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離職去賣鹹菜,小作坊變大工廠年賺500萬

1978年出生的康劍超,文質彬彬,帶一副深度眼睛。他從長沙外國語學院畢業後,做過三年教師,後辭職在廣州務工,從事生產管理,培訓以及營銷等工作。康劍超逢年過節回家,母親總會裝滿幾大瓶酸甜鹽菜、香辣豆鼓、酸辣蘿蔔條、白辣椒等酸菜帶回廣州。

一到公司,這些鄉里小菜就會被同事和老鄉〝搶吃一空〞,吃完後大家都讚不絕口。這些家鄉不起眼的小菜,讓康劍超想到 “老乾媽”那個品牌,思索裡面蘊含的巨大商機。2011年,康劍超進入廣州某高端連鎖進口肉類食品有限公司工作,職業讓他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和食品質量問題。

“打工仔”离职去卖咸菜,小作坊变大工厂年赚500万

當新聞媒體不斷出現地溝油、注水肉、假羊肉等系列食品安全報道後,他心底就有萌生一個夢想:回家鄉創業幹一翻事業,利用家鄉毫無汙染的自然資源,創建一個安全食品品牌,做放心食品和良心食品。

2013年,康劍超辭掉廣州的工作,回鄉創業,在群山環抱、空氣清新的苦竹山村,成立了集綠色蔬菜種植、加工、運輸以及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小康綠色蔬菜種植加工專業合作社,主營酸菜泡菜系列、乾製蔬菜系列、罈子菜系列、山野菜系列等。好的產品必須有好的原材料。

“打工仔”离职去卖咸菜,小作坊变大工厂年赚500万

康劍超在不同季節、不同時段組織勞力播種、施肥、管理、採摘,把好每一個生產環節,確保蔬菜綠色環保無公害,為做美味可口的酸菜、泡菜、醃菜提供原材料。通過一年多的努力,經工商、環保、質量技術監督局等部門審批,康劍超註冊了“酸得樂”商標,精選上乘綠色蔬菜原料,採用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經乳酸自然發酵,生產泡菜、醃菜系列,經真空包裝,檢驗合格後後投入市場。目前合作社已投資40餘萬元,開發了香辣鹽菜、酸辣白辣椒、壇香酸菜、貢品豆鼓、脆嫩泡豆角、酸辣蘿蔔條等“酸得樂”品牌系列產品,接下來要重點開發山野菜系列四五款拳頭產品。

“打工仔”离职去卖咸菜,小作坊变大工厂年赚500万

產品已銷往周邊各大城鎮的超市和農貿市場,成了家庭、旅遊、超市和送禮首選的地方土特產品,銷路看好。

如今他的鹹菜達到年產1000噸綠色蔬菜深加工規模,年入500多萬。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