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慶祝無意義的生活

散文:慶祝無意義的生活

我去外地,正好碰上一個關於文學與人生的交流會,一個不那麼出名的作者在臺上說,自己從教師崗位退休之後,在寫小說,已經寫了百萬字,雖然發表得很少,卻依然在寫。臺下一個觀眾起立說,你有不錯的文筆,退休之後,為什麼不寫教材,一方面可以傳授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得到可觀的報酬,比寫小說有意義多了。他說得情緒激昂,許多人也紛紛贊同。可那個作者卻淡淡地說:我可能並不在意我所做的事有沒有意義。現場的氣氛頓時顯得有些尷尬。

米蘭·昆德拉出版了一本最新的小說集叫《慶祝無意義》,裡面阿蘭、拉蒙、夏爾、凱列班這四個主角輪番登場,出現了許多好玩的故事,比如斯大林24只鷓鴣的玩笑,尿急的蘇維埃傀儡主席,自殺未遂卻殺人的母親等。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無意義是智慧的鑰匙,是好心情的鑰匙。因為你實在看不出他們在做什麼以及他們做什麼的意義,他們只不過是一群生活在平凡世界裡做著平凡事的平凡人,但能感受到生活對他們的饋贈——包括情感的體驗、社會的感悟以及世間的苦甜。許多人說這文章荒誕、凌亂,可我覺得從生活平庸的本質看,卻是一本難得的表達‌‌“無聊‌‌”的好書。

大多數人很喜歡用‌‌“結果‌‌”來判斷一件事情的好壞,似乎遂了心願,達到預期,或是產生效益,有了影響,便是勝利。而反之,平淡無奇,看不到喜悅的,便是失敗。成王敗寇的心態,讓我們在面對過程的時候總是患得患失,唯恐一點點失誤,讓自己前功盡棄。

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是‌‌“隨性而為‌‌”,每一種隨性而為的人生都是值得鼓掌的。那年,有個朋友去了一趟廈門旅行之後,把原來的看似穩定的工作給辭了,開始學做咖啡。這聽起來也不算是新鮮事,卻是真真實實第一次離我如此之近。她父母的態度讓人欽佩,舉雙手贊成,倒是周圍的朋友,總是問她,這麼好的前途怎麼就放棄了?開咖啡店以後虧本了怎麼辦?為什麼要辭掉那麼好的工作去做這樣的事?她說,實在是厭煩了這些問題,不過是因為自己的選擇而做了選擇的事,真是解答不了他們的疑問。她由著自己,成了咖啡師,也開了咖啡店,過著飽足的生活,每天都是高高興興的樣子。後來,有人問她,如果不辭掉工作,或許現在已經混到高層了,你會不會有點遺憾?她倒也坦然,或許我註定要平凡地、愉快地過一生。

我們常說,要學會欣賞沿途的風景。有多少人卻匆忙奔到終點,又來不及回頭。人生的千變萬化,所有的偶然因素都可能讓你全線崩潰,或衝至頂峰。中國人很喜歡說一個詞語叫‌‌“績效‌‌”,工作可以績效,但生活不可以。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中,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步在哪裡。

我想起一句話,讀無用的書,學無用的知識,過無意義的生活。不必羞澀於任何一段光景裡你的心情,哪怕再離奇,都是難能可貴的。因為活著,就是平凡人做平凡事,結局呢,有意義最好,無意義也開懷慶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