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降低50% 京東物流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助降本增效

“促進物流降本增效,這是提高我國綜合競爭力、助力經濟發展的大事”。近期,常務會議接連部署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高實體經濟競爭力,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過去十多年,京東物流成功打造了強有力的B2C物流體系,併成功地將物流成本(對比社會化物流)降低了50%以上,流通效率(對比社會化流通)提升了70%以上,對推動實體產業發展、偏遠地區脫貧及整個經濟效益提升方面成效顯著。

近兩年,京東物流通過開放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共享這套體系,通過規模優勢讓供應鏈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實現客戶、品牌商以及其他合作伙伴之間的多贏。

“新時代下,傳統物流企業必須深入端到端的供應鏈運營與管理,要以供應鏈服務模式形成新型組織模式,調整傳統的商業模式,對供應鏈各環節進行優化,這樣才能為用戶持續帶來價值。在這一點上,我覺得京東做得很好,今年京東明確提出把以物流為載體的供應鏈服務作為戰略重點,以智能供應鏈降低社會化的物流和流通行業成本,持續提升用戶體驗。”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趙先德教授說。

物流成本降低50% 京東物流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助降本增效

事實上,供應鏈的成熟與否決定著社會生產製造的運營成本,是實現物流業降本增效的一個重點。根據青島啤酒披露的數據顯示,自與京東展開智能供應鏈合作以來,最近半年青啤的倉儲週轉降低了27.44天,滯銷佔比持續降低,大大降低了青島啤酒的持貨成本,助力青島啤酒物流整體成本持續下降。通過京東的智能供應鏈,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很好地瞭解不同區域對於商品的需求量,從而把庫存部署到離這需求最近的倉庫,讓商品以最快的速度達到消費者手中。

“在數字化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企業需要有能夠同時充當防守角色和進攻角色的全能型供應鏈,形成可持續的供應鏈創新,為其網絡中的生態推動數以億計的運營成本優化,京東今天的供應鏈戰略體現著這樣的社會擔當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現代供應鏈之父、斯坦福大學教授李效良博士表示。

在全球供應鏈趨於一體化的背景下,京東物流正致力於搭建以中國製造通向全球,全球商品進入中國的雙通網絡,以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為藍圖,提升整個社會的供應鏈效率,節約供應鏈成本,未來無界零售第一個核心訴求就是把整個中國社會化的物流成本再降到5%以內。

物流成本降低50% 京東物流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助降本增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