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建議所有人都看看!

我在這世上太孤獨,以至於,連自己死了都沒人知道。

羅奶奶已經72歲了,一個人住在湖北的老家,一個兒子,在廣州買了房,離家遠,一年也就回來一兩次。

兒子上次回來是在農曆的十二月二十九,離開的時候正好正月初二,在家裡的日子還不到三天,她不怪兒子,知道他壓力大,工作忙。

退休前,羅奶奶是名老師,一直都有寫日記的習慣,退休後,發現可以寫的東西越來越少,翻開過去一年的日記本,寫得最多的是:“今日無事”。

在孩子過完年,離開後的一個月裡,羅奶奶生病了。

終於有一天,她艱難地在上面寫了幾個字: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羅奶奶去世的消息,兒子三天後才知道。

母親:“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建議所有人都看看!

王師傅是安徽蚌埠的一名退休工人,60多歲,早年離婚,一個人將兩個女兒撫養長大,一個嫁到了外地,一個在本地。

老人獨自住在一棟居民樓的樓頂,和周圍的人很少來往,也很少說話,鄰居的印象是深居簡出、寡言少語。

可能是害怕孤獨,家裡養了近十條狗。有一天,樓下的馬師傅發現不對勁,樓上的燈整天整天地亮著,也沒關過,家裡的狗一開始還汪汪叫,這幾天卻不叫了。

樓下的大媽說,已經好幾天沒看王師傅出來買糧、遛狗。

大家覺得可能是出事了,於是報警。民警和老王的女兒都趕過來了,門被反鎖,打不開,只好聯繫開鎖公司。門一開,就聞到一股異味,還有一屋子竄來竄去的狗,場面一片狼藉。

王師傅已經死了,大概一週左右,具體時間不知。

母親:“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建議所有人都看看!

有人猜測,王師傅死後,狗開始叫,想叫醒主人,卻發現主人再沒起來。慢慢的,王師傅的屍體開始腐爛,餓急了的十條狗,就開始分吃王師傅的屍體。

表面上繁華的都市,卻居住著中國一半以上的孤獨老人,沒有陪伴、沒有照顧,甚至連找個說話的朋友都很難。

他們徘徊於公園、行走於河邊,最終在沒有黑暗的城市裡,等待死神的到來,悄悄離去,沒人發現。

母親:“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建議所有人都看看!

很多人不知道,年邁的父母是如何生活的。或許,當我們感嘆歲月像把殺豬刀的時候,他們卻扣著手指,度日如年。

又或許,當我們拎著麵包牛奶擠進地鐵的時候,他們正拄著柺杖,從公交的起點,坐到終點;又從終點,坐回起點,反反覆覆。

只為了多說幾句話

小鄭是上海徐彙區的一名送水工,每隔十天,他都要給小區的一位老奶奶送水,老人七十歲,唯一的女兒結婚了,一個月回來看一兩次,多數情況下,老人獨自在家。

送水的次數多了,就熟了,每次送水,老人都會找他做點小事,挪一下沙發,搬一下傢俱,或者替她扔一下垃圾,其實是想把留下來多講幾句話。

小鄭說,我在給她換水桶的時候,她都會抓緊時間跟我說話,家裡有些什麼人,生活得怎麼樣,每天送多少水,等等。

每次離開,她都會拿些零食,塞在小鄭的口袋裡。

從沒想過,想找個人說話都那麼難,哪怕只要幾分鐘。


母親:“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建議所有人都看看!

遠離父母,有時候是身不由己,或許我們能做的是,僅僅是趁著父母還健在,趁著我們還年輕,多回家看看。對年邁的父母來說,這就足夠珍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