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之晉江故事(一)續寫「晉江經驗」新篇章

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在七下晉江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深刻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晉江發展的鮮活經驗,提出以“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個關係”為核心內涵的“晉江經驗”,即:始終堅持以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改革和發展的根本方向,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展經濟,始終堅持在頑強拼搏中取勝,始終堅持以誠信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始終堅持立足本地優勢和選擇符合自身條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經濟發展,始終堅持加強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引導和服務;處理好有形通道和無形通道的關係,處理好發展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關係,處理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係,處理好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關係,處理好發展市場經濟與建設新型服務型政府之間的關係。

近日,記者跟隨中央宣傳部組織的“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主題採訪團走進晉江,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晉江的發展奇蹟,感知“晉江經驗”蘊含的勃勃生機。本報從即日起推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位於東南沿海、陸域面積僅649平方公里的福建晉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6年7次深入晉江,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系統、完整總結“晉江經驗”,於2002年提出“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個關係”。16年來,在“晉江經驗”指引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鏗鏘步伐,晉江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縣域發展道路,為全國縣域經濟發展和中小城市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鑑。

發展社會生產力、市場導向、頑強拼搏、誠信健康、本地優勢……習近平同志當年在“六個始終堅持”中為晉江人概括的關鍵詞,今天已成為新時代晉江故事的主旋律。

“晉江的發展奇蹟,得益於改革開放,得益於‘晉江經驗’。就拿我們企業來說,這些年正是隨著‘晉江經驗’在成長。”晉江發展歷程的參與者,恆安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許連捷告訴記者。

“改革開放,我們是最大的受益者”

“村裡沒有幼兒園,我每週到鎮裡上學。總是想辦法讓自己的言行舉止看起來像一個鎮里人,來掩飾強烈的自卑感……”

接受採訪時,“80後”企業家許清水這樣講述自己兒時的經歷。

他的父親,正是許連捷。“要說苦,我們小時候才叫苦。家裡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三兄弟從小睡祠堂。夏天蚊子非常多,把雜草點著了燻蚊子,如果蚊子不跑就撒六六粉。”許連捷說,他12歲便輟學到農村收雞蛋,收到兩三百個的時候挑到25裡外的石獅去賣,後來改用自行車拉芋頭,用牛車拉條石。

與許連捷同齡的柒牌集團董事長洪肇設,有著相似的成長經歷。

1979年的一天,體重只有50公斤的洪肇設用自行車推著80公斤重的花生米去安海鎮售賣。回來的路上,經人介紹,從石獅買到一捆當時較為罕見的化纖面料。有著裁縫基礎的他,萌生了做服裝生意的念頭。

“我跟我老婆一起,自己裁自己做,每天干到凌晨四五點睡覺,上午八九點起來賣。當時政策還沒有放開,我把褲子藏在賣魚的筐子裡,上面放著秤,結果第一天就讓派出所所長給抓住了。”洪肇設說。

那時候的許連捷和洪肇設都不曾想到,他們的命運,將被一場載入史冊的深刻變革所改變。

1979年7月,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1985年初,廈門、漳州和泉州作為閩南三角地區,被中央開闢為沿海經濟開放區。

“80年代初期,晉江正在搞‘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家家戶戶都做服裝。這時候臺灣人過來推銷衛生巾,我覺得這個可以試一下,想跟鎮裡的來料加工廠合資辦企業。一開始鎮裡沒有迴音,等了四五個月,鎮長和副鎮長到村裡說,你說的那個事現在可以了,我們敢幹了。”許連捷回憶說。

隨著銷量的增加,洪肇設的服裝生意也經歷了由“夫妻店”到邀請鄰居代工,再到僱傭外來務工人員來家裡作業的階段性變化。

“以前我們都是不公開或者半公開的,直到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政策進一步明朗了,政府允許蓋廠房了,這才公開。”洪肇設說,1993年他蓋了第一期廠房,走上了規模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我們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很珍惜這樣的機會。”正如許連捷所言,藉助改革開放,當年的鄉鎮企業、家庭作坊,如今已成為響噹噹的民族品牌;晉江也通過搶佔改革開放先機,創造出以“市場經濟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股份合作製為主、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為主要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

始終堅持以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改革和發展的根本方向,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展經濟,始終堅持立足本地優勢和選擇符合自身條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經濟發展……習近平同志當年對“晉江經驗”的總結提煉,既來自於晉江人民的大膽實踐,又引領著晉江始終走在前列。

進入新時代,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晉江經驗”不斷豐富和深化,推動晉江發展再上新臺階。2017年,晉江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981.5億元,是1978年的1366倍、2002年的7.2倍、2012年1.6倍。目前,晉江全市市場主體突破16萬戶,民營企業突破5萬家,形成紡織服裝、製鞋2個超千億和食品飲料等5個超百億產業集群。

“親清二字,是‘晉江經驗’的鮮明底色”

1993年,一名來自晉江的食品推銷員,在天津一家商場裡目睹了一個孩子為了兩包蝦條跟母親哭鬧的場景。受此啟發,他選擇以深加工的休閒食品為主攻方向,註冊了自己的食品品牌——盼盼。

這名推銷員名叫蔡金垵。在不久前舉行的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他的產品再一次亮相國際舞臺。

“盼盼走到今天,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支持。”蔡金垵說,習近平同志在總結“晉江經驗”時提出的“始終堅持加強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引導和服務”“處理好發展市場經濟與建設新型服務型政府之間的關係”,令他感觸頗深。

2003年末,盼盼投入3000萬元,推出了一款名叫蛋奶薯片的產品。沒想到,消費者對其並不認可,為了不影響品牌形象,只好將產品全部召回。

3000萬元的投入打了水漂,其中還有1200萬元的貸款。那段時間,不僅蔡金垵睡不著覺,整個團隊也非常消沉。晉江市有關部門瞭解情況後,主動到企業調研,幫助解決了資金難題。盼盼也從此走上了烘焙產品的高速發展軌道。

民營經濟是晉江乃至泉州最大的特色。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多次與企業家座談,傾聽企業家心聲,在與泉州民營企業家座談時明確提出,黨政幹部要與企業家之間建立“君子之交”,成為事業上的諍友,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不搞權錢交易。在“晉江經驗”指引下,從晉江到福建,始終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全力為民營經濟保駕護航。

在此基礎上,親清政商關係的提出,讓企業家們倍感溫暖、深受鼓舞。作為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蔡金垵清楚地記得,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用“親清”二字,言簡意賅地概括了新型政商關係。許連捷也注意到,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

“親清政商關係在‘晉江經驗’裡非常重要。我體會最深的就是,晉江的公務人員能夠站在企業家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儘可能地服務好企業,而不是官本位思想。”許清水告訴記者,此前,他向市領導引薦了一位有意把銷售總部設在晉江的企業家朋友,這位市領導馬上召集稅務等有關部門人員前來對接,“效率非常高,項目很快就落地了”。

這些年,每到大年初一,洪肇設家裡都會迎來一位“貴客”。這位客人名叫劉文儒,是晉江市委書記。

“從他當市長開始,每年大年初一,別人還在休息,他就出來拜年,到幾個納稅大戶家裡坐坐,一來表示感謝,二來看看有什麼需要服務的。他現在當了書記,就和市長一起來。”洪肇設自豪地說。

今年春節,難得在晉江過年的蔡金垵同樣迎來了劉文儒的到訪。

“書記、市長都來了,對我們過去一年的辛苦表示慰問,也詳細瞭解了企業近段時間的發展情況。我想留他們在家裡吃頓火鍋,但是沒機會,他們拜完年就走了。”蔡金垵說,這些年都是領導上門拜年,企業家從不去領導家裡拜年,真正做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辦事不用請客送禮,發展不靠關係靠本領……在受訪企業家看來,“親”和“清”雖然只是簡單兩個字,卻囊括了政商關係的要義,成為“晉江經驗”的鮮明底色。

“拼搏和誠信,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俄羅斯世界盃,將洪肇設的思緒拉回到16年前。正是在2002年韓日世界盃期間,柒牌集團投放了企業有史以來最大手筆的廣告,目的就是“把西裝做起來”。

此前,為了打開西裝市場,洪肇設將多年苦心經營賺來的500萬美金,全部用來採購當時最先進的生產線,還從天津請來了大批技術人員。然而,市場卻並不領情。

“一開始西裝賣不出去,壓力很大,我走在車間裡,就跟腳下踩了棉花似的。”洪肇設說,儘管如此,創業初期連續五年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的拼搏經歷告訴他,一定要堅持下去。

一天,一家面料供應企業的董事長專門去拜訪洪肇設,這令他頗為驚訝。

“我很奇怪,我才做西裝不久,他怎麼這麼重視我?他跟我說,你到我廠裡看面料的時候,4個小時都沒有抬頭,我記住你了。”

與“愛拼才會贏”的拼搏精神一樣,誠信也是“晉江經驗”的重要內容。習近平同志早在2002年總結“晉江經驗”時就提出,始終堅持在頑強拼搏中取勝,始終堅持以誠信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經商的精神首先是誠信。比如,找人借錢,就要考慮什麼時候能還,三天能還錢的要告訴人家一個星期,要預防不測,不然你一次失信一輩子就完了。”許連捷說,恆安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天逾期還款,而且,財務制度始終規定,給供貨商的錢,約定30天付的要28天付,要考慮到週六週日。

“不講誠信,企業就沒法生存發展。”洪肇設舉例說,改革開放初期,晉江做羽絨服很有名,連前蘇聯都來採購,但個別商家不講信用,同一批貨裡面有的帶帽子有的不帶,有的用狗毛濫竽充數,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進入新時代,在“晉江經驗”指引下,拼搏與誠信愈發成為晉江企業文化的重要內核。

2014年7月,包括晉江企業家在內的30位福建企業家,欣喜地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總書記在信中鼓勵大家繼續發揚“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在歷史新機遇下敢於擔當,勇於作為。

“領導幹部要自覺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做到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誠信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讓晉江的企業家們振奮不已。

2014年,恆安集團依託國際知名諮詢公司,展開了自2001年以來的第三輪管理變革,旨在通過管理流程的透明可視,打通生產、運營、銷售等環節,讓整個供應鏈高效運轉。

“為什麼三次變革都能成功?關鍵一條就是依法經營,依法納稅。恆安如果不講誠信,就沒有辦法去規範。”許連捷說,不管是哪一代人,拼搏和誠信的精神都不能丟,走在市場變化前沿的創新精神也不能丟。

值得一提的是,在晉江乃至泉州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黨建工作始終受到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非公企業黨員隊伍更是成為了發揚拼搏和誠信精神、踐行“晉江經驗”的重要力量。

以柒牌集團為例,2006年12月成立黨支部,2013年9月升格為黨委,下設三個支部,同時成立企業紀委和黨校。在打造黨員科技攻關隊、黨員示範車間等品牌的同時,企業黨委、紀委還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廉潔文化創建活動,協助企業完善內控機制,在加強黨風黨紀教育、預防職務犯罪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促進了企業健康發展。

如今的晉江,歷經改革開放40年的風雲激盪更顯活力。市場經濟的廣闊舞臺上,老一輩企業家壯心不已、奮鬥不息,新生代創業者風華正茂、蓄勢待發。在新時代當好“晉江經驗”傳承者,不斷續寫“晉江經驗”新篇章,成為他們共同的心願、一致的步伐。(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瞿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