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徒步中经常走乡野村道,不管是特意还是无意,总会有一些植物闯入你的眼中。很多年都看不见的一种植物,突然又出现在眼前,还蛮多的,真是惊喜。它开着小米一样的小花,其貌不扬,不过它的果实嫩嫩的时候非常好吃,大家都管它叫脑瓜瓢。我也是一直很困惑,明明是长橄榄一样的形状,和脑瓜瓢的形状怎么也扯不上边呀。咬一口,会溢出牛奶一样的汁液,甜甜的脆脆的,叫“牛奶瓜”倒是挺像的。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脑瓜瓢

一直也不知道它的学名,有了形色后可真方便,原来学名是“地稍瓜”。别名有称为“羊角”、“地瓜瓢”,也许脑瓜瓢是谐音了。其果实纺锤形,两端短尖,中部宽大。没想到地稍瓜还是药食两用的植物,药名沙奶草,蒙药名斗格奴,全草及果实均可入药,具有补肺气、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的功效与作用。还能通乳,主治体虚乳汁不下。青色的果子里面有白色的浆液,外用可治瘊子。地稍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适合砂质土壤生长,病虫害较少,被视作绿色食品和营养蔬菜。地稍瓜的嫩茎叶可以采摘食用,洗净,开水焯烫,捞出后用清水浸泡,然后凉拌、炒食均可。这种食用方式我还没尝试过,不知道味道如何呢?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徒步中还发现另两种植物也会有类似的纺锤形果实,与脑瓜瓢的果实太相似了。难道是近亲?花和叶子却略有差异,一种开着粉色花朵,叶子是长卵形。另一种开着白色碎花,叶子是心形。查了一下,果然是亲人相遇、两眼汪汪。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萝藦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鹅绒藤

原来它们都是萝藦科植物:萝藦、鹅绒藤、地稍瓜。而且地稍瓜还是鹅绒藤属。

萝藦,萝藦科、萝藦属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有乳汁;单叶对生,长卵形。别称有很多,其中老鸹瓢是不是与脑瓜瓢最像?这东西花好看,藤蔓缠绕爬的到处都是,果实和记忆中的脑瓜瓢很像,不过,地稍瓜的果实表皮相对光滑一些,而萝藦的果实表皮更粗糙,疙疙瘩瘩。我还没见过萝藦的嫩果,见到的都如老的脑瓜瓢一样,里面絮絮叨叨,都能弹棉花了。没想到这东西果然有类似功能,可以做人造棉。神奇!它的神奇可不仅如此,更是一味奇药,根、果壳、全草均可入药。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本草汇言》:"萝藦,补虚劳,益精气之药也。此药温平培补,统治一切劳损力役之人,筋骨血脉久为劳力疲痹者,服此立安。然补血、生血,功过归、地;壮精培元,力堪枸杞;化毒解疔,与金银花、半枝莲、紫花地丁,共效验亦相等也。"

鹅绒藤,萝藦科,鹅绒藤属。茎缠绕,多分枝;叶对牛,宽三角状心形。具有解毒消肿、健胃消积、通经下乳、消痰散结的作用,主治风湿痛,腰痛,胃痛,小儿食积。白色乳汁外用治赘疣、疔疮。蒙药治脏腑“协日”病,热泻,肠刺痛等。鹅绒藤的果实细长,有点像茅根草,而萝藦的果子显然大的多。鹅绒藤的得名与其果实有关,其成熟后,果夹裂开,露出的绒绒好似鹅绒一般,故而得名。鹅绒藤的消肿作用非常强大,能将厚厚的牛皮消肿,因此别名牛皮消。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徒步中偶得,脑瓜瓢-君的记忆里可有它的痕迹

一直以为这种纠缠不清的草,都是害人的东西,草丛里缠绕的到处都是,如寄生虫一般,让人讨厌。没想到竟然如此令人高看,看来人不可貌相,草亦如此呀!以后徒步时,定要采些全草回家,烫焯一下凉拌,就是不晓得味道怎样,能否可口,便于吞咽呀?亦或晒干后泡水饮用?

不过萝藦和鹅绒藤的根有毒,可毒杀老鼠和麻雀,可见毒性不小。其中毒症状有流涎、呕吐、痉挛、呼吸困难、心跳缓慢等。而且植株的各个部位亦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因此不清楚它的具体作用时千万不可以乱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关于植物药理就不多说了,又不是医者。不过徒步的好处却不只是走路这般简单,所见所闻,都会让你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有所不同。大开眼界,原来也可以存在于日常徒步中,和我们一起在徒步中体味更多……@在云端漫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