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邑答好 鄉村振興「三問」

眼下,鄉村振興“誰來振興?怎麼振興?振興什麼?”成為擺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面前的重要課題。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找到了一條適合當地的振興道路,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的目標。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駐村幹部

劉繼升是一位農資和種子經銷商,去年在土地流轉中發現了商機,開始承包土地種植農產品。他的經營模式是按村承包、規模化經營,從種到收全部實現機械化。

在臨邑縣,像劉繼升這樣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越來越多。“我們在農業補貼、資金獎補、項目建設、金融服務、農業保險等方面不斷加強扶持,積極引導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專業人才、科技人才和社會各界下鄉,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真正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的問題。”臨邑縣縣長馬文國說。為此,該縣出臺了多項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專項扶持政策,實施了“四優先”政策,即優先保證涉農優惠扶持,優先申報安排涉農項目扶持,優先提供金融信貸支持,優先享受科技推廣等各項配套服務。

與此同時,臨邑縣利用村“兩委”換屆配齊配強村支部班子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選派優秀年輕幹部駐村精準幫扶的實施意見》,通過宣傳發動、單位推薦、精準選派等程序,選派120名政治素質好、工作作風實、綜合能力強的優秀幹部到村任職,實行鄉鎮考勤,編入管區,村裡辦公,聚焦基層黨建、扶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任務,當好基層組織的黨建指導員、經濟發展特派員、脫貧攻堅戰鬥員及社會治理協調員。

合作社+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臨邑縣立足實際,按照“入社自願、退社自由、持股入社、到期分紅”的原則,積極推動農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努力實現群眾集體雙收益。

“現在俺把家裡的地都託管給合作社統一管理,自己出去打工,一年能多收入好幾萬元呢。”林子鎮苗甫庵村村民蔣吉元告訴記者。蔣吉元所說的合作社,是該縣林子鎮苗甫庵村黨支部領辦的華輝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入股土地1360畝,全部實現統一供種、耕種、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收割、儲存、銷售的“八統一”模式,真正達到了全程機械化。目前,像華輝合作社這樣由農村黨支部領辦創辦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已達到85個,入股土地3.5萬畝。

走進臨邑縣林子鎮東張村,寬闊整齊的池塘映入眼簾。誰能想到這裡曾是垃圾遍地、雜草叢生的臭水溝?這樣的變化離不開東張村的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村集體把閒置坑塘全部收回,承包給旱藕種植大戶,實現村集體收入每年增加2.4萬元。“這次改革,既改善了‘髒亂差’的環境,又盤活了農村閒置資產,調動了村民致富的積極性。”東張村村支書張丕俊深有感觸地說。

推行合作社,發展集體經濟,實現土地規模經營,都需要明晰的產權關係。為此,該縣紮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重點抓好清產核資、身份確認、股份量化工作,完成了36個試點村的清產核資工作,30個村已完成成員身份認定工作,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生態文明+扶貧脫貧

“一年的時間,村裡大街小巷的路全修了,街道兩側的牆面也粉刷一新,還畫上了五顏六色的牆畫。”談起變化,臨邑縣宿安鄉邢仙龍村村民馬傳亮格外興奮:“以前的邢仙龍村,全村98戶中有12戶是貧困戶,環境髒亂差是出了名的,村集體更是一分錢也沒有。現在貧困戶脫貧了,集體收入增加了,環境也美了,我們一下從後進村變成了先進村!”

這樣的變化得益於臨邑扶貧工作隊和幫扶幹部的關心和幫助,為幫助邢仙龍村脫貧摘帽,宿安鄉有關部門結合該村村內街道較寬,閒散地較多的實際,在房前屋後和道路兩旁的閒散地塊上做文章。2016年清理出閒散地13.2畝,邀請縣扶貧辦、農林局、水產局、蔬菜局的專家及對接幫扶單位召開項目評審論證會,確定了以村內種植葡萄為主、村北種植大棚蔬菜為輔的產業模式。“在街道兩側建成葡萄園,前兩年實施葡萄、紅薯、大蒜間作種植,第3年葡萄進入盛果期後就全種葡萄。”宿安鄉農辦主任李義營介紹,“2016年、2017年兩年紅薯、大蒜、大豆收入近3萬元,大棚承包費收入2.7萬元,達到了脫貧標準。”

在脫貧的同時,邢仙龍村不斷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改善村民生活環境,並利用挖出的土方新建了一處公園,種上了垂柳和櫻桃。

“邢仙龍村的探索,讓農村煥發了新生機,不僅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更破解了地從哪裡來、錢從哪裡出的難題,為當地鄉村振興指明瞭方向。”臨邑縣委副書記杜朝生說。(本報記者 王金虎 通訊員 任清松)

本文源自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