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漳同城大道:「民生大道」聯廈漳

厦漳同城大道:“民生大道”联厦漳

空中俯瞰廈漳同城大道。 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通訊員 莊丁 林龍聞 攝

東南網7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通訊員 莊丁 林龍聞 文/圖)

作為區域協作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廈漳同城大道分三期施工,全線採用全互通、全立交模式,按一級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第一、二期工程均已交工驗收,三期工程主線將在今年10月左右建成。項目通車後,漳州和廈門可實現半小時互通,真正實現“廈漳同城”——

7月5日,廈漳同城大道最後一根樁澆築完成,標誌著整個項目的樁基工程全部完工。

廈漳同城大道共有特大橋3座、中橋2座、輔道中橋4座、匝道橋10座,全線共完成1067根樁基,樁長最短11米、最長88米。自2015年樁基施工以來,項目部採取多項靈活措施,克服諸多困難,優化項目管理,最終順利完成樁基工程施工任務。

據悉,該項目分三期施工,全線採用全互通、全立交模式,按一級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第一、二期工程均已交工驗收,三期工程主線將在今年10月左右建成。項目通車後,漳州和廈門可實現半小時互通,真正實現“廈漳同城”。

同飲一江水,共處廈門灣。漳州與廈門,擁有人緣、地緣、文緣等密切關係。近年來,漳州以同城化為引擎,主動向廈門學習,著力用天時、揚地利、促人和,積極推進廈漳泉黨政聯席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全方位促進廈漳同城化深度融合。

先徵民心後徵地

“項目建設多虧有掛職幹部陳志強的鼎力支持,我們開展工作順利多了。”廈漳同城大道項目部副書記張念斌說。

如今,完成徵遷任務後,掛職幹部陳志強已回到原工作崗位。

“徵遷工作雖繁瑣,但掌握了訣竅,把前期宣傳引導做好,就順利得多。”陳志強說。

為了讓群眾心甘情願拆遷,他經常與徵遷組同志一起,利用中午、晚上時間到被徵遷戶家中宣傳建設同城大道的重要性及目的意義,講解安置補償方案,分析廈漳同城大道給今後發展生活帶來的好處,幫助群眾算經濟賬、政策賬、發展賬,消除他們的思想顧慮。

儘管前期下足了功夫,但徵遷工作還是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村民郭永全起初堅持徵遷賠償價款不鬆口,他同徵遷組人員與村幹部對其做思想工作百餘次。

同時,他還讓郭永全的親戚朋友幫忙進行思想動員。最後,郭永全總算理解了政府做這項徵遷工作的用意、誠意和善意,簽下徵遷協議。

據介紹,為了建設好廈漳同城大道,漳州堅持先徵民心後徵地,做深做細群眾思想工作,營造出群眾認識徵遷、理解徵遷、支持徵遷的和諧氛圍。指揮部始終堅持站在群眾的角度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真正為群眾著想。

克服諸多技術難題

近日,廈漳同城大道控制性工程——沙洲島特大橋建成後開始亮燈,絢麗的燈光照耀九龍江。

據瞭解,已具備通車條件的沙洲島特大橋,全長3.12公里,主橋設計為“斜塔+超寬混合梁+扭背索”的組合結構形式,為省內首次應用,被國家交通運輸部列為世界單幅最寬(47米)的鋼箱梁斜拉橋。

談起大橋施工,建設者感慨不已。“我們天天都要跟鋼筋、鋼絞線打交道,施工環境起碼在40℃以上。”一位皮膚曬得黝黑的工友說。

沙洲島特大橋項目位於九龍江下游,主要包括北溪引橋、北溪主橋、沙洲島互通立交、西溪主橋、西溪引橋等部分,全程橋樑佔比98%以上。項目業主單位工程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項目具有工程規模大、橋樑形式多、主橋結構形式新穎獨特、地形地質條件複雜、施工難度較大等特點。

“北溪主橋和西溪主橋是項目施工重點。”項目負責人表示,除了雨水高溫,項目建設還要克服諸多技術難題。“北溪主橋為水仙花造型拱形連續箱梁,西溪主橋為主塔高134米的揚帆型扭背索斜塔斜拉橋,深水基礎、獨柱式斜塔、鋼混結合段、鋼箱梁吊裝等均存在不同的施工難度。特別在前期施工便道沒有打通的情況下,所有設備材料都是通過水上運來的。”

秉承快捷環保理念

“廈漳同城大道是區域協作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要把道路建設成聯繫廈漳兩地最便捷的民生大道。”廈漳同城大道指揮部負責人如是說。

“項目光設計論證,就花了兩年時間。”指揮部負責人介紹說,廈漳同城大道建設秉承快捷環保理念,除起到319國道改線、減輕市區交通壓力的作用外,還發揮休閒旅遊功能。“它將沿途的白礁慈濟宮、天一總局、林氏義莊等歷史文化景點如串珍珠般串聯起來,臺商投資區段還將建設一座郊野公園,屆時市民可體驗到‘車在路上走,人在景中游’的別樣風情。”

“廈漳同城大道建成後,漳州臺商投資區的優勢將更加凸顯!”漳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書記蔡麗芬說,這將是一條集交通、旅遊、休閒、景觀於一體的現代化城市快速路,將充分展現“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獨特魅力,成為未來漳州的重要城市入口、景觀大道和標誌性建築,助推臺商區乃至漳州市加快融入廈漳泉同城化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