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醫生都愛寫「天書」

为什么医生都爱写“天书”

为什么医生都爱写“天书”

“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我曾經拿著病歷在朋友圈問這個問題,並附上一份某三甲大醫院醫生開的病歷。病歷上短短數行不超過50字,時而連綿飄逸如雲霧繚繞,時而跌宕起伏像奔蛇走馬,偶爾還出現幾個既不像漢字也不像英文的符號。果然,收到的18個回答中,只有一個人說看懂了幾個詞,其他人一致表示只認得出日期。 醫生愛寫狂草甚至自古已是如此。

为什么医生都爱写“天书”

那麼,為什麼自古至今的醫生都愛寫“天書”?

由於回答人的立場不同,歸結下來無非以下兩種回答:醫生的自我辯護和外人“戴著有色眼鏡”陰謀論式的猜測。

为什么医生都爱写“天书”

“太忙了,一不小心就成了狂草書法家。”這種理由是最常見的,聽上去也合情合理。一份完整的病歷要包括幾部分:主訴,即病人為什麼要到醫院看病,其感受到的症狀;病人現病史,過往病史;體檢;輔助檢查結果;初步診斷;治療意見,包括需要病人去做的檢查,用藥;最後是醫生簽名。

醫生業務繁忙,常忙到喝水都沒時間,把病人看好看完才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如果一筆一畫寫病歷, 病歷是寫漂亮了,看不完病人咋辦? 有個醫生朋友拿自己舉例,他之前在公立醫院,一天看四五十個病人,從問診到開完病歷,每個病人最多 10分鐘,飛一般的速度也只能飛一 般地寫字。後來,他跳槽到了私立醫院,一個病人可以看半個小時,他寫的病歷就多是楷體字,有完整的主訴、病史、檢查、診斷、治療意見五大結構,全文可達200字。

为什么医生都爱写“天书”

“同行能看懂就行,外行或病人沒必要看懂。”

醫生裡有一種意見是,病歷只是一個就診資料,其實它的主要讀者不是病人,而是護士、 藥師或為下次複診時的醫生。至於醫生跟患者之間的溝通,多以面對面講述為主。

因為是寫給同行看的,所以病歷裡常會雜有大量專業術語和拉丁文簡寫,有時普通人即使看懂了每一個字,但也看不懂意思,於是問題更多了……這種情況下,醫生是不厭其煩地無視後面排隊的病人詳細解釋呢,還是選擇另一種更省時省力的辦法?

但在不少普通人看來,“天書”限制了病人的知情權,除了他的主治醫生、護士、藥師,他自己其實更有權利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也有權利瞭解醫生的診斷、做了什麼治療。於是,不可避免地對“天書”吐槽越來越多,由此衍生出各種“陰謀論”猜想。

为什么医生都爱写“天书”

“保護醫生的獨門秘方。”這是最常見的“陰暗”猜測:由於醫生沒法為自己治療某種疾病的專長申請專利,所以“天書”的病歷可以設置天然的技術壁壘,壟斷、保護醫生的獨門秘方。如果沒有“天書”,隨便來個阿貓阿狗花5元錢掛號費就能偷學到了,以後還能再保持獨此一家嗎?

“發生醫療糾紛時自我保護。”鑑於現在的醫療糾紛比較多,有人猜測,萬一發生了醫療事故,病歷本的記錄就是判斷醫生對患者的診療 是否有錯的重要證據,而別人看不懂的“天書”病歷可以讓醫生自圓其說,使有關部門難以鑑定醫生是否有誤診。

为什么医生都爱写“天书”

其實,醫生的“天書”頻頻被吐槽,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數字化辦公的年代,打字越來越快,寫字越來越醜。除了學生之外,普通人生活中接觸到的手書已經很少了,對筆跡的判別能力越來越低,看普通的手書也會越來越難,更何況是看有各種醫學專用術語門檻的在極短時間內寫就的病歷。

另一個角度來看,按這個信息化的趨勢,也許有朝一日手寫文字都要進博物館,各人家中的病歷就是珍貴的史前遺物、時代的見證,好好保管哦。

为什么医生都爱写“天书”为什么医生都爱写“天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