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珍影像」聽,衛水河畔的海音!

「极珍影像」听,卫水河畔的海音!

融媒體記者:王嘉俊

60多年前,他們從遙遠南方舉家而來,建設著解放初期的新鄉,如今大多數已長眠於衛水河畔;

這是一段生長在新鄉的、關於理想與家國的故事……

「极珍影像」听,卫水河畔的海音!

新鄉棉織廠 (攝影:李西良)

在今天新鄉二中對面的和平路西側,有個“西村”,進入西村衚衕,是一處看似普通的老社區。肯定沒有多少人,能感受到這裡浸潤了數十年的 “海派味兒”或“江南風”。

不僅西村,與之相對的,在東邊還有個“東村”。 這兩個村建於 20 世紀 50 年代(當時僅幾排小平房, 20 世紀 90 年代後改造成如今的模樣)。它們不是普 通的住宅房,而是當年新鄉棉織廠的兩個家屬院。

「极珍影像」听,卫水河畔的海音!

◆新鄉棉織廠的整理車間,攝於 20 世紀 70 年代,該照片曾被用於廣交會上。(攝影:牛子祥)

新鄉棉織廠,原址在今天的新鄉二中十字向西 約 100 米處路南,是 1956 年 12 月底從上海(原上 海中原毛巾床單廠、正大襪廠和永盛絲光廠合併後) 內遷至新鄉的。不僅工廠內遷,工人也隨之一起過來。

“過來”,不僅意味著工人們工作地點的變換, 很大程度上,更意味著他們要在異地“落地生根”。 因此,當年風華正茂的工人們,多是拖家帶口從上 海內遷新鄉,僅新鄉棉織廠一家,就達千餘人。

「极珍影像」听,卫水河畔的海音!

◆ 1959 年 5 月,國務院副總理習仲勳在河南省副省 長李慶偉、中共新鄉地委第一書記耿起昌的陪同下,視 察了新鄉鋼鐵二廠、棉織廠等幾家工廠。當時棉織廠的 產品花樣種類多,大量出口外銷,習仲勳看過後稱讚說, 新鄉棉織廠是“豫北一朵花”。(攝影:李西良)

不僅是新鄉棉織廠,還有曾名震一時的中原紗 廠(據說與如今的“中原路”在命名上頗有淵源)等, 也是從上海等南方城市遷至新鄉的。

「极珍影像」听,卫水河畔的海音!

◆新鄉中原紗廠車間 (攝影:李西良)

因這些工廠需靠近水源,因此,在那個年代, 擁有衛河的新鄉,借產業轉移的東風,快速發展為 紡織名城,一時風光無限。全國第一臺自動印花機 就是在新鄉棉織廠發明的,而後推廣至全國。床單、 毛巾、浴巾等紡織產品經衛河水運和鐵路等被運至四面八方,不少還出口到歐洲等地。

「极珍影像」听,卫水河畔的海音!

◆1956 年 12 月 8 日,出發新鄉前夕,宋紅妹(圖中)和小夥伴們在上海的合影。兩條辮 子和漂亮的蝴蝶結,讓人遙想到當年上海姑娘的時尚和精緻。

宋紅妹今年 75 歲了,她祖籍浙江湖州,但生在上海、長在上海,7 歲就上班掙錢。13 歲那年,她跟隨著內遷企業來到新鄉,進入新鄉棉織廠,成為 一名紡織女工。

那時,新鄉棉織廠所在地段還比較荒涼,與燈紅酒綠的上海灘完全是兩個世界。但衛河裡的魚蝦很多,在飢餓年代,宋紅妹的父親經常在今和平橋附近的衛河邊釣魚,他們在這裡享受到了最豐富、最實惠的美味。

1963 年,宋紅妹 20 歲,她請了婚假,從新鄉回 到上海完成了終身大事,很快又返回新鄉棉織廠繼 續工作。

「极珍影像」听,卫水河畔的海音!

◆宋紅妹(左三)和工友正激情揮毫(圖:鄭敏銳)

「极珍影像」听,卫水河畔的海音!

◆車間牆上“學上海 爭優質 創名牌”的標語清晰醒目,對那個時代的新鄉來說,上海遷來的工廠、技術、人員等,推動了現代工業蹣跚前進的步伐,孕育了一段既熱火 朝天又讓人懷念的溫暖記憶。(攝影:牛子祥)

「极珍影像」听,卫水河畔的海音!

◆ 1958 年 5 月,宋紅妹和新鄉棉織廠工友們遊百泉。(供圖: 宋紅妹)

「极珍影像」听,卫水河畔的海音!

大家在親密的相處中,這群人,也彷彿慢慢變成了相似模樣。僅看臉龐,那綻放的笑容,如夏季風吹過門前衛水,盪漾起相似的幸福形狀,已經很難分清誰“南” 誰“北”。(供圖:宋紅妹)

上圖,1964 年,從新鄉棉織廠分出一部分職工,成立了一家新廠——

新鄉制襪廠,宋紅妹(一排左四)成為該廠縫頭車間的一名女工。這是 1982 年 5 月 10 日拍攝的一張合影,照片中共有 38 人,其中有 11 位南方人(來自江蘇海門、浙江平湖、安徽安慶等地),其餘的是新鄉本地的女工。她們彼此之間建立了比較固定的師徒關係。隨著工廠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新鄉姑娘學會了紡織技術。

「极珍影像」听,卫水河畔的海音!

宋紅妹育有兩男一女,在新鄉做著飲水公司和酒店管理等工作。 1989 年,這位在新鄉生活、工作了 33 年的“上海姑娘”,趁著新 鄉制襪廠調休,帶著她兩歲的大孫子回到上海看望“老家”。圖為祖孫倆在上海百貨大樓前天橋上的合影。(供圖 :宋紅妹)

如今,翻開一些老人的證件,雖然上面的“籍貫” 依然是“上海”“無錫”“蘇州”“寧波”…… 但和他們一起過來的不少同鄉,當在新鄉工作、生活了大半輩子之後,已然老去,長眠於衛水河畔

而依然存世的老人,多已在 80 歲以上,他們除了在春節等重大節日期間,跟隨在新鄉出生、成長的 子孫輩一起回到上海等南方老家走訪親友之外,大多也準備終老鳳凰山下。

那是個理想飛揚的年代,人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支援內陸發展,以無悔青春,與當地人民攜手,建設著新鄉,也建設著未來

「极珍影像」听,卫水河畔的海音!

◆美麗的紡織女工

時光催人老,

總是會湮沒一些我們珍愛的人和事,

但有些卻能迎著時光“逆光前行”,

一步步“化繭成蝶”,

比如,新鄉的紡織事業。

2017年8月16日,在位於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綠色纖維股份公司的車間內,當得知這裡的生產線是一條打破國外長期技術壟斷並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由中紡院自主研發、設備全部國產化的國內唯一的綠色纖維生產線時,受到了前來調研的原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同志的充分肯定。

也許,從民國初年的華新紗廠開始,到新中國初年的新鄉棉織廠、中原紗廠等,再到如今的

白鷺化纖等企業,新鄉紡織業在歲月流轉中常青,除了新鄉特有的創新基因外,體現了一種更大意義上的南北姊妹情、神州家國心……

今晚,

讓我們致敬,

這份穿透了時光的血脈親情

【注】本文內容來源於《衛河記憶》(李寶琴主編);文圖未經准許不得轉載,不得截圖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