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科左中旗,算好種養經濟帳,趕著黃牛奔小康!

“按照現在的年頭算,一畝地種植玉米的話純收入也就500元,20畝地收入才1萬多元,光靠種地收入還是低。現在養牛了,一頭牛就能賣1萬多元,好一點的母牛更是能賣到2萬,奔小康就靠這些牛啦!”一提到肉牛養殖,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協代蘇木胡吉仁艾勒嘎查的養殖大戶包慶華高興的向大家算起了自己的“經濟賬”。

厲害了,科左中旗,算好種養經濟賬,趕著黃牛奔小康!

隨著淺埋滴灌、大壟雙行種植模式的大力推廣,科左中旗種植業發展水平已經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然而,僅僅依靠單一發展種植業已經無法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需求,為了促進更多農牧民持續增收,科左中旗將目光投向了肉牛養殖這一見效快、收益高、勞動成本低的致富“金鑰匙”。

從收益分析角度講,種植20畝玉米,以目前糧食價格估算,種植的好畝均才產出600元左右,20畝地也就是1.2萬元,這20畝地的收入與1頭牛的價格是持平的,有的優質基礎母牛甚至遠遠超出這個價格。但是如果養殖20頭妊娠基礎母牛,結合“1頭牛+1畝青貯飼料”養殖模式,將20畝地全部種植青貯飼料,實現飼養自給自足,通過一年的飼養,年底至少可以保證增加18頭至20頭,以目前市場價格估算,平均每頭牛價值1.2萬元,扣除飼養成本,出欄之後最終可實現18萬元到20萬元的收益,與只種植20畝玉米的收益相比,收入翻了10多倍。同時,這種“1頭牛+1畝青貯飼料”的養殖模式,不僅可以為養牛帶來持續的優質飼料供給,確保培育出優質育肥牛;更可以促進種植業養殖業深度融合,形成“種養結合、為養而種、以種促養、以養增收”的發展模式,真正幫助農牧民實現持續性增收。

厲害了,科左中旗,算好種養經濟賬,趕著黃牛奔小康!

以科左中旗架瑪吐鎮蘇林毛都嘎查貧困戶張尼瑪為例,2016年,藉助金融扶貧貸款項目,村裡為張尼瑪協調了5萬元金融扶貧貸款,他用4.6萬元購進8頭基礎母牛,並用剩餘資金購置了草料。2年的時間裡,張尼瑪一邊發展養殖,一邊種植青貯,截至目前,張尼瑪家中已有基礎母牛10頭,前不久剛剛賣出牛犢6頭。到年底,牛存欄可達到17頭,根據現有市場價格測算,價值接近14萬元,期間賣出6頭、4.2萬元,除去養殖成本、償還貸款等支出,在短短2年的時間裡,張尼瑪家就通過發展養殖收入了9萬餘元。藉助這種無需抵押、無需擔保的金融扶貧貸款,張尼瑪一家不僅實現了脫貧目標,更走上了一條“種養結合、持續增收”的致富路。

現如今,在科左中旗委、政府的強力推動下,科左中旗境內肉牛存欄已經達到78.5萬頭,萬頭牛鎮達16個,千頭牛村達95個,百頭牛大戶達80個,十頭牛戶達1.1萬戶,全旗肉牛養殖已經實現規模化。同時,在科爾沁肉牛業、豐潤牧業、成峰牲畜交易市場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一條集研發、育種、繁育、育肥、交易、屠宰、加工、冷鏈配送的完整產業鏈條已經形成,科左中旗正在向中國肉牛之都不斷邁進。下一步,科左中旗將繼續依託農業銀行、信用聯社、郵儲銀行等旗內金融機構金融貸款的帶動作用,逐步擴大“小規模、大群體”、“1頭牛+1畝青貯飼料”的養殖模式覆蓋面,讓更多有意願發展養殖的農牧民及貧困戶加入到肉牛養殖脫貧致富隊伍中來,真正實現農民富、農村強、農業興的美好願景。

厲害了,科左中旗,算好種養經濟賬,趕著黃牛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