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話概括年中形勢:上半年有支撐,下半年或下行,政策面需對沖

三句話概括年中形勢:上半年有支撐,下半年或下行,政策面需對沖

7月16日上午,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統計數據。雖然面臨著內外部環境的不利變化,但上半年經濟仍然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7%,上半年同比增長6.8%,基本符合預期。

上半年經濟增長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支撐

一是房地產投資處於高位。今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長9.7%,是2014年以來同期的最高水平。房地產開發投資額中,以土地購置費為主體的其他費用累計同比增長維持在50%左右,大致是2010年以來同期的最高水平。土地購置費的遞延支付拉高了這一數值,並有效彌補了建安支出的同比負增長,使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仍能保持在接近兩位數的較高水平。

二是工業生產的景氣度仍處在相對較高區間。今年上半年,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6.7%,略低於去年同期的6.9%。企業在春節因素消退、限產禁令解除之後開足馬力生產,工業企業利潤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增速,特別是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快速增長,帶動製造業投資增速在二季度連續三個月保持了反彈勢頭。

三是出口保持在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以美元計價的累計出口增速為12.8%,這是2011年以來同期的最高水平。儘管一季度淨出口對GDP貢獻為負,且經常項目出現了近20年來難得一見的逆差,但出口增長通過對上下游產業鏈的拉動,仍然為經濟增長提供了韌性。

來自基本面的支撐,加上4月23日政治局會議之後政策面的邊際放鬆,一定程度對沖了基建投資增速和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的放緩,使上半年經濟增長仍然保持在穩健水平,且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三句話概括年中形勢:上半年有支撐,下半年或下行,政策面需對沖

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將明顯加大

首先,房地產投資將會大概率放緩。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仍在加碼。5月以來住建部約談部分地方政府、7部委點名批評30個城市的房地產亂象、棚改貨幣化政策收緊,預示著房地產調控仍將保持從嚴從緊態勢。目前全國房地產總庫存已降至低位,各地都在加大推地力度,但由於受到限價約束,融資環境不斷收緊,企業開發意願不強,竣工速度更是出現了負增長。在土地購置費遞延支付的因素消退後,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將繼續放緩,進而拖累投資整體表現。

其次,企業面臨不利的融資環境。在嚴監管的政策導向下,非標轉標、表外回表的過程並不順暢,上半年社融存量增速已經降至9.8%的歷史最低水平,與之相伴的則是信用利差明顯擴大,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明顯收窄,債券違約、股權質押爆倉事件不斷出現,可能會在下半年影響到實體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投資意願。

最後,出口增長將明顯承壓。目前中美貿易摩擦正在加速升級,特朗普在500億美元的關稅制裁落地之後有可能再推出2000億。從日本當年的經歷來看,貿易摩擦可能會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出口商將面臨出口受阻,而且可能會拖累上下游產業鏈。此外,今年以來全球復甦共振正在走弱,歐洲、日本、新興經濟體增長已經開始放緩,預計會在下半年為我國出口帶來不利影響。

三句話概括年中形勢:上半年有支撐,下半年或下行,政策面需對沖

政策需要做出預調微調

6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穩定運行”,並推出了包括定向降準在內的一系列寬鬆政策。貨幣政策委員會二季度例會也強調要“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穩定市場預期”。預計二季度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將會在“擴大內需和調整結構”的大前提下對政策進行適度放鬆。

展望下半年,貨幣政策的邊際放鬆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緊信用局面,財政政策仍有發力空間,PPP的作用也有所恢復,預計基建投資增速正在接近底部,而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將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反彈,下半年經濟仍能保持在6.5%左右的水平,全年則有望收在6.6%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