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法國攝影師馬克·呂布鏡頭下60、70年代的中國


馬克·呂布 (Marc Riboud 1923年6月24日-2016年8月30日),男,出生於法國里昂,法國著名攝影師。馬克·呂布是新中國成立後首位獲准進入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從1957年起多次訪問中國,留下很多經典照片。

1957年發表了報道中的第一張圖片,觀察和記錄了在中國發生的若干歷史事件,以來自東方的延伸報道而著稱。主要作品有:《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Face of North Vietnam》、《Visions of China》。

在馬克·呂布30歲的時候,在攝影上才剛剛起步。有一次帶著一盒膠捲來到了巴黎艾菲爾鐵塔,拍攝下了一個正在給艾菲爾鐵塔上漆的工人。照片中的工人戴著帽子、叼著香菸、拿著刷子,感覺是在半空中輕盈飄移的舞蹈者,根本不像在工作,而是正在排演一出輕巧的歌舞劇。於是,這張照片成為了他在《生活》發表的第一幅作品,也促使了他在那之後進入蜚聲國際的瑪格南圖片社。


一次旅行,馬克·呂布在 加爾各答結識了一位認識 周恩來總理的人,於是1957年1月,他來到了嚮往已久的中國,開始了他的第二次為期5個月的長途旅行,由此也開始了他和這個中國的不解之緣。

馬克·呂布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地方,雖然他不會說中文,而且當時外國人是不允許和中國人隨便說話的,但是馬克·呂布非常喜歡以那種方式和 角度觀察這裡。馬克·呂布已經先後20多次踏上 中國的土地,觀察和記錄了在這裡發生的許多歷史大事,用無聲的照片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他相繼出版了《中國的三面旗幟》、《中國40年攝影集》、《明日上海》等攝影集。當回過頭來談到對自己這些攝影作品的看法時,馬克·呂布這樣說道:“那些相片只是一些瑣碎的 細節,它們不代表任何觀點或價值判斷,更無法為中國歷史變遷提供見證。”“而我喜歡拍攝很細節的東西,很多別人所不關注的細節,我覺得那很重要,上帝是存在於細節中的。那些細節和攝影本身都是源於 生活的。”


他與中國有著極深淵源,他自稱徘徊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次數比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還要多。“他總是精力充沛,幾乎每年都在路上。即便他快90歲了,還能在廣州街頭大步流星地追著美女拍照。”在他中國學生的印象中,馬克·呂布從不坐電梯,總是堅持爬樓梯鍛鍊身體。

2012年《馬克·呂布:東方印象》是馬克·呂布的攝影作品第一次被正式引進中國大陸出版,限印5000套。本書大部分圖片均是在國內首次公開亮相,是影像匱乏的1950年代東方世界的珍貴記憶。

《我見:馬克·呂布紀實經典》 50年創作經典首次回顧,本書全面梳理了馬克·呂布的經典作品,精選其中165張。這些照片地域跨越大半個地球,時間貫穿馬克50多年的攝影生涯,充分代表了馬克的攝影美學——日常生活、見微知著、直覺而富於詩意。馬克·呂布於法國當地時間2016年8月30日因病去世,享年9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