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客家話和贛語幾乎一樣而不分爲一類方言?

自由小帆


何謂幾乎一樣?



客家話是中原官話與古贛分化,古贛主要來源就是唐關中一帶口音,而唐西北濁音清化也是從這個開始。

客家文化作為一種地方文化,是由北方漢人區域文化,南方漢人區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這三個文化層面互動而成而來。客家文化團體與其他文化團體的文化接觸,並不是一個因子從一種文化轉換到另一種文化,而應該是不同文化團體互動下的持續過程,是兩個文化體雙向的互動性影響而非單向的影響。在不斷的接觸中產生了異於其中一方或兩方原來文化模式的文化變遷,這就是客文化形成過程中地方化的過程。所形成的文化是一種異於原來文化(北方漢人文化,南方漢人文化,土著文化)的合成文化。客方言也是這樣一種地方化的合成語言,它含有北方漢語,南方漢語,土著語言的成分。客家在南遷及定居過程中,與贛語居民和閩語居民關係最為密切,其次粵語。

客話與贛語的比較

客家的祖先自北方南遷並非一次到位,沿途經過不少南方省區,而且時往時走。在文化接觸中,顯然接受了不少南方漢語的成分,尤其是跟贛語文化接觸最深。客贛語言關係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李方桂(1937)與趙元任(1948)都是把客家話和贛語合為一區,認為客家話,贛語的特點是古全濁聲母今讀清塞音,塞擦音為送氣。近年來,語言學界對客贛語的研究有較大的進展,比較一致地認為古全濁音今讀清賽音塞擦音為送氣和梗攝字白讀主要元音念a,這並不足以證明客贛合為一個方言區是合適的。因為這些特點,其他南方漢語也有如平話古濁塞音塞擦音清化後一律讀送氣,湘吳閩語梗攝字念法與客贛相同。客家話與贛語有明顯的區別,應該劃為兩個不同的方言區,客家話與贛語在語音上的主要區別有:

1:中古江攝“窗雙”念法客家話與贛語不同。客家話“窗聰”“雙松”同音,但贛語卻不同音。這是一條很重要的分區語音特徵。

2: 客家話部分次濁上字念陰平,但贛語卻無,仍念上聲。有的贛南客家話如大餘話可能受到贛語的影響,次濁上字念上聲,有的閩西客家話,如連城姑田,賴源點由於受閩語影響, 次濁上字念上聲,不念陰平。

3:客家話次濁入聲字的歸派一致。即那些字跟全濁聲母走,那些字跟全濁聲母走,客家話各點相當一致。這種古次濁入聲字的分化規律是客家話的另一重要特徵,而贛語卻沒有這種現象。

4:少數古全濁塞音塞擦音在客家話各點都念不送氣音,反映相當一致。“對”客贛均讀不送氣,其餘幾個字客家話讀不送氣,而贛語則讀送氣,區別比較明顯。

客贛歷史上關係密切,客家南遷移民基本上經過贛語區,所以有些常用的口語詞彙相同。客贛最重要而明顯的區別是詞彙的不同,

總結

客贛音韻比較目前僅侷限於表層,應該把握住客贛語深層的音變類型,由此推知客贛方言歷史發展軌跡,音變時段和範圍,以證明客贛方言的歷史關係,要想真正把握客贛方言的關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充分重視客贛方言詞彙的比較。遺憾的是,現在發表的材料中,反映方言特點的詞即真正口語詞不夠,難以作深入比較


宇文度鵬


客家話本來就是方言,客家話進化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的畲族話,少許粵語。不過,如今的珠江三角洲的客家人不講客家話了,都恥於說客家話,都以講粵語為榮。有次,我去中山市的神灣鎮,問當地一個老太太,老太太說,我嫁給客家人六十年了,都不學說客家話,因為他們都很少說客家話,就沒有這個必要學客家話了。


春色何人送的來


題目就是錯的,什麼叫幾乎一樣?差的遠!不過跟其他漢語大方言比起來,贛語和客語最接近。這是因為客語來源於贛語。原始客語是贛語南遷閩西和嶺南過程中的變種,隨著不同的地理環境和人群融合,差距逐步擴大直至成為相提並論的漢語七大方言之一。原始客語應該是南宋時期生活在江西長江一帶的居民,由於戰亂逐步南遷,在江西南部形成優勢,融合土著成為主導人群,而他們空出來的地區由贛語人群繼續繼承。同樣案例出現在吳語和閩語的關係中,在七大方言裡,吳語和閩語最接近,說明原始閩語最初脫胎於吳語,在進入福建的崎嶇山地和各個獨立入海的小流域地區後,由於相對封閉隔絕,逐漸分化形成現在的閩語。閩語下面次方言也無法溝通,是一種內部差異極大的漢語大方言。


第九區春蟲蟲


根據我的推測

客家話是宋代官話,由於漢人的王朝被顛覆了,漢人南遷,客居南方各省。

江西北接長江南岸同時又是農耕民族和遊牧族對峙的最前線,南抵福建,退可進入嶺南作為最後屏障。

所以我猜想,南宋時江西居住了大量漢族軍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