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養殖:百合的繁殖及常見病害防治

花卉養殖:百合的繁殖及常見病害防治

花卉養殖:百合的繁殖及常見病害防治

花卉養殖:百合的繁殖及常見病害防治

百合又名強蜀、番韭、山丹、倒仙、重邁、中庭、摩羅、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師傅蒜、蒜腦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產於中國,主要分佈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全球已發現有至少120個品種,其中55種產於中國。近年更有不少經過人工雜交而產生的新品種,如亞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鱗莖含豐富澱粉,可食,亦作藥用。是集觀賞、食用、藥用於一體的花卉。

百合功效作用

百合具有較高的營養成分,又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早在2000多年前,百合就被中醫引用,歷代《本草》中有詳盡的記述。中醫認為: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補中益氣之功能,能治肺癆久咳、咳唾痰血、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腳氣浮腫等症,常用的百合藥膳方有蜜煎百合、百合香米粥、百合黨參豬肺湯、百合雞子湯、百合煨肉等;臨床常用的方劑有百合知母湯、百合地黃湯、百合滑不散、百合乾粉、新鮮百合汁等。百合雖是滋補佳品和名食,但因其甘寒質潤,凡風寒咳嗽、大便溏洩、脾胃虛弱、寒溼久滯,腎陽衰退者均忌用。

花卉養殖:百合的繁殖及常見病害防治

花卉養殖:百合的繁殖及常見病害防治

百合的幾種繁殖方法

葉插繁殖

有些百合種類,如麝香百合等,還可用植株的莖生葉片扦插來獲得小鱗莖。其方法是:將葉片自莖上揭下,插入適度溼潤的基質中,保持20℃左右,每日給予16-17小時的光照,約經3-4周後,即可在其基部產生愈組織,並形成小鱗莖,一個半月後,小鱗莖生髮新根,就成為新的植株。

鱗莖切剖繁殖

對野生分佈的野百合,或其他個頭大的品種,在種球少又希望在進行繁殖的同時,能及早開花觀賞,可用切剖鱗莖法繁殖。即在秋季掘起大個頭鱗莖,將其切成4-5塊,再用乾淨的沙土栽培,次年即可形成較多的小苗,再行分栽培育。

鱗片扦插繁殖

對既不易獲得種子,雙不易產生株芽、子球的百合種類,可用母球的鱗片扦插繁殖。另外,用小鱗莖繁殖雖能快速繁殖,但容易退化,球莖產量也會逐漸下降,一般4-6年需要進行一次更新的提純復壯,進行鱗片扦插最為適宜。其方法是:秋季選用無病蟲害的大鱗莖摘取鱗片,創口面朝下扦插於沙土苗床上,但必須注意不要直接與其肥接觸,以防腐爛。行距為15釐米、株距為3-4釐米,注意保溼和防寒,翌春2-3月,鱗片即可形成癒合組織並分化出小鱗莖,1公頃鱗片扦插繁殖的育苗量,相當於3公頃莖生子球的繁殖數。

花卉養殖:百合的繁殖及常見病害防治

花卉養殖:百合的繁殖及常見病害防治

切花百合常見病害防治

百合葉枯病

溫室栽培百合應注意通風透光,晝夜溫差不能過大;澆水應由植株旁邊澆到地下,不能直接噴澆在植株上,氮肥不宜過多。發現病葉,立即摘除並集中銷燬,以減少侵染源;感病季節,可選噴1:100的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至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溼性粉劑2500倍液,每隔15天噴1次,連噴3至4次。

百合疫病

發病初期,莖葉噴施波爾多液,也有一定防效。可與非寄生植物輪作、生長期發現病株及時清除並燒燬;土壤消毒,常年發病的地塊,種植前需對土壤進行消毒。可選用40%甲醛(福爾馬林)每平方米30毫升,加水60至100倍噴灑苗床,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苗床,5至7天后除去覆蓋物待1至2周,藥味散盡後方可使用;或用75%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7至26克,與土壤混勻,還可以對土壤進行蒸汽消毒30至60分鐘。

此外,百合不能與鬱金香混種。另外花農一旦發現花卉出現病害,一定要請教科技人員查清病情,再按病情噴灑藥液,莫亂噴灑藥液,影響花卉生長和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