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杯決賽復盤:法國奪冠全靠慫!能忍才是王道

界杯決賽覆盤:法國奪冠全靠慫!能忍才是王道

法國贏在能忍得住

雖說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冷門迭出,但最終奪冠的球隊仍是實力超群的法國隊。經歷兩年前本土歐洲盃的失利之後,這支法國隊無論在心態抑或是戰術體系上都更成熟了。儘管德尚擁有多位世界頂級球星,但他此役選擇了比較穩妥的防守反擊策略。懂得揚長避短,是法國隊獲勝的關鍵原因之一。

而克羅地亞隊沒能將“黑馬”進行到底,雖運氣欠佳,但終究還是實力體現。運氣是種奢侈品,更有實力的一方才能利用和把握住。當法國隊的反擊能輕鬆打到對方三十米區域時,所謂的運氣就會逐漸向他們傾斜。表面上看克羅地亞隊控球率更高,但在如今的足球賽場,控球率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了。比如克羅地亞在握有大量球權的情況下,終結能力低效,反觀法國隊一如既往穩住了防守,這就是雙方不同比賽態勢下的實力展現。

一、 雙方首發及陣型

法國首發:1-洛裡、21-盧卡斯-埃爾南德斯、5-烏姆蒂蒂、4-瓦拉內、2-帕瓦爾、6-博格巴、13-坎特(55‘15-恩宗齊)、14-馬圖伊迪(73’12-託利索)、7-格列茲曼、10-姆巴佩、9-吉魯(81‘18-費基爾)

克羅地亞首發:23-蘇巴西奇、3-斯特里尼奇(82‘20-皮亞察)、21-維達、6-洛夫倫、2-弗爾薩利科、11-布羅佐維奇、7-拉基蒂奇、4-佩裡西奇、10-莫德里奇、18-雷比奇(71’9-克拉馬里奇)、17-曼朱基奇

界杯決賽覆盤:法國奪冠全靠慫!能忍才是王道

雙方首發及陣型

兩隊的首發都沒有任何意外,也沒有任何保留,可以說都開了“明牌”應戰。無論主力球員有小傷大傷,面對世界盃決賽,沒有任何理由退縮。克羅地亞隊雖然在訓練賽中有多名球員缺席,但此役都出現在了首發名單中。這屆世界盃對克羅地亞隊的損耗太大了,淘汰賽都經歷了加時賽,球隊積累的疲憊感完全集中體現在世界盃決賽的下半場了。

而法國隊也依舊是4-3-3陣型,由於整體側重於中後場防守,所以法國隊的陣型經常切換為5-4-1——防守時,馬圖伊迪要深度回撤與防線保持平行站位,意在使邊後衛頂出來保護肋部。而姆巴佩與格列茲曼也要內收協防,吉魯則作為單箭頭在前。

二、 克羅地亞已竭盡所能,但仍無法遏制法國隊的反擊

作為當之無愧的“黑馬”球隊,克羅地亞從小組賽頭名殺到世界盃決賽,同樣也是實力大於運氣的寫照。克羅地亞隊的真正優勢是中場,布羅佐維奇統領全局的調度、莫德里奇對於節奏的掌控、拉基蒂奇精細的串聯進攻,三人各司其職且默契十足,引領著克羅地亞隊在攻守轉換之間維持著平衡。其次,克羅地亞隊的前場三叉戟無,論佩裡西奇、曼朱基奇還是雷比奇,他們都能充當支點,都具備拿球策應的腳下功底。更重要的是,這三人比賽氣質非常出色,好似有用不完的體力。

攻守相對均衡且鬥志力頑強,是克羅地亞隊的核心競爭力。但面對陣地推進和反擊效率極高的法國隊,克羅地亞隊已竭盡所能,但仍無法阻止對方向前直至衝擊球門。

1、 意外頻發的上半場,不能僅用運氣二字概述

在開場階段,兩隊都在相互試探。於法國隊而言,他們呈現出的態勢是縮在本方半場組織防守,通過克羅地亞傳球的失誤以及自身的上搶打出快速反擊。表面上看是克羅地亞隊掌控著局勢,但這局勢卻十分危險,稍有不慎就會迅速處於下風,這就是頂尖對決。

界杯決賽覆盤:法國奪冠全靠慫!能忍才是王道

曼朱基奇烏龍

比賽第18分鐘,格列茲曼主罰右側的定位球,曼朱基奇防守時不慎打入了烏龍球,法國隊因此1-0領先。這對於克羅地亞隊來說是個意外,但深究原因也是法國實力體現。首先,我們要知道在此之前法國隊進攻機會並不多,但基本一打一個準,能迅速衝擊克羅地亞隊腹地,後者深知速度不及,只能犯規制止送給對方定位球的機會。

界杯決賽覆盤:法國奪冠全靠慫!能忍才是王道

佩裡西奇手球送點

而第二個意外,則是佩裡西奇在角球防守時用手阻擋了馬圖伊迪的頭球,裁判通過視頻回放技術後果斷判罰了點球。主罰的格列茲曼一蹴而就,再次幫助法國隊取得領先。

上半場的比賽對於克羅地亞隊來說看似意外頻發,但這也是筆者如上所說的,克羅地亞隊的局勢並不穩固。其次,開場階段法國隊有意降低控球,一方面節省體力留力反擊,另一方面吸引克羅地亞隊陣型前提,而姆巴佩則找準防守弱側準備反擊。值得一提的是,博格巴作為法國隊攻守轉換的樞紐,他狀態非常出色,能迅速引導法國隊展開反擊。

2、 三叉戟壓制法國防線收穫紅利,但疲於防守導致陣型失衡

界杯決賽覆盤:法國奪冠全靠慫!能忍才是王道

克羅地亞隊三叉戟壓制住了法國防線

克羅地亞隊的進攻沒有那麼複雜,基於佩裡西奇、曼朱基奇以及雷比奇都具備出色的接應和拿球能力,所以他們三人也經常換位。在進攻上,克羅地亞隊主要抓的是法國隊防線四人之間的空檔區域。如上圖所示,克羅地亞隊三叉戟有層次感的埋伏在法國隊的防線之間,通過拉基蒂奇精準的傳球不斷給法國隊製造威脅。

界杯決賽覆盤:法國奪冠全靠慫!能忍才是王道

佩裡西奇進球

而克羅地亞隊在上半場扳平比分的進球,是他們在定位球進攻中體格優勢的集中體現。如上圖所示,莫德里奇主罰定位球,克羅地亞隊在法國隊禁區內多人頭球擺渡,最後佩裡西奇完成了高質量射門。

但隨著比賽時間的推移,克羅地亞隊顯然出現了體力不支的問題。與此同時法國隊對提速加強了反擊質量,克羅地亞只能將精力更多集中在防守上,已經無心更細緻的梳理進攻了。從雙方的實力差距以及體能狀況來看,克羅地亞隊必須要搶開局,要先進球,否則在比賽後期就會成為“待宰的羔羊”,而事實也的確如此。

三、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法國隊的奪冠始於隱忍

《孫子·軍爭》中曾有一言“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此話的意思是善於用兵之人,總是避開敵人初來時的氣勢,等敵人疲憊時再狠狠打擊。足球雖不同於戰場,但其中所蘊含的戰術思路是相類似的。如今此言用在法國隊身上,再合適不過。

1、實力強大的法國為何選擇防守反擊?

從4-3阿根廷、2-0烏拉圭、1-0比利時三役來看,法國隊無一例外的選擇了防守反擊的思路,這與他們在兩年前歐洲盃大有不同。為何德尚會這樣安排呢?其一是法國隊並不擅長玩控球,球員的腳下技術並不比德國、西班牙人出色,其次法國隊這些球員所在的俱樂部也都不是以控球戰術為主的。其二是法國隊如今擁有了姆巴佩這位頂尖的邊路突擊手,可以在反擊時迅速發揮他的作戰能力。其三則是防守在大賽中的重要性——德國的出局,正是他們忽視了中場硬度以及防線的協作能力而過於迷戀傳控所致。

法國隊在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漸入佳境,彼此之間越來越默契,比如當盧卡斯-埃爾南德斯壓上時,馬圖伊迪會不自覺地補位。比如坎特協防保護邊路時,博格巴也會在中路頂出來。法國隊的防守能力,是嚴重被低估的。要知道,之前的兩場淘汰賽,法國隊領先烏拉圭、比利時後都選擇了低位防守保住優勢,而他們都做到了。

2、 法國隊擊敗克羅地亞奪冠,始於隱忍

兩年前的歐洲盃決賽,法國隊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仍然被葡萄牙爆冷奪冠。我們並不能說那支葡萄牙隊實力比法國隊更強,何況C羅缺席更是實力受損。輸球的原因之一是法國隊太自信了,使他們放鬆了警惕。

此次世界盃決賽,面對與葡萄牙晉級之路類似的克羅地亞隊,法國隊選擇了隱忍。他們能放低姿態耐心防守,這是關鍵。

如果說上半場法國隊還有所保留,那麼在下半場進攻有了明顯提速之後,克羅地亞隊完全抵擋不住了。

界杯決賽覆盤:法國奪冠全靠慫!能忍才是王道

克羅地亞隊的防守問題

如上圖所示,當克羅地亞在由攻轉守時,只有5人及時回位,這是遠遠不夠的。尤其布羅佐維奇覆蓋面積有限,法國隊的進攻可以很輕易轉換為射門。

界杯決賽覆盤:法國奪冠全靠慫!能忍才是王道

博格巴進球

界杯決賽覆盤:法國奪冠全靠慫!能忍才是王道

姆巴佩進球

比賽的轉折點在60分鐘-70分鐘之間,這恰好是法國隊集中發力的階段。博格巴和姆巴佩先後進球鎖定了勝局,克羅地亞隊在體能瓶頸之下已經毫無還手之力。事實上,從那時起,比賽就已提前結束了。當然,洛裡的失誤是個小插曲,也側面看出曼朱基奇這名球員的鬥志力。

法國隊作為32支球隊裡紙面實力最強的隊伍,奪冠也是當之無愧。而克羅地亞也雖敗猶榮,他們已經創造了歷史。只不過這支法國隊很難有球隊能真正攻下,這會是他們開闢王朝的第一座獎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