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懟人都如此精彩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楚王說:“他是齊國最會說話的人,這次我要看看他怎麼應對。”

便命人在城牆的大門旁邊又開了個五尺來高的洞,請出使的他從那個小洞進去,夠損!

楚王見到他故意問:“齊國再沒有別人,才派你一個這樣的人來的嗎?”夠人傷自尊!

正好一對武士押解一名犯人從殿前經過,楚王問道:“這是個什麼人?所犯何罪?”武士回答:“齊國人,犯的是盜竊罪。”

楚王譏嘲的問:“相國,齊國人有偷東西的毛病嗎?”夠惡毒!真是舌根兒底下壓死人。

被人冒犯了,他會有怎樣的應對?

他,懟人都如此精彩

晏子使楚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他就是留下了好名的古人——晏嬰!

春秋時齊國大夫,今山東高密人,也稱晏子。其父晏弱死後,繼任齊卿,歷任靈公、莊公、景公三世。是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於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他其貌不揚,“長不滿六尺”,商代,一尺合今16.95釐米; 周代,一尺合今23.1釐米; 秦代,一尺約23.1釐米;晏子的身高為138.6釐米。但他頭腦機靈,足智多謀,能言善辯,剛正不阿。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為齊國昌盛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而,楚國人才如此這般的羞辱他。

要麼在沉默中死亡,吞下羞辱,因為沒有必要去解釋。要麼在沉默中爆發,逞一時言語之快,兩國交惡交戰。

晏子,不急不躁,不卑不亢,從容淡然的說:“我出使的是楚國,不是狗國。只有“到了“狗國”,才走狗洞。難道楚國改為狗國了?”接待的楚官員,聽他這麼一說,悻悻的,立馬請他從大門進去。

他回答楚王說:大王,我們齊國的人多極了。國都臨淄人口百萬,人們把衣袖舉起來,就可以遮住太陽;每人呼一口氣,可以呼氣為雲,人們甩掉的汗水就象下雨一樣。行人來往川流不息,摩肩接履,又怎麼能沒有人才?只是我們齊國派使節出訪很有講究,對那些精明能幹的的人,就派遣他們出使那些道德高尚的國家;對那些愚蠢無能的人,就派他們出使那些不成器的國家。大人出使大國,小人出使小國,我是最愚蠢、最無能的人,只好來楚國為使,希望大王原諒。” 他不慌不忙地話,把個打算要戲弄他的楚國君臣們,給懟的面面相覷,半天說不出話來。

他,懟人都如此精彩

晏子舌戰楚國君臣

接著他又從容不迫地說:“小臣我聽說:桔子種在淮水以南稱為桔子,甜美無比,而將其移至淮水以北,則變成了枳樹,枳樹之果,小而酸澀,苦不可食,之所以會有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實在是土地的緣故——桔生淮北則為枳的典故。這個齊國人,在齊國,並非盜賊,可是為什麼來到楚國,卻變成了盜賊呢?這是楚國使他發生了這種變化,和齊國又有什麼關係呢?難道楚國是養盜賊的地方?”

晏子以柑橘打比方,說明人在齊國好好勞動,一到楚國便做賊,使楚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楚王君臣一時無言以對,良久,楚王嘆道:“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寡人本來打算讓您在今日受辱,哪裡想到竟被您嘲笑了,這是寡人的過錯,見諒寡人吧!”於是楚王善待他,其圓滿完成了使命,回到齊國。

唯有平靜,方能讓人妥善處理任何事件!晏子的平靜,讓他妥善的處理了事件,不辱使命,且如此精彩的,將楚國君臣懟了回去。夸人,不帶一個好字,就能讓你飄進雲彩之中,北都找不到。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就讓你跌進爛泥塘,爬都爬不出來。

晏子實在是個絕代奇才,能用玩笑、諷喻、反語等人們不易想到的方式去諫諍,而這些方法往往也能取得正語所不及的效果。晏子憑自己的智慧,挫敗了有辱齊國國格和晏子人格的陰謀,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成為春秋末期著名的外交家。

做人做事,不僅要為自己留後路,更要為人留後路。楚王不知凡事留餘地,而晏子卻能雅量容人。

他,懟人都如此精彩

謹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