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會不會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並且幫助俄羅斯發展經濟?

杜達特洛夫斯基


特朗普有心想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但是他無力繞過美國國會達到解除的目的。確切地說,特朗普從上任之前就在考慮解除對俄國的制裁。但是美國國會為了防止特朗普可能解除對俄國的制裁,特地通過法案,限制了特朗普在該問題上的權力。因此,除非發生奇蹟,未來十年美國是不可能解除對俄國制裁的,

美國為什麼對俄羅斯制裁?

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主要源於奧巴馬。在2014年俄國吞併了克里米亞之後,奧巴馬簽署了行政命令,開啟美國對俄國的制裁;隨後因為美國情報部門確信俄羅斯干涉了美國2016年大選,美國的制裁又立刻加碼。

還在2016年競選期間,

“布衣”特朗普就在回答記者提問是否應該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時說:“我們到時候看。”結果美國國會聽話聽音,立刻把奧巴馬對俄羅斯的行政制裁命令編成法案,並明確立法確認:國會有權否決總統對制裁的修改。因此,特朗普即使有心,也無力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

特朗普解除對俄製裁能有什麼好處?

如果特朗普確實是普京派來的,那麼一切就都可以解釋了。但是即使站在美國的立場,特朗普也有解除制裁的理由。

以解除制裁為條件,特朗普可以獲得俄羅斯的支持,把伊朗的勢力擠壓出敘利亞,使中東成為以色列和沙特的天下;如果特朗普內心世界的真正敵人確實在亞洲,那麼和俄羅斯修復關係可以達到孤立特朗普真正敵人的目的,也能在美國把軍力集中到西太平洋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

因此,不論是基於什麼原因,我們可以看到特朗普確實想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來緩和雙方關係。但是同時,美國的國會是不可能允許特朗普真的去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特朗普能做到的,最多就是每半年簽署一份總統行政命令,“暫時”終止國會對俄製裁法案的執行


七號臺


不可能,美國是什麼貨色難道現在還不清楚嗎!?從二戰結束到現在,美國與蘇聯(現在的俄羅斯)一直都是宿敵,美俄的關係一直都是以對抗為主,雖然蘇聯解體後有所降低,但是作為蘇聯繼承者的俄羅斯一直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裁。

在經濟上,俄羅斯的經濟與美國差距甚遠,但是在世界上來說都算是大國,而兩者的經濟聯繫並不密切,貿易額僅為200億美元,佔俄、美兩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都不高,經貿往來過於薄弱,容易成為加劇緊張關係的按鈕。美國按一下,俄羅斯也按一下。打起貿易戰,誰都不會有多疼,俄羅斯覺得隨你怎麼制裁,反正就你哪一點東西,你不賣,我可以找別人。所以現在俄羅斯根本就不擔心你制裁,因為制裁到現在,已經沒有東西可以制裁了,隨你裁!

軍事上,北約一直壓縮俄羅斯在歐洲的戰略空間,一直進行東擴,反導系統已經部署到家門口,羅馬尼亞、格魯吉亞等周圍小國紛紛加入北約,可以說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已經被壓縮了很多,所以在烏克蘭的時候俄羅斯不打算在忍,俄格戰爭和烏東部戰爭都是俄羅斯的反擊,現在北約在黑海和波羅的海一直與俄羅斯進行軍事對抗。

在中東,敘利亞戰場上,美俄及其盟友的對峙也很激烈,俄羅斯、敘利亞政府軍、伊朗佔據優勢,俄羅斯與伊朗也是關係密切,而伊朗又扼守海灣要地。

在政治上俄羅斯是聯合國五常之一,在重大議題上處處和美國作對,利用軍售關係,在世界上有重要的影響力。美國想肢解俄羅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長久以來美國政界對俄羅斯都視為敵人,不是說特朗普想改變就可以改變的,看看俄羅斯那橫跨亞非的領土,不說別的,就是這領土對美國就是威脅(美國人就是這麼認為的),再加上不俗的軍事實力,更加難安,所以只要俄羅斯存在一天,美國就不會放棄肢解俄羅斯的念頭!


巴爾幹尖刀


美國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併為俄羅斯發展經濟提供幫助?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為零。別說是特朗普沒這個本事,就是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第一,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美國與俄羅斯的矛盾可是由來已久了,從二戰結束到現在,這幾十年裡,兩國始終處於敵對狀態。即便是普京剛剛當上臺時採取了親西方的策略,美國領著那幫盟友,對俄羅斯仍舊是照樣打壓,顏色革命可沒少搞,弄的俄羅斯現在快成了孤家寡人。美國領導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北約東擴與俄羅斯形成的軍事對峙,美國試圖把俄羅斯趕出中東等等。



美國與俄羅斯之間類似的矛盾太多了,想要解決兩國間的矛盾,這個目標可不是一任總統就能夠完成的。指望著特朗普與普京會晤就能夠解決,那就是天方夜譚。就是一個美國取消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特朗普也搞不定,更不用提什麼其它的戰略利益糾紛等等了。


第二,俄羅斯的實力足以威脅到美國的霸權地位。這是毫無疑問的,這些年來,雖然俄羅斯的經濟不怎麼好,但是軍事實力依然強大,是唯一一個對美國擁有毀滅能力的國家。正是因為俄羅斯的反抗,美國推行的霸權才沒有真正實現。在對抗美國霸權這一點上,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起到的作用巨大。也是正因為如此,美國在蘇聯解體後,也沒敢對俄羅斯有絲毫放鬆的意思。

當然了,隨著形勢的發展,世界強國開始初露頭角,有實力對美國說不的國家也越來越多,儘管還無法威脅到美國的霸權地位,但這種趨勢卻能夠看得很清楚。亞太就有兩個世界強國,歐盟也算是一個整體,再加上俄羅斯,世界多極化發展已成必然趨勢。美國要的是全球的霸權,雖然它不佔領別國的國土,但是美國是想把全世界的國家變成它的奴隸,為美國的利益服務。美國用的是經濟侵略的方式,更加隱晦而已。俄羅斯當然不會甘願做美國的奴隸,美國又怎麼會要一個有能力對自己說“不”的盟友?


第三,美國民眾、俄羅斯民眾彼此並不信任,這將成為特朗普對俄政策的最大阻礙。特朗普即便是與普京達成了這方面的協議——“取消對俄製裁,幫助俄羅斯發展經”。在美國國內也是無法過了百姓這一關,更過不了國會這關。美國是三權分立,彼此相互限制,國會可以對總統進行限制,這可不是特朗普一個人說了算的問題。國會完全可以立法收回特朗普的某些權力,況且,一旦美國民眾對特朗普不再支持,也可以罷免特朗普這位偉大的總統。


同樣,與美國走的太近,普京也要面臨著來自於俄羅斯國內的壓力,如何給國內民眾一個交待,就夠普京頭痛的了。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政策當然不會向歐洲國家擔憂的那樣“遠歐親俄”,特朗普之所以急著見普京,主要怕是有兩個方面的考慮:敘利亞問題、伊朗問題。

敘利亞問題就不用多說了,俄敘聯軍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特朗普考慮的恐怕是那2000名美國大兵去留的問題。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不想卻招來了協議簽署國一致的反對,這讓特朗普頗有些無奈:連盟友都沒留情面。俄羅斯也是協議簽署國之一,尋求與俄羅斯的合作,也是一個解決伊核協議的辦法,適當的給予俄羅斯一定的利益,比如美軍撤出敘利亞的問題。


第四,美國在拉攏俄羅斯,同樣,歐盟也在向俄羅斯釋放善意。德國與俄羅斯簽訂的能源大單,普京與默克爾、馬克龍簽訂的經貿協議。並且兩方都向俄羅斯表示了希望俄羅斯考慮重返G8,俄羅斯普京的回覆也很有意思:俄羅斯有新的合作平臺,比如G20、上合組織等。換句話說就是,俄羅斯根本就不想參與美國與歐洲國家的事。不管特朗普拉攏俄羅斯是為了控制歐盟,還是為了對付東方國家,普京的態度很明確:對不起,俄羅斯沒興趣!


儒道之主


俄羅斯和美國的對抗是長期的,就算解除制裁也是暫時性的,更不用指望美國會幫助俄羅斯恢復經濟。特朗普這時候和普京見面,無非就是為了敘利亞問題和伊朗問題,他希望在伊核問題上俄羅斯能夠支持美國,而最終的代價可能是會暫停對俄羅斯的制裁或者是退出敘利亞。



很多人都認為特朗普和普京這次會談是破冰之旅,但是殊不知美國和俄羅斯的矛盾已經深入骨髓,不是一兩次會面就能解決的。可以看到,特朗普在和普京見面的前期還在批評德國是俄羅斯的附庸,幫助俄羅斯建設北溪2號。在會談前期特朗普沒有營造良好的環境,還大肆攻擊俄羅斯政策,所以這次會談後估計雙方關係也不會有什麼重大的改變。



特朗普不會幫助普京還有這個原因是國內的限制。我們知道美國的國會是以反俄出名的,國內財政預算磨磨唧唧,但是對俄製裁法案通過的速度非常快。此外,特朗普深陷通俄門多年,事實上特朗普在早期確實有個俄羅斯方面接觸,這種道不明的關係讓特朗普不可能會對俄羅斯示好,這樣的做法就是在引火燒身。


鐵腕時局


美國正愁找不到將俄羅斯一招打死的辦法呢,怎麼會幫助俄羅斯發展經濟?





從美俄兩國關係的歷史來看的話,非常容易看清美國對俄羅斯的套路。二戰時期,蘇德鏖戰,美國出臺了援助歐洲和亞洲戰場的《租借法案》,但是這個法案上的援助名單裡,原本就沒有蘇聯的名字,直到美國看著希特勒把蘇聯拼得也差不多了,才把武器物資運往蘇聯戰場。二戰之後,美國被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撩撥一下,就開啟了冷戰。蘇聯解體之後,還有各種北約東擴、顏色革命、車臣戰爭、格魯吉亞內戰、烏克蘭危機、敘利亞內戰,還有現在的伊朗問題。都是為了消耗俄羅斯。

看清楚了這個基本套路,就能夠看穿美國的本質,他永遠都不希望俄羅斯強大。

只要這個前提不變,那麼美國就不可能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更加不可能幫助俄羅斯發展經濟。提問者之所以有這樣的猜想,原因無非是覺得互利共贏的道理怎麼就不適用於美俄兩國。照我的看法,真不適用。

原因非常簡單——強者希望自己越來越強,富者希望自己越來越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分成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圈定自己的利益範圍,越大越好。這個範圍負責銷售產品和提供原材料。美國現在遍佈全球的軍隊,就是在圈定自己的利益範圍,銷售自己的糧食、武器、工業品、技術專利,還有美元!然後再用“廉價”的美元換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東西。

第二個步驟就是把有可能侵佔到自己利益範圍的對手打死。這些對手包括俄羅斯、歐盟和亞洲。歐盟和亞洲既是對手也是他的利益範疇,所以美國是打拉結合的。唯有俄羅斯是純粹的戰略對手,因為俄羅斯的任何一個方面幾乎都不需要美國這個市場,同時任何一方面都在威脅著美國的利益。首先是俄羅斯全球第二的軍事工業,每天都在侵蝕著美國全球第一軍火供應商的利益,包括中東、亞太、印度等國家,越來越多的購買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因為便宜耐用嘛!其次是俄羅斯巨大的能源儲備,時刻都在威脅著美國的能源戰略——美國的能源戰略,就是把控歐佩克,既操控能源價格左右全球的經濟發展,又綁定美元結算,繼續享受美元紅利。俄羅斯首先具備了左右能源價格的一定實力,尤其是和伊朗聯合之後;而一旦伊朗成為中東一霸,那麼俄羅斯對全球能源價格的左右能力更上一層樓;歐盟同時又和伊朗關係密切,俄羅斯在地緣便利上又那麼接近歐洲,能源供應上還能鉗制歐盟;這個鐵三角的關係一旦穩固下來,美國對能源價格的左右能力大打折扣是其一,石油美元綁定模式受到其他貨幣(歐元或者盧布)的更大沖擊是其二,歐盟一旦和俄羅斯和解,美國每年售賣給歐洲的巨量軍火利潤就沒了是其三。等等。美國現在正在做的,就是在努力實現第二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打江山,第二個步驟是坐江山。

簡單歸納就是,俄羅斯既不是美國的利益範圍,同時又在威脅並侵蝕著美國的利益範圍。換句話說,美國割不了俄羅斯的肉,反過來俄羅斯還想從美國嘴裡搶肉吃。這種關係只能出現在對手之間。無論當前發生多少紛繁複雜的事情,只要記住他們之間在戰略利益上的根本對立關係,就不應該去相信美國會幫助俄羅斯發展經濟。


獨釣寒江


特朗普不可能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更不可能幫助俄羅斯發展經濟。


第一,美俄關係沒有最差、只有更差,不可能很好,最多有一些緩和。美俄之間存在結構性矛盾,無法調和,比如,克里米亞問題、敘利亞問題等。這幾乎是美國總統都不能解決的問題,至少短時間內不可能解決的問題,何況特朗普是一個不懂政治的生意人。


第二,美國是否制裁俄羅斯,不是特朗普說了算,甚至特朗普說了也不算。去年,美國國會出臺製度,要求繼續制裁俄羅斯,特朗普同意得制裁,不同意也得制裁。直到今年3月,特朗普才簽署命令,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


第三,儘管特朗普一直對普京示好,一直喜歡罵人的特朗普從來沒有直接罵過普京,但限於美國“反俄派”情緒強烈,特朗普不敢過於親近俄羅斯和普京。加上“通俄門”在美國國內持續發酵,甚至延伸到了特朗普的女婿等親人身上,導致特朗普可能“帽子”難保。攘外必須安內。美國中期選舉11月將舉行,特朗普顯然不敢太放肆。


第四,俄羅斯已經提出,到2024年進入世界前五大經濟體。對此,普京不可能寄希望於美國,更不可能寄希望於特朗普:一者,特朗普“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能順利完全這個還有兩年的總統任期已經不錯了,連任幾乎成了奢望;二者,美國怎麼也不可能幫助俄羅斯發展經濟,而是要想方設法遏制俄羅斯發展,俄羅斯也深深地知道這一點,沒有對美國抱有任何幻想。


毛開雲


雙方的會晤,主要是防止軍事上的誤判,其次是在敘利亞和伊朗的戰略利益上,雙方相互妥協。美國要對伊朗的核設施,和導彈基地動手,。也需得到俄羅斯人的妥協!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俄羅斯己然翻過,戰略上最糟糕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