架內運作。

另一方面是他們足夠專業,對市場趨勢的判斷相對可靠,所以並不是很在乎短期被套,有左側交易的資本。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們的資金體量較大,這就導致進退比較慢,如果做右側交易往往會只賺策略不賺錢。

相比而言,散戶雖然分析水平比較差,也沒有像樣的交易體系,但資金操作靈活,天然比較適合右側交易。

我們這麼多年一直堅持右側交易,雖然開發出很多左側的量化選股戰法,但絕大部分都是基於實驗層面使用,沒有放到真實交易中。

如果按右側交易思路,大盤現在沒有突破20日線,市場的中期趨勢還是空頭,不能輕易加倉,只能等。

但如果你的倉位很輕,能不能買?

可以,倉位遠遠低於要求的上限,有加倉空間,有看好的股票,可以買。

主要是兩類股可以買:

1、超跌股,短期指標(RSI)在底部區域,同時偏離中期均線(20、30、60)比較遠;

2、突破股,股票強勢突破重要的中期均線、壓力線或者創新高。

第一種我說了很久,本質上是抄底的選股思維,今天說說第二種,突破股,這類股相當於追漲思路,關注點有兩個:動力和空間。

強勢突破,說明股票的突破動力很足,接下來通過慣性上衝的空間大,所以我們才能追,同時必須能打開上方空間,否則頭頂一個壓力線,很容易導致反彈夭折。

比如珀萊雅,這是我們右側追漲選股戰法在上週初選的股票,放量漲停,動力很強,同時創出新高,上方空間打開,我上週二買進去,到現在15個點了。

大盤等一條線,突破了就能買!

這是我在直播中說了好幾天的股票,基本屬於明牌,像這種就是典型的強勢突破股票,可以考慮追漲。

追漲股選出來,第二天進的時候需要找買點,這裡分成兩種情況講:

第二天跳空高開,這種情況不要記者追,等著回補缺口,或者回踩短期均線的時候,比如風華高科就屬於這種類型。

大盤等一條線,突破了就能買!

第二天沒高開,或者當天回補了高開的缺口,可以等回踩短期均線的時候再進,比如珀萊雅,最好的買點是在回踩10日均線的時候。

大盤等一條線,突破了就能買!

留個作業,每個人看完收評,回去找一找,哪些股票符合我說的追漲思路,放在自選股,觀察幾天看看股票走勢。

之前說的抄底,還有今天說的追漲,我們團隊都研究出了完整的右側量化戰法,還有一類屬於連續拉板之後的打板方法,以後遇到案例再講。

X民日報發文,醫療、養老、教育是未來拉動內需的三駕馬車,忽然感覺背後一涼。

瑞銀認為大盤下半年有10%的漲幅空間。

這條消息下邊的網友留言很有意思,大家紛紛表示已經確定大盤下半年的高點在3000點附近。

操作記錄

——————————————————

繼續持倉,總倉位四成,珀萊雅衝高回落,肉疼,但由於利潤較高,我加大了止盈的峰值回撤空間,沒有觸發止盈信號。

持倉組合:追漲戰法兩隻股。

就醬!債見!

——————————————————

【倫哥】

央視財經頻道大咖

《交易時間》欄目常駐嘉賓

帶領團隊研究量化投資十年時間,打造了完整的右側複利實戰交易體系

基於右側思路,追求長期穩定收益,實現資產的複利增長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