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長寧記憶:童年的遊戲

老长宁记忆:童年的游戏

童年的弄堂是孩子們的天下。下午放學後,是弄堂遊戲最活躍的時刻,縱橫交錯的弄堂充滿了我們的嬉笑聲。

男孩子們常“白相”打彈子,刮刮片,扯鈴,放風箏,滾鐵圈,拗手勁,抽“賤骨頭”(陀螺),盯橄欖核,鬥雞和官兵捉強盜。

女孩子們多玩跳繩子,踢毽子,造房子,跳綁綁,跳橡皮筋和老鷹捉小雞,豐富多彩的弄堂遊戲,滋潤著我們的閒暇時光。

老长宁记忆:童年的游戏

幾乎每個男生的書包裡總有幾粒玻璃彈子,我的幾粒漂亮五花彈是偷了父親幾根“勞動牌”香菸跑到華陽路上玻璃瓶一廠的車間門口與工人換來的。鐵彈子是從修車攤上撿來的,是師傅修“黃魚車”上換下來的軸承珠子。

老长宁记忆:童年的游戏

我們三五個小夥伴躲到弄堂的角落,用粉筆在地上畫一個圈,在圈子裡打彈子,一隻手撐地,另一隻手貼地,手心朝上,用拇指和食指掐住彈子,然後連擠帶撥,將它彈出去。要把對方的彈子打出圈,自己留在圈內才算贏。有時也會在爛泥地上戳一個洞,看誰率先將彈子打進洞裡。

贏的東西有時是一粒彈子,一張刮片或一隻橄欖核子。打彈子也有技巧,發力太輕,彈子沒有威力將小夥伴的彈子打出去或自己的彈子進不了洞,太重了,則自己的彈子也打到圈外去了。我常常贏得褲袋墜墜的,聲名遠揚,前後弄堂的“高手”都來找我比試,碰到“結棍”的“高手”,我一褲袋的彈子輸的精光。

老长宁记忆:童年的游戏

踢毽子是弄堂女孩喜歡的遊戲,為了省錢,姐在家裡自己動手做毽子的情景至今都清晰可憶。

姐用布把一個銅錢包紮好,找一截塑料軟管,拿線縫好,做毽子的底部,再把雞毛插在軟管裡,一隻毽子做好了。

踢毽子,有一個人連續踢幾十個上百個不乏其人,也有二、三個小姑娘踢來踢去踢出“花頭”來的,她們用腳、膝、肘、頭頂等部位踢出花樣,讓毽子圍繞身體四周上下、左右、前後亂飛,這時的毽子恰似一隻插翅難飛的小鳥,鮮活靈動,纏繞在她們身旁嬉戲。

老长宁记忆:童年的游戏

六、七十年代,弄堂人家都比較拮据,有的小姑娘買不起

橡皮筋,她父親就用壞的自行車內胎剪成一隻只的小圈連接起來當做橡皮筋,那車胎圈硬度大,彈性差,但耐跳。小姑娘把“橡皮筋”兩端固定在二隻骨牌凳上一個人獨跳,也蠻自得其樂的。

更多時候,是有兩個小姑娘拉著四、五米長的橡皮筋,其他小姑娘排著跳,只見開頭的小姑娘跳拉著橡皮筋上作垂件的幾個小鐵環,一個反彈,旋即出腳勾住了橡皮筋,上下彈跳,正腳,勾腳,左右開弓,嘴裡哼著兒歌:“十二,十二,小鈴鐺,戰鬥英雄黃繼光,黃繼光,邱少雲,他們犧牲為革命,兜兜拉少,米拉少”,跳完,拉著橡皮筋的小姑娘已把橡皮筋舉過了頭頂,又一輪比賽難度增加了。

老长宁记忆:童年的游戏

有時,我也會去幫小姑娘們去拉橡皮筋,看到不肯給我抄作業的小姑娘跳過來,故意把橡皮筋拉的高高的,讓她腳夠不到橡皮筋而出她的“洋相”,看到與我講得來的小姑娘跳高難度的動作,我卻把橡皮筋故意放低。惹得其他小姑娘紛紛圍攻我,讓我下了崗。

那時的同學又是鄰居,每天上學都是搭著肩胛一起走的,放學也結伴而回。當我們手臂上剛長了一點點肌肉,便拖來一隻方凳子,擺開架勢拗起手勁來。兩個小夥伴以單手相握,肘部支撐於方凳上,將對方扳倒者為勝。

拗手勁看似有點蠻力,實有竅門,在“裁判”一聲令下時,誰先搶得手腕就贏得主動權,加以臂力,肩力將對方手臂壓下。有時,我與同學比賽時,左手會偷偷抓住凳腳借力,一不小心將方凳子絆倒,弄得人仰馬翻的,後來,以示公允,為防止作弊,“裁判”令雙方左手高高舉起,遇上雙方臂力不相上下時,兩個小夥伴臉漲得通紅,有人在旁哈一方的“癢西西”,“撲通”,一方倒下了,小夥伴們都笑得齜牙咧嘴的。

弄堂裡有個男女小孩都喜歡玩的跳繃繃

的遊戲。

一個人用線繩串在手指上,形成一個花樣,另一個人從其手上將線繩“挑”過去,又翻出另外一種圖案,兩個人一來一去,靈巧的小手在縱橫交錯的繃線中來回穿梭,繃出不同的造型,誰接不下去就算誰輸了。

老长宁记忆:童年的游戏

在狹小熱鬧的弄堂裡,我尤愛抽自己動手做的“賤骨頭”(陀螺)。我鋸下一段圓木,削成圓錐體,錐尖處嵌進一粒自行車軸承上的小鋼珠,起到旋轉時圓潤耐磨效果,因為“賤骨頭”旋轉起來後,為了不致其停下,總要用繩子不斷抽打才行,“賤骨頭”由此得名。

有時,弄堂裡幾個孩子一起玩,用粉筆畫一個圈,在圈中還用自己旋轉的“賤骨頭”去撞對方的“賤骨頭”,誰的賤骨頭先出圈即輸,最後者為勝。別小看抽“賤骨頭”,頗有技巧了,抽太重了容易一鞭子將其抽死,太輕了,轉不起來,抽的過程中還要用鞭子為“賤骨頭”把方向呢。

老长宁记忆:童年的游戏

跳繩是一項體育運動,也是弄堂女孩樂玩的遊戲。跳繩的繩子有草繩、麻繩、布繩,跳的動作有雙腳跳,單腳跳,也有的叫踏水車跳,雙手絞花跳。

我經常與另一個男孩站在繩的兩頭幫她們揮繩子,把繩子揮成橢圓形,小姑娘們趁繩子近地時一個接一個跳過去,不能踩到繩子或讓繩子絆倒身體,否則只能去揮繩子了,有的小姑娘跳繩是弄堂“一枝花”,一口氣可跳一、二百個,有時雙腳一起跳,手裡的繩子卻甩了二、三圈,直跳的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弄堂的男孩子們則熱衷於扯鈴(空竹)。我沒錢買鈴,只好趁鄰家小孩扯累了,借來扯上一會,那扯鈴在空中發出的“昂昂昂”的響聲,煞是好聽。扯鈴“高手”還會把旋轉的響鈴拋向空中再穩穩的接住繼續扯下去,令我十分羨慕。手癢得很,突發奇想地拿出了自家的鋼精鍋子蓋頭,兩根筷子繫上一根納鞋線,套在鍋蓋黑的蓋頭上照樣扯起來,在眾多的扯鈴小孩中也算是獨樹一幟,扯得性起,我也學著人家的樣子,把鍋蓋子拋向空中,卻沒有接住,鍋蓋摔出了一個大“癟塘”,燒飯也蓋不住了,被母親一把筷子打在頭上。

“老鷹捉小雞”是弄堂孩子的集體遊戲,一幫小孩排成一隊,都抓著前面人的衣服,第一個人扮母雞,可以張開雙手,阻擋老鷹的進攻,而常扮老鷹的我,經常虛晃一槍,去抓“母雞”後面的最後一隻“小雞”,小雞們又喊又叫,母雞常常累得暈頭轉向。

老长宁记忆:童年的游戏

兒時,我特別喜歡在陰溝洞上與人盯橄欖核子。為此,沒少挨母親的責罵和“竹筍烤肉”。因為盯的橄欖核子是人家吃橄欖吐出的核子,我去把他撿回去作為玩的東西。

在陰溝洞上,我兩隻手指捏著橄欖核,一隻眼睛睜,一隻眼睛閉,來瞄準地上的橄欖核,誰的橄欖核被對方盯出陰溝洞蓋子,盯到人就贏到那枚橄欖核。一時間,我父親扔掉的那隻飯盒裡全是我贏來的橄欖核子,我開心啊,可母親在幫父親準備帶至廠內吃的午飯時,竟拿錯了飯盒,我的橄欖核子全“曝光”了,作孽啊,橄欖核子全都被母親倒進了陰溝洞裡,我欲哭無淚,可又敢怒不敢言。

童年,是人生中最愜意的時光。弄堂遊戲流淌著我們純真的笑容,陪伴著我們的成長,它帶給我們簡單而淳樸的快樂,我們童年的記憶和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