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花生引發的「慘案」這是真事,就發生在貴州!

“桔子殘,滿地上,你的面容頓凍僵,花生落斷腸,悔恨眼淚不住淌...”聽說過“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沒聽過“一顆花生引發的慘案”吧!前者是杜撰的,後者可是真事。慘到什麼程度呢?就因為一顆花生米,事主慘到20餘噸柑橘損失過半,幾年來辛苦打拼的血汗錢頃刻間化為烏有!3月24日,這事就發生在黔南,讓我們趕緊來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一顆花生引發的“慘案”這是真事,就發生在貴州!

原來,事發24日清晨,一輛湖北牌照的紅色大貨車,從廣西柳州前往貴陽,當日清晨5時許,這輛大貨車在途經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境內,蘭海高速公路1555公里處時發生了側翻,因車上裝有一筐筐黃橙橙的橘子,側翻後這些橘子從車上傾倒了出來,散滿高速路上,全車橘子三分之二被壓壞,駕駛員只得抱頭痛哭。

一顆花生引發的“慘案”這是真事,就發生在貴州!

當日,接到群眾報警後,黔南州交警支隊高速三大隊立即出動到達現場,第一時間進行了臨時交通管制,並通知救援部門到場展開營救,組織群眾共同清理路面散落的桔子,將事故車輛拖離現場,救援工作一直持續至當日上午10時許,此段道路才恢復通行。

據駕駛員王某告訴交警,因其在夜裡長時間駕車行駛,感覺有些犯困,便想到吃些花生來解乏,一不小心失手讓花生米掉在了駕駛艙裡,於是,王某就低頭去撿。結果貨車撞上道路右側的護欄,驚慌失措的王某猛打方向,導致貨車失控後側翻在行車道和應急車道上。從駕駛室裡爬出來的王某心驚膽戰,看見滾落在地上的橘子時,痛不欲生,幾年的血汗錢一下子搭進去了。

一顆花生引發的“慘案”這是真事,就發生在貴州!

如今,汽車越來越多,司機的數量也隨之增加,在這些人當中往往隱藏著一些有著“不良駕駛習慣”的“馬路殺手”。如果您也有以下一些行為,就趕緊改改吧,危害可不小!

一、開車時吃東西對於有些人會邊開車邊吃早餐、零食等,而其實這樣的駕駛行為也會為行車安全埋下隱患,是由於邊開車邊吃東西會讓人分心,並且也會存在較長時間單手握方向盤,不利於突發情況的處理。

二、疲勞駕駛在春季天氣回暖或駕駛室內溫度暖和的環境下駕駛車輛,很容易疲勞,駕駛人員會感到精神疲倦,視線逐漸變得模糊、思維變得遲鈍,隨著速度的提高或持續高速行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駕駛疲勞現象。尤其是在午後和夜間行車,甚至會出現駕駛人瞬間失憶的現象,勉強駕駛會導致交通事故發生。春季行車,應儘量保持車內空氣暢通、溫度適宜,不得勉強駕駛車輛。還應當控制車速,減少變道,防止車速過快,採取措施不及引發交通事故。

三、開車打電話、發信息

1、打電話開車時打電話的安全隱患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駕駛者一隻手拿電話,另一隻手握方向盤,單手駕駛會影響轉動方向盤的流暢性,遇到緊急情況無法避讓;再一個,駕駛時打電話會讓司機分心,埋下安全隱患。對於一些工作繁忙的朋友來說,開車不接電話有點不現實,因此很多人想到的是用耳機。雖然用耳機相比手機要安全一些,但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在開車時接打電話,畢竟電話內容會讓司機分神,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建議各位等到達目的地或者停車之後再給對方回撥,確保安全。

2、發微信等短消息和開車打電話相比,開車發消息更危險!首先,開車發消息會讓駕駛者至少有一隻手脫離方向盤;第二,發消息的過程中,駕駛者的目光會全部集中到手機屏幕上而忽略前方的路況。一般來講,如果我們想看清消息的大致內容,需要2-3秒,如果我們以60km/h的車速行駛的話,相當於已經開出去了30多米,如果突然遇到行人或者其他情況後果將不堪設想。如果是處理其他事情,肯定會需要更長時間,發生事故的幾率也會越大!所以對於那些喜歡開車玩手機的朋友來說,請一定管好自己的手!

四、開車調座椅、抽菸

1、開車調座椅開車調座椅這樣的事情可能不會經常發生,但是安全隱患卻很大。尤其對於裝備手動調節座椅且靠背採用直拉式的車型來說,邊開車邊調座椅很容易出現整個身子直接倒下去的情況,看不到路況不說還容易在情急之下抓一把方向盤借力,容易造成嚴重後果。另一方面,如果車輛採用旋鈕式靠背調節或者是電動座椅,安全隱患就小一些,但依舊不建議大家邊開車邊調座椅,最好在開車之前就將座椅調整到位,或者利用等紅燈的時間快速調節。

2、開車抽菸開車抽菸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是十分常見的事情,吸菸有害健康各位都明白,除此之外還想給大家提個醒:在點菸的時候,無論是點菸器還是打火機,駕駛者的注意力會集中到火苗上,而且是單手扶方向盤,雖然時間很短暫,但幾秒鐘的走神也可能會導致危險的發生!

另外,在彈菸灰的過程中,無論是彈入車內菸灰缸還是彈在車外都會讓駕駛者分心,而且為了防止菸灰掉落或者菸頭燙在車內飾板上,彈菸灰時駕駛者可能多少會去瞄一眼,由此所存在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因此,為了您和他人的行車安全,開車時請不要抽菸!

一顆花生引發的“慘案”這是真事,就發生在貴州!

以上內容來源貴州交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