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每個人都是一種動物!揭祕《我不是藥神》美術幕後!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如果說好的電影美術有三個層次,第一個要真實的再現角色所在的時代,還原角色身份以及將他的信息展示在影片中。第二個層次,就是要在這個環境中,註解角色的心理和性格。第三層也是最高的要求,就要風格化的表現。毫無疑問,《我不是藥神》做到了這三點,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真實、殘酷而又有一絲溫情的世界。

李淼老師說,他在創作中遵循了冰山理論。“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寫作只需表現‘水面上’的部分,而讓讀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美術和造型也是如此,我希望用海量的細節來支撐起整個世界觀,即使大量的細節並不能夠通過鏡頭展現,但是這對演員在現場的感受影響非常大。”

李淼老師從《我不是藥神》的視覺體系定位,到美術造型要求、人物造型設計來源,進行了詳細的製作解析,試圖還原《我不是藥神》在創作時的想法,並且分享了大量的氣氛圖和設計稿,這對整部電影的瞭解和相關的製作非常有幫助,詳情閱讀下面。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李淼(左),《我不是藥神》造型指導和美術指導。作品:《唐人街探案1》《唐人街探案2》《嫌疑人X的獻身》《左耳》等。

關於視覺體系

初次讀完劇本後,我寫了一篇簡單的美術闡述,大致意思是:我希望通過類似盧西安·弗洛伊德的肖像畫的風格展現《我不是藥神》,弗洛伊德的繪畫有著一種獨特的冷峻和病態,一如《我不是藥神》呈現出來的主旨。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盧西安·弗洛伊德的畫

導演在最初時也明確的提出,《我不是藥神》不是一部文藝片,而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商業片。所以在大的視覺風格上不可以是灰土土的一片。在後面實際的創作工作中,我也借鑑了很多弗洛伊德繪畫作品的風格:粗礪,來自現實的色彩,不被人察覺卻又不失明確的色彩傾向。

關於美術造型的整體要求

著名作家海明威認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寫作只需表現“水面上”的部分,而讓讀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美術和造型也是如此,我希望用海量的細節來支撐起整個世界觀,即使大量的細節並不能夠通過鏡頭展現,但是這對演員在現場的感受影響非常大。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劉思慧家概念設計圖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劉思慧家場景照片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劉思慧家牆面兒童塗鴉

比如在劉思慧家,我們加入了很多兒童在牆上用鉛筆的塗鴉,在我的想象中,劉思慧的女兒因生病在家,媽媽拼命掙錢,無人照料女兒,所以女兒孤獨的時候,就跪在沙發在牆上亂塗亂畫。這些細節雖然沒有具體呈現在鏡頭畫面中,但是由這些細節構建出來的世界,是能夠讓演員信服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很反對搭景只搭三面,穿衣只穿鏡頭能拍到部分的拍法。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神油店細節

另外對於個人偏好而言,我希望能做到盡力隱藏。美術造型呈現出來的視覺元素要以人物性格和故事發展為基礎,符合的留下,不符合的即使再“美”也要拿掉。所以說,電影美術的目的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美”,而是整體電影故事創作和人物塑造的一部份。

由於《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這就要求美術和造型在創作過程中刻意的把自己隱藏起來。也就是說最終呈現出來的樣子儘可能讓觀眾沒有察覺,但是每一個設計又得經得起嚴格揣摩和反覆推敲。所以,有時候觀眾們看完一個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覺得沒有看到美術造型的存在,似乎都與現實生活一模一樣。但是仔細觀察才會發現,比真實更真實,優秀的美術能夠在真實的基礎上提煉出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

關於造型

關於人物造型設計我和導演聊過一次,我希望通過人物性格的“擬動物化”,去更準確的把人物性格外化。這是我的老師,也是著名美術指導韓忠老師很多年前教我的一個方法。比如把一個陰險狡詐的人擬作狐狸,如果造型設計往狐狸的感覺靠攏,那這個人物一出現就隱約有種陰險狡詐的暗示,大概是這個道理。於是導演和我前期做了一些功課,導演提出把程勇擬為斷牙的野豬,彭浩是憤怒的猴子,呂受益是卑微的浣熊,趙立忠是精明的杜賓犬,最後電影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是很接近。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我的準則是,如果這個人物的造型在剪影狀態時就能讓觀眾感受到他的性格,那麼這個設計才有可能成功。這就要做到造型的大輪廓要有性格,比如程勇剛出場時不修邊幅邋遢的燙頭,劉思慧細細的緊身蟒皮褲,彭浩的爆炸黃毛,呂受益稀疏的頭髮,等等這些都是人物標誌性東西,很容易在大輪廓上體現出人物性格以及所處的境遇。

非常感謝我們的所有演員,他們都不計形象豁的出去。我記得給王傳君老師試妝時,最初講的是將頭髮打薄,但是打薄幾輪後,病態效果不是很明顯,於是我們將王傳君老師的頭髮進行了掏空處理,剪成了斑禿狀。最終呈現出來的稀疏效果確實很棒,也非常感謝大家的信任。

關於人物的漸進

在人物成長弧線造型體現上,我和導演做了很多嘗試。如電影中呈現出來的,程勇由油膩邋遢逐漸趨向於利索簡潔,髮型由凌亂變為短髮,配合人物由市井自私小人物成長蛻變為平民英雄的過程。類似的人物成長漸進的造型在劉思慧身上也很明顯。劉思慧從最初的豹紋領呢子大衣,到最後素色外套冷色裡襯,完全配合人物的成長及境遇的改變。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程勇造型變化漸進圖

程勇服裝最初運動了大量的線條、方塊和花,漸漸變成冷色系,變成有領的衣服,越來越嚴肅。鞋子也從皮涼鞋或者拖鞋,漸漸變成了皮鞋、靴子。人物造型是從整體出發,所以當把穿涼鞋的一個人,變成一個穿靴子的人,精神氣質是完全不同的。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劉思慧造型變化漸進圖

劉思慧的髮型從酒紅色慢慢變成了黑、直。衣服從最初有很多動物元素,比如說豹紋的風衣、蟒蛇皮的褲子,慢慢變成趨同於嚴肅的形象。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呂受益造型變化漸進圖

最初呂受益的服裝有橙色色調的衣服,漸漸到了後期的時候,穿成了一個很清淡的青色毛衣。王傳君這個角色最初設想是一個科技怪人的樣子,個子很高,穿起來衣服又大又空。(PS:王傳君為了演出憔悴的感覺,真的有幾天沒睡覺)。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張長林造型變化漸進圖

張長林穿白大褂,裡面穿了一件紅色的毛衣,特別像一個人吐出一個紅色的舌頭,是一個吸血鬼的狀態。但他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反派,電影后面也可以看出他人性的轉變,所以他的人物造型慢慢變成了一個普通人的形象。

關於色彩

在這方面與攝影指導王博學老師溝通配合比較多一些,博學老師在最初時籌備時與我討論出了一套四幕的色彩分配法則。四幕分別為黃、橙、藍、白。色彩根據劇情走向濃烈,然後又驟然轉冷走向清淡。這條法則在後面美術實施工作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比如程勇神油店,在最初兩幕的紅色大霓虹燈映透了整個室內。到了故事後期階段,關掉了霓虹燈,只開櫃檯桌面裡的冷色熒光燈。又比如呂受益開場時的內襯橙色橫紋毛衣,散夥時換成了青藍色毛衣。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程勇神油店概念設計圖

但是同時,因為現實主義的場景服裝不宜用力過猛,否則會讓觀眾有抽離劇情脫離現實的感受,所以很多地方還是要依賴攝影指導巧妙的燈光設計。比如在警察局,曹斌砸程勇那場戲,如果按照以上色彩準則劃分,這場戲應該是濃烈的暖色。但警察局真實中的色彩是冷色調,如果在置景和道具上加太多暖色,會破壞警察局嚴肅的氣氛。所以攝影指導安排了一輛開著警燈的警車在窗外,警燈忽閃忽閃的紅藍光映進窗戶,即符合真實,又搭上了我們之前定下的色彩準則,很巧妙。

關於年代感的塑造

《我不是藥神》故事發生在2002-2003年,距今15年,所以有不大不小的年代跨度。這種跨度做起來很尷尬,做少了看不出來,做過了讓人變成了八九十年代。在造型上,我們給劉思慧加進了掛在脖子上的塑料水晶手機鏈,給呂受益戴上了用膠帶綁住腿的板材眼鏡。在道具方面,例如錢,當時處於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混用的時期,細心的觀眾能發現,程勇點錢是紅藍相間的。當然,道具量相當繁雜,難免有小的穿幫,只能盡力保持相對準確的年代感。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人物造型展示

關於場景實施過程

因為導演將《我不是藥神》定位為現實主義商業電影,所以《我不是藥神》的工作拍攝方式也是偏向於工業化的方向。幾乎所有的內景都是搭建或者實景大規模改造,因為這樣才能保障攝影指導有足夠多的機位和燈位。

我們運氣非常好,在南京找到了一處即將拆建的廢棄大學校區,裡面有各種大小的空間可供我們改造,於是《我不是藥神》中的印度船艙內景,警察局,刑警大隊,張長林演講的會堂,法庭,劉思慧家,呂受益家,停屍間等等很多內景都放到了這個校區裡面搭建。這種在實景大規模改造的方式比起攝影棚純搭建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導演和攝影指導的調度有了更大的空間,很多進門出門關係不用受到攝影棚尺寸的影響,窗外也不用後期特效來扣綠,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真實感。這樣拍攝其實也有缺點,就是依靠天光吃飯,不如攝影棚那麼自由。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在爛尾樓中改造的健康旅館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搭建的船艙

關於神像

迦梨女神像在《我不是藥神》中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在神油店的桌面上。這裡給人的感覺是旅遊紀念品一樣粗糙廉價的飾物。第二次,是在呂受益病情進入急變期,程勇去印度零售藥店購買藥,在印度嘈雜的街頭,濃重的殺蟲煙霧中隱約出現的迦梨女神腳踩溼婆的巨大雕像。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迦梨女神是溼婆的老婆,原本眉清目秀膚白貌美。一日,逐出天國的眾魔鬼四處撒野,溼婆大神便派出老婆討伐魔軍,迦梨女神一刀砍下魔軍首領的頭目,沒想到,頭目的血滴在大地上,每一滴血化作上千魔軍,殺也殺不完。於是溼婆的老婆爆發了,渾身冒黑氣,口吐鮮紅的舌頭,一手提著滋滋冒血的魔軍頭顱,一手拿著碗接血,生怕血再滴到地上。看到碗中的血漸漸要溢出來了,迦梨女神趕緊端起來一口喝下,如此往復。待女神喝足了魔王的血,便開始暴躁發狂,在三界大地上瘋狂踐踏,眼見著世間萬物就要毀滅,溼婆看不下去,為了保護世界,只好自己躺在迦梨女神的腳下,任老婆在自己身上狂踩,替世間蒼生承受痛苦。迦梨女神代表著死亡與重生,這段故事講述的毀滅和拯救正與程勇所處的境遇暗合。

专访:每个人都是一种动物!揭秘《我不是药神》美术幕后!

片中還有幾處出現宗教符號,如印度仿製藥藥盒上雙手合十的LOGO,程勇後期車中的彌勒佛……芸芸眾生,面對世間各種苦難,最無助的時候想到的解決方案就是宗教信仰,但大多數時候宗教信仰能起到的作用也僅僅是安慰劑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