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扮香客,盜竊寺廟「功德箱」香油錢,盜走5000餘元

●樂小麗羅蘭

因沒錢花,3名男子假扮香客,盯上了寺廟的“功德箱”,半年多時間“光顧”多家寺廟,共盜走5000餘元“香油錢”。近日,沙縣法院審理了這起盜竊案,3名被告分別被依法判刑。

誰動了“香油錢”?

今年年初,沙縣某寺廟的管理人員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來拜訪的香客不少,功德箱裡的錢卻比往常少了許多。

“平常也沒人動功德箱,怎麼錢少這麼多?難道是被菩薩拿去用了?”寺廟管理員疑惑道。

由於功德箱內大都是零錢,數額不多,管理員幾天才整理一次,也不清楚箱內到底有多少錢。

菩薩動錢是不可能的。為了查明真相,管理員調取了監控,沒想到還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這不翼而飛的錢是被人偷走的。

1月25日下午,管理員撥打了報警電話。

接到報案後,民警火速趕到現場。經偵查後發現,偷香油錢的3人,原來都是有案底的範某、林某和虞某。

範某、林某、虞某都是南平建陽人,3人均有犯罪前科。其中範某、虞某曾因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林某因毆打他人被處以行政拘留。出獄後,他們不思悔改,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因手頭緊,決定“重操舊業”幹起偷盜的事。

範某之前曾在多家寺廟盜竊功德箱內財物多次,可謂“經驗豐富”。因盜竊的金額不大,很多寺廟沒有察覺,他便屢屢作案,屢屢得手。

3人分工合作,因範某對盜取功德箱之事“輕車熟路”,便負責潛入殿內從功德箱偷錢,林某給範某打掩護,虞某負責望風。

確定四下無人之後,範某從揹包裡掏出手電筒,查看公德箱內有無現金,確定有錢,再將自制的“法寶”——兩面均粘上雙面膠的鐵片伸入箱內,最後把粘滿錢的鐵片從從功德箱細窄的塞錢口拖出來。

由於功德箱裡大都是1元、5元的零錢,甚至還有5毛和1元的硬幣,範某“粘”出來的錢包裡裝不下,就用線把兩隻袖子的袖口紮起來,把錢塞進袖子裡帶走。

據範某交代,當天他們從該寺院盜走現金166元。

“故伎重演”難逃法網

100多元錢,遠無法滿足3人的需求,僅1月25日一天,範某3人就分別在4座寺廟裡進行盜竊。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當天下午,3人在沙縣盜竊之後又前往三明某寺廟,就在他們故伎重演時,被趕來的沙縣公安民警抓個正著。

調查後得知,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間,3人以同樣的方式,先後在沙縣、武夷山市、三明市區等地的9所寺廟中對功德箱進行盜竊,一共盜走“香火錢”5000餘元。

經沙縣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範某、虞某、林某以共同非法佔有為目的,採取秘密手段,多次盜竊他人財物。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3名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盜竊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判決3人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到7個月不等,並處罰金。

提醒: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盜竊是違法的行為,法律對違法的行為絕不姑息,千萬別為了蠅頭小利鋌而走險。另外,寺廟應注意加強財物方面的安全防範,除“人防”外,應儘量做好“機防”工作,尤其是視頻監控設備的配置。這不僅僅針對功德箱偷盜,也有助於及時發現寺廟內火災等其他安全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