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四大攻略」打造人才匯聚「強磁場」

近兩年,巴林左旗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黨管人才,不斷創新工作方法,豐富工作載體,實現人才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全旗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支撐保障作用,形成了匯聚人才的“強磁場”。

下好部署“先手棋”,構築人才工作新格局

全面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旗委牽頭調整充實了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對人才培養、引進工作進行部署、調度。建立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型人才、農村牧區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金融人才、旅遊文化產業人才、法治人才9類人才庫,健全完善了《巴林左旗黨管人才工作實施意見》,對9類人才培養工作進行了系統指導。將黨組(黨委)書記抓人才工作作為領導班子工作實際考核的重要內容,形成了旗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奏好培訓“協奏曲”,搭建人才成長新平臺

實施“1661”人才培養計劃,以“點題、領題、破題、評題”為主要內容的“四題工作法”為核心,從後備幹部中選優成立6個課題組,圍繞文化旅遊、鄉村振興、生態保護、風險防範、特色產業等6大課題深入調研,逐步培養一支政治意識強、實踐本領高、創新能力佳的青年幹部隊伍。持續開設“上京幹部論壇”“雙休日講座”等培訓,進一步豐富培訓形式,年初以來,組織各類培訓21次,培訓人數7000餘人次。圍繞全旗中心工作,打造了柴達木設施農業、十三敖包笤帚苗加工、隆昌鎮專業養殖等農村牧區實用人才培養和實訓基地,湧現出了笤帚苗產業帶頭人孫術才、設施農業致富帶頭人韓豔慧、養牛產業帶頭人布和、藥材種植致富帶頭人孫繼海等一批本土人才。

打好選派“組合拳”,展現人才強旗新作為

圍繞脫貧攻堅這一核心工作,精心選派810名扶貧幹部隊伍駐村開展幫扶工作,其中選派42名“扶貧專幹”牽頭把好扶貧方向,78名工作隊長、164名“第一書記”帶頭貫徹扶貧政策、155名脫產駐村幹部和371名蘇木鄉鎮包村幹部。他們抓產業、推進造血扶貧,謀黨建、突出核心引領,重宣講、增強內生動力。同時,探索推進選派扶貧幹部全程培養紀實制度,建立健全幫扶幹部跟蹤培養和提拔任用機制,形成在基層一線中鍛鍊幹部、使用幹部的用人導向。目前,全旗已陸續提拔使用扶貧幹部40人。

用好宣傳“擴音器”,營造人才發展新環境

為進一步加大人才宣傳力度,營造良好人才氛圍,左旗實施“四個一”人才宣傳活動。撰寫《扶貧專幹的一天》系列宣傳報道,選取扶貧工作典型代表,真實記錄扶貧專幹一天的工作,使更多的人瞭解扶貧、參與扶貧。比一場技能大賽,選取不同的產業,組織各地區開展產業技能大賽,通過大賽凝聚人心,發現專業人才。舉辦了“上京歸雁講座”,邀請左旗籍創業成功人士做創業經驗分享,組織全旗各行各業帶頭人、致富能手、青年創業人才參加,吸引更多的左旗人才返鄉創業,同時激發各類人才“雙創”熱情。開設專題模塊,在“智慧黨建”平臺開設“智匯上京”人才培養和宣傳模塊,大力宣傳左旗各類人才政策,在全旗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愛才惜才的良好氛圍。

從“四題工作法”後備幹部培養機制到“上京幹部論壇”科級幹部培養平臺,從扶貧專幹選派到“四個一”人才宣傳活動,巴林左旗不斷在探索,在人才工作的道路上留下了一個個鏗鏘足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