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矽」概念被監管查殺?這份最新非特化妝品禁用詞靠不靠譜

6月6日,一份“最新非特化妝品禁用詞庫”清單在朋友圈被傳播,這份詞庫包含530個具體詞彙。其中包括許多目前在用的詞彙,如“零負擔”、“無添加”、“純天然”、“無防腐”、“無香料”,甚至“無硅油”。

“無硅”概念被監管查殺?這份最新非特化妝品禁用詞靠不靠譜

△圖片來自網絡

“2018年最新化妝品備案禁用詞庫”、“開發人員必看”等字眼和詳細的詞彙清單獲得了不少轉發,有人評論稱,“或許是化妝品行業概念炒作太厲害,需要踩剎車了”,但更多人表示恐慌,因為太多中招詞語。

“無硅”概念被監管查殺?這份最新非特化妝品禁用詞靠不靠譜

上一份《化妝品命名規定和指南》是2010年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擬定發佈的,這份文件規定了化妝品命名的原則、禁用語、可宣稱用語。在禁用語部分,文件列出了11類詞語,包括醫療術語、明示或暗示醫療作用和效果的詞語、誇大性詞語等等,但並未一一明確列舉具體詞語。在這份文件中,被明確禁止的詞語只有100個不到。

而最近流傳的這份清單,在2010版的基礎上擴充了詞彙數量。像“美白”、“瑩白”、“潤白”、“潔白”、“淨白”、“白嫩”、“白皙”、“亮白”、“透白”這樣的詞彙也因為超出非特殊化妝品功能而被列為禁用語。而“漢方”、“痘印”、“印痕”、“藥妝”、“抗敏”、“敏感”、“舒敏”、“中草藥”、“調理”等詞語因為涉及醫學用語也被禁用。

“無硅”概念被監管查殺?這份最新非特化妝品禁用詞靠不靠譜

△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市場上非常流行的概念,如“純”、“天然”、“零”、“不含”、“不添加”等相關意思的詞彙也被列入禁用語,原因是“以不具有、不包含、強調無某特性等作為宣傳點,會讓消費者認為該產品優於競品”。

如果按文件執行,那麼眾多品牌和產品將面臨整改。為了更瞭解政策,記者在食藥監局網站和國產非特化妝品備案系統搜尋正式文件,但並沒有搜索到。多方打聽得知,這份化妝品禁用詞清單,並非官方文件。

那麼,同一時間獲得高頻轉發的文件究竟是哪兒來的?不同的信息源頭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表示來源於日常實踐,這些禁用詞是從企業、客戶、朋友和內部交流時總結出來的高風險詞彙。另一種則表示這是內部人士從藥化註冊司備案管理後臺導出來的。

雖然無法確定來源,但可以確定的是,6月初,國產非特備案信息系統進行了升級優化,其中一個優化項目便是加入禁用詞語相關功能。

5月份藥化註冊司的一份報告文件顯示,2017年各省共同審核的化妝品中禁用詞庫已經嵌入到備案信息系統,企業在產品名稱中使用了該禁用詞語庫中詞語時,系統會自動給備案審核人員提醒。不過這一功能目前還未對企業端申請備案的人開放。

“無硅”概念被監管查殺?這份最新非特化妝品禁用詞靠不靠譜

△審核工作界面

此外,為避免各省各個不同的審核人員對同一個詞語有不同的審核標準和尺度,系統建立了疑似禁用詞語反饋功能。審核人員在產品名稱或包裝標籤上,發現禁用詞庫之外的疑似禁用詞語無法判斷時,可以即時反饋。

“無硅”概念被監管查殺?這份最新非特化妝品禁用詞靠不靠譜

△反饋功能

系統會定期對審核人員反饋的詞語進行彙總、統計、分析,並進行集體投票判斷是否該列為禁用語。

“無硅”概念被監管查殺?這份最新非特化妝品禁用詞靠不靠譜

△如圖,頻次代表獲得投票數,保留代表在禁用詞中保留該詞彙

目前還無法判斷這份包含500多個禁用詞語的清單是否為最終官方發佈的清單,但前文提到的“無硅”宣稱,最近被駁回的案例似乎不少。

“無硅”概念被監管查殺?這份最新非特化妝品禁用詞靠不靠譜

“無硅”概念被監管查殺?這份最新非特化妝品禁用詞靠不靠譜

“無硅”概念被監管查殺?這份最新非特化妝品禁用詞靠不靠譜

一位做檢測和備案諮詢服務的專業人士向記者分享了3個因為“無硅”宣稱而被駁回的案例,在備案記錄處理信息中,顯示的是“不含香精、尼泊金酯、酒精、色素、礦物油,不得宣稱,建議整改”,“產品名稱中使用《化妝品命名規定》的禁用語(無硅)”。

因為非特化妝品信息備案系統在6月份才開始優化,只運行了幾天,目前還不能從通過備案的產品來判斷這些被駁回案例是否為巧合。截至記者發稿前,也並未打通藥化註冊司官方電話。

說到禁用“無硅油”這三個字,矛頭就直接引向曾經以無硅油著稱的滋源品牌。不過環亞集團營銷副總裁程英奇的回覆還算樂觀,一方面是因為暫時還沒見到監管部門的官方文件。另一方面是他認為,滋源打造的是頭皮護理品牌,不是簡單的無硅油或者無硫酸鹽品牌。禁用“無硅油”不會對頭皮護理品牌形象有很大的影響。至於未來的應對,需要等消息落實再作打算。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因為非特備案系統剛進行優化,目前工作繁忙。相信在適宜的時機,官方會出臺最新公告文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