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和小米的合作對於雙方的物聯網業務意味著什麼?

大連接戰略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企業之間具有很多互補性,正如中國移動和小米合作一樣,運營商在物聯網領域的探索需要與更多熟悉最終用戶需求的廠商合作,這些廠商也需要運營商的電信級能力、渠道、用戶來支撐其發展。

中國移動和小米的合作對於雙方的物聯網業務意味著什麼?

7月13日,中國移動與小米在京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將通過推動兩大生態的協同合作,實現中國移動用戶、網絡、渠道、品牌等產業資源與小米集團智能硬件產業鏈的優勢互補,共同拓展5G、物聯網等藍海市場。兩大巨頭之間的合作涵蓋了業務的方方面面,而就物聯網這一領域,中國移動的“大連接”戰略和小米“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定位有很多互補之處,使兩者在物聯網這一藍海中能夠攜手。

大連接:不僅僅是連接數量

2016年,應對“十三五”時期市場的不確定性,中國移動發佈了大連接戰略,總結下來,其落地實現將通過“三個做”,即可以概括為“做大連接規模,做優連接服務,做強連接應用”。根據中國移動高管在多個場合的演講,這“三做”可以歸納為:

所謂做大連接規模,引用中國移動總裁李躍的話,即中國移動將把從人到人的通信擴展到人和機器的通信,進一步擴展到機器和機器的通信。人和人的通信在中國就是10億戶,那人和機器的通信,機器和機器的通信累計起來在中國就是百億戶。

所謂做優連接服務,即推動連接服務從管道接入型連接向平臺級連接與端到端基礎設施服務拓展,實現連接服務的縱向延伸。中國移動將面向海量連接管理、複雜計費管理、安全可靠保障、實時運維保障等連接需求,提供包括芯片模組、智能硬件、智能管理平臺、雲等端到端的連接服務。

所謂做強連接應用,即推動連接應用從信息消費向垂直行業的數字化生活、生產服務拓展,實現連接應用的實質性突破,創造數字化服務的持續價值。除了繼續豐富消費互聯網各類應用外,還將深入交通物流、能源電力、工業製造等垂直行業,以信息化推動生產數字化。

可以看出,“三做”的落地,很大程度取決於對物聯網業務拓展的落地。毋庸置疑,“做大連接規模”是運營商最為擅長的工作,在大連接戰略發佈後,連接規模的增長速度較快,截止2017年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近2.3億,遙遙領先於其他運營商。

中國移動和小米的合作對於雙方的物聯網業務意味著什麼?

原有絕大多數的蜂窩網絡、寬帶網絡各類投資建設都是為了優質的連接管道而做,面對物聯網業務,圍繞連接的服務也是全球運營商乃至整個通信行業近年來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最為典型的是投資建設一個可靠、完善的連接管理平臺。繼思科Jasper、愛立信DCP、沃達豐GDSP平臺外,中國移動也推出了全球第四大連接管理平臺OneLink,依託中國移動的物聯網連接數,已有超過3.3萬家企業客戶,API月調用量超過50億次,並與愛立信DCP和沃達豐GDSP等平臺在拓展全球化連接服務中開展合作。

在連接規模和連接服務方面,運營商天然的優勢使得其發展較快,但在做強連接應用方面,由於要突破運營商原有業務模式,為互聯網領域的數字化生活和行業應用提供支持,而要突破這些壁壘則難度很大。在這方面中國移動已做出很多探索,包括自主研發的應用使能平臺OneNet和發佈多個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目前OneNet已接入設備數量超過4000萬,但除了智能家居類產品有一定的規模外,其他主要是大量碎片化的設備,規模效應並不明顯,還無法實現信息化推動生產數字化的願景。

大連接戰略中的“三做”並非中國移動一家能夠實現的,因此產業鏈合作伙伴中能夠在“三做”方面形成明顯互補和促進作用的廠商將成為這家巨無霸重點合作對象。

消費級物聯網企業能給中國移動帶來什麼

小米的招股書中對其自身的定義是: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這一定位和中國移動大連接戰略結合起來,能為中國移動提供“三做”中所需的一些資源。

僅僅手機這一核心產品,小米已經和中國移動展開了很多合作,中國移動已成為小米手機銷售的重要渠道。在物聯網方面,此前由於小米擁有虛擬運營商子公司,加上小米的很多硬件產品中需要採用蜂窩網絡,雙方在物聯網卡方面有一些合作,但僅僅限於通信管道上的合作,而小米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物聯網企業的資源還未得到充分利用。

在之前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雷軍曾提到:“未來十年,小米公司的IoT業務預計達到40%~50%”。從小米招股書顯示的營收結構來看,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佔據小米總營收的比例從2015年的13%已上漲至2018年第一季度的22.4%,消費物聯網在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長85%,毛利率為12.7%,而同一時期小米手機的毛利率僅5.1%,物聯網的盈利增長潛力凸顯。

中國移動和小米的合作對於雙方的物聯網業務意味著什麼?

與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其他互聯網公司不同的是,硬件是小米的主要產品,加上物聯網平臺,小米具備了提供端到端物聯網方案的能力。

僅僅從連接的角度來看,目前,除了手機和筆記本等傳統連接設備外,小米已實現超過1億臺消費級物聯網設備連接至小米IoT平臺,可以說是小米的“大連接”,在全球範圍內鮮有對手。

當然,這1億的消費物聯網連接中相當大部分是通過短距離連接的設備,採用蜂窩網絡連接的數量並未佔據主要份額。不過,這些短距離連接設備對於運營商的固網寬帶連接戰略具有很大價值。

中國移動和小米的合作對於雙方的物聯網業務意味著什麼?

根據公開數據,截止5月底,中國移動的寬帶用戶數量已超過1.3億戶,與處於第一位的中國電信僅相差800多萬戶。寬帶也是中國移動大連接戰略的組成部分,雖然寬帶用戶數有增長的天花板,但寬帶入戶後為智慧家庭、智能家居提供了基礎設施,相關的智能路由器和部分智能硬件就成為中國移動連接數量中的組成部分。中移物聯公司旗下的智能硬件創新中心也在不斷推出各類新的智能家居、車載終端、智能硬件產品,通過OneLink、OneNet進行連接、應用使能管理,踐行了中國移動大連接戰略的“三做”落地。

知名自媒體“水煮通信”發文指出:雙方簽署的戰略協議中,就含有智能硬件協同的內容,尤其是在智慧家庭領域,中國移動寬帶市場突飛猛進,坐二望一,小米豐富的生活智能硬件對中國移動是有價值的。小米已有過億的消費物聯網連接,其新增連接也以較快速度增加,與中國移動在家庭寬帶領域的合作,對於中國移動“做強連接應用”價值很大,這主要源於運營商對於互聯網消費級應用理解不夠,而小米這類互聯網公司深諳消費級用戶需求,在用戶體驗、產品設計等方面具有優勢,與中國移動的電信級能力的協同下進一步形成競爭優勢,中國移動1.3億的家庭寬帶用戶也可能成為小米消費物聯網尤其是智能家居產品的目標客戶。此外,中國移動遍佈全國的基礎設施、營業廳,以及分配到社區的網格化支撐人員,加上數萬規模的營銷隊伍,可以為輕資產的互聯網企業提供前所未有的線下支撐,也成為這些互聯網企業的重要線下渠道。

當然,除了消費級物聯網外,小米也有自研的NB-IoT芯片和NB-IoT模組產品,當將這些產品推向市場時,也開啟了面對產業物聯網用戶的業務,芯片、模組本身就是中國移動物聯網產業生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中國移動政企客戶數量超過600萬,這600多萬戶政企客戶成為其產業物聯網客戶的主要基數,這些用戶數量,加上中國移動對模組的補貼和採購,也可以對小米的芯片、模組形成賦能。

另外,作為一家虛擬運營商,去年年底小米的物聯網卡髮卡量已超過1000萬,成為虛商中物聯網卡髮卡量最大的廠商。隨著eSIM開始普及,虛擬運營商有很強的積極性推動eSIM在物聯網領域的普及,尤其是能夠支持國內和全球多家運營商的eSIM解決方案,目前1000萬的髮卡量只是個起點,未來更為便捷的物聯網卡服務將帶來更多髮卡量,這個量級是每一家運營商都不能忽視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小米也可以作為中國移動直接推動“做大連接規模”的一個重要渠道。

面對尚未開啟的物聯網市場,大連接戰略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企業之間具有很多互補性,正如中國移動和小米合作一樣,運營商在物聯網領域的探索需要與更多熟悉最終用戶需求的廠商合作,這些廠商也需要運營商的電信級能力、渠道、用戶來支撐其發展。物聯網需要形成產業生態合作,產業鏈各環節領軍企業各取所需、率先形成合作落地,是構建產業生態的重要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