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貧困戶當上扶貧廠長

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通訊員齊國強 吳進良/文圖

新野:貧困戶當上扶貧廠長

在新野縣“南陽艾灸藥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新野分公司的醫藥加工廠裡,33歲的廠長趙行(航),忙前跑後,一邊檢驗產品質量,一邊指導23個貧困人員,加工生產優質產品。

趙行是新野縣上港鄉王白村的精準貧困戶。父母久病纏身,負債沉重,弟妹年齡小,需要撫養。趙行忍痛割愛,打消報考大學的念頭,挑起了家庭的大山。

為了養家餬口,他只好在家門口工業園區一家醫藥加工廠裡打工,照料父母,耕種責任田,讓弟妹能夠讀書。

在貧困面前,趙行並不氣餒,他勇敢地與貧困抗爭著,在工廠裡勤奮苦幹,善於鑽研,歷時十年,由一名普通的打工仔兒蝶變為技術員,工資由2800元遞增到4500元。然而家庭的貧困帽子,仍然壓在他的頭上,使其不能自拔。

2015年他家被定為精準貧困戶,父母在健康扶貧中,得到及時的醫治,身體逐漸恢復健康,2017年能夠和正常人一樣耕種責任田;趙行的弟弟也成了勞動力,進入工廠打工掙錢;他的妹妹在輔助貧困學生就學中,享受救助。2018年3月,趙行一家終於有了3字打頭的五位數存款。五月,趙行提出摘掉貧困帽子,要當脫貧光榮戶,經核查被確定為脫貧戶。

王白村是縣裡精準貧困村。今年5月,縣財政局下派的駐村第一書記和上港鄉政府,引進“南陽艾灸藥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入住王白村建起新野分公司醫藥加工廠,王白村村部大院當廠地,在鄉政府和縣財政局的支持下,籌資20多萬元建起扶貧工廠。趙行辭去原來的職業和職務,回到村裡的扶貧工廠裡,當業務廠長,領導著本村11個貧困人和鄰村12個貧困人,家門口就業。他們在不誤種好責任田,又能照料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的環境下,平均每人月薪1800多元。

趙行在扶貧工廠裡月薪3000多元。比過去少了1000多元。他卻認為,自己雖然有所損失,但能讓貧困戶和我一樣早日脫貧,這樣做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