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印製作的由來

國家大印製作的由來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周恩來同志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第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叔通同志。當他仔細端詳了一枚鐫刻得嚴肅莊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印鑑時,十分高興地連聲說道:“刻得好,刻得好”;但不知這國印出自那位制印名家之手?這是一位苦力鐫刻而成的!“陳老笑道。”苦力“?周恩來詫異了。”是的,苦力,一名黃包車伕!“在政協籌備期間,周恩來委託陳叔通請制印家制作一枚國印。陳返回上海後,即向杭州西冷印社創始人王福廠說明了意圖,王向陳推薦了自己的徒弟頓力夫。頓力夫原是王家車伕兼雜役。原來頓力夫在拉黃包車之餘,一有空就潛心鑽研王福廠的印鎬,悄悄學刻,從此,王破例收了頓力夫為徒弟。

王福廠把力夫推薦給陳叔通後,陳老把周恩來要求的規格、字體和具體事項告訴了頓力夫,一晃一個月過去了,當頓力夫把刻好的大印交給陳老時,陳老一看,果然鐫刻十分精湛。當週恩來握著這枚出自一位普通勞動者之手的國印、意味深長地說:”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正是由千千萬萬個苦力拓鑿而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