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出殯時16人爲其擡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1936年10月19日,有著文壇鬥士之稱的魯迅先生在上海的寓所與世長辭,享年55歲。在上個世紀初,魯迅就是敢於向惡勢力宣戰的典型代表,他用筆當槍,猛戳權貴的痛處,怒揭各種不公,用自己獨有的聲音,發出震撼人心的吶喊。

魯迅出殯時16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魯迅的所作所為,讓既得利益恨之入骨,但是,卻贏得了全體民眾的交口稱讚。正是因為有了魯迅的存在,才讓普通民眾有了自己的代言人,才讓權貴對公平正義產生一絲畏懼。

但是,魯迅並不孤獨,他是左翼作家聯盟及民權保障同盟的重要成員,他的身邊彙集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戰友。這點從他去世後的各方反應就可佐證。

魯迅出殯時16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魯迅去世後,宋夫人立即來到魯迅家中,與許廣平商議後,擬定了一個由9人組成的治喪委員會,包括蔡元培、內山完造、史沫特萊、沈鈞儒、茅盾、馬相伯等人。這樣的人員組成,在當時的規格是非常高的。

魯迅出殯時16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魯迅去世後,前來弔唁的各界人士更是絡繹不絕,除了廣大上海民眾外,許多社會名流,比如

巴金、夏丏尊、蕭軍、歐陽予倩等等,也紛紛前來弔唁。

10月22日下午1時,魯迅的靈柩從萬國殯儀館出發,送往萬國公墓,給魯迅抬棺的人共有16人,他們的名氣一個比一個大。這16個人分別是:胡風、巴金、黃源、鹿地亙、黎烈文、孟十還、靳以、張天翼、吳朗西、陳白塵、肖乾、聶紺弩、歐陽山、周文、曹白、蕭軍。

魯迅出殯時16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胡風,原名張光人,現代文藝理論家、詩人、文學翻譯家,是當時左翼作家聯盟的主要領導,是魯迅摯友。

巴金,原名李堯棠,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1982年4月,獲得但丁國際獎。

黃源,原名黃河清,是魯迅先生晚年親密的弟子和戰友,於上世紀30年代幫助茅盾、魯迅編輯《文學》、《譯文》月刊,並譯著了許多外國名著和著作。

魯迅出殯時16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鹿地亙,日本進步作家,本名瀨口貢,東京帝國大學畢業,日本無產階級作家聯盟負責人之一。因發表許多反戰言論而受到日本軍國主義的迫害,1935年流亡到上海,從事反對日本侵華的活動,與魯迅等進步作家往來親密。抗戰勝利後,鹿地亙於1946年6月回到日本,致力於日中友好活動,直至1982年去世。

黎烈文,現代著名作家、翻譯家、教育家,巴黎大學研究院文學碩士,1932年起任《申報·自由談》主編,發表了魯迅、茅盾等許多左翼作家抨擊時弊的雜文作品,1935年與魯迅等組織譯文社。後為臺大外文系教授。

魯迅出殯時16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孟十還,原名孟顯直,作家、編輯、俄國文學研究者,曾留學蘇聯10年,在黎烈文主編的《譯文》上發表許多俄國和蘇聯文學譯文,與魯迅合作翻譯《果戈理選集》等書,與魯迅來往密切,《魯迅全集》裡收有多封魯迅寫給他的信。

靳以,本名章方敘,作家,193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貿易系,抗戰期間任重慶復旦大學教授,兼任《 國民公報》副刊《文群》編輯。建國後,曾作《收穫》主編,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

張天翼,原名元定,著名作家,主要作品為小說與兒童文學。1931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參加它的文藝大眾化研究會的工作,協助編輯《十字街頭》等刊物。

魯迅出殯時16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吳朗西,編輯家,1934年,在上海創辦的大型《美術生活》月刊擔任文學編輯。9月該公司又創辦《漫畫·生活》月刊,該刊有一半篇幅刊登雜文和小品文,因而與魯迅、茅盾、巴金等作家有交往。

陳白塵,原名陳增鴻,劇作家、戲劇活動家、小說家,1930年參加左翼戲劇家聯盟,從事戲劇活動,曾參加南國、摩登等劇社。抗戰開始後,在各地堅持進步的戲劇活動,創作了大量劇本。陳白塵對於諷刺喜劇有著獨到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的果戈理”。

魯迅出殯時16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肖乾,曾用名肖炳乾,1935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新聞系,後在天津、上海、香港任《大公報》記者、編輯,主要著作收入《肖乾選集》。1986年被挪威王國授予政府勳章。

聶紺弩,著名詩人、散文家,1935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說集《邂逅》。1936年2月,聶紺弩和胡風、蕭軍、蕭紅等在魯迅支持下創辦文學雜誌《海燕》。聶紺弩以雜文名世,且其舊體詩別具一格,甚獲推崇。

魯迅出殯時16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歐陽山,原名楊鳳岐,現代作家,16歲那年第一篇短篇小說《那一夜》在上海《學生雜誌》上發表,從此開始了文學創作。

周文,原名何稻玉,曾任“左聯”黨團成員,開始從事創作,他將蘇聯著名小說《毀滅》、《鐵流》改編成通俗本,得到魯迅的讚許。

魯迅出殯時16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曹白,原名劉平若,木刻家,他創作的《魯迅像》、《魯迅遇見祥林嫂》等作品準備參加全國木刻聯合展覽會時,卻被檢查人員將《魯迅像》抽出,不準參展。就是因為木刻,魯迅與曹白有了親密的交往。

蕭軍,原名劉鴻霖,著名作家,1933年,蕭軍創作完成了表現東北人民革命軍抗日鬥爭的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1935年,蕭軍在魯迅的幫助下,他的文學創作進入高產期,同時成為“左翼”的一名"主將"。 7月,《八月的鄉村》秘密自費出版,系"奴隸叢書"之一。 該作品奠定了蕭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魯迅出殯時16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在魯迅先生的靈柩去往萬國公墓的路上,上海各界人士自發前來為先生送行,隊伍綿延十幾公里。葉聖陶曾在《相濡以沫》中記載了當時的場景,“一個個自動組合的隊伍,擎起寫著標語的旗子或者橫幅,唱著當時流行的抗敵歌曲或者臨時急就的歌曲,從上海的四面八方彙集到墓地,大家動手鏟土,把蓋上‘民族魂’的旗的魯迅先生的棺材埋妥。這樣的事,上海從未有過,全中國從未有過了。”

從魯迅先生的故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凡是敢為民眾發聲的正義之士,廣大國民是不會遺忘他的。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