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韻南薰別有天,重華千古舜井街!探尋您不知道的濟南舜井街!

松韻南薰別有天,重華千古舜井街!探尋您不知道的濟南舜井街!

外地遊人看濟南,都說濟南的舜井街非常漂亮,建築錯落有致,商業氛圍濃厚。然而,濟南人看重的並非它那浮華的外表,而是它那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

舜井街是一條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街道,富有神奇色彩的舜井和典雅玲瓏的舜園就坐落在這條街上。《水經注》中記載:“舜泉在祠東,一名舜井,雙井並列,世名源源”。該街曾名南門內大街、南門裡大街。民國初年,分為南門裡大街、舜井街。1980 年,將南門]裡大街和舜廟街併入,成為舜井街。

松韻南薰別有天,重華千古舜井街!探尋您不知道的濟南舜井街!

舜井

舜井也叫舜泉,現位於舜井街中段路西“舜園”門前。舜井之名,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歷)山下有大穴,謂之舜井。”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有著錄。今泉呈井形,井口直徑0.5米,四周繞以石雕欄杆,一根粗壯的鐵鏈拴在欄杆上,寓意“舜井鎖蛟”。往日的舜井還立著“龍虎護法”石碑,供有“聖井龍泉通海淵之神”木牌。歷史上舜井名氣很大,歐陽修、曾鞏、蘇轍、元好問等文學大家多有贊詠。如宋代曾鞏就曾贊日:“山麓舊耕迷故壟,井千餘汲見飛泉。清涵廣陌能成雨,冷浸平湖別有天。南狩一時成往事,重華千古似當年。更應此水無休歇,餘澤人間世世傳。”

相傳舜井由大舜開鑿,故稱“舜井”。舜的父親是一個盲人,舜出生以後,母親不幸去世,父親又娶了一個妻子,並生一子,名叫象。 繼母妒悍,唆使其父虐待,並欲置於死地。一天,繼母唆使他讓他舜淘井,待舜下到井底時,他們便用石板將井口該死,企圖將舜害死。舜的兩個妻子一個叫“娥皇”,一個叫“女英”(都是堯的女兒),她們洞悉了繼母的陰謀,給舜織做了一件有龍形彩紋的上衣,讓舜穿在舊衣服裡面,並囑咐他如果遇到危險立刻脫去外衣,當發現井口已被封死時,舜遂脫掉外衣,化作一條五彩的“龍”,從另一口井裡飛了出來,有歷史記載:舜重農桑,常躬耕“歷山”,所謂的“歷山”,在自此向東的寬厚所街和歷山頂街相接的地方,離舜井不遠, 看來此井為舜所挖掘是有依據的。

在民間還流傳這樣一個故事:大禹治水時,有一條蛟龍常在濟南地區興風作浪,鬧水災禍害百姓。大禹趕來抓住蛟龍,並用兩根粗大的鐵鏈子將其鎖於舜井之中,發誓除非到“鐵樹開花”的時候才能放它,所以井內至今猶有兩根鐵鏈懸在井中。

古老的濟南城是一座花園之城。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遊歷濟南時,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濟南的園林。為此,他曾在遊記中發出“園林美麗甚悅心目”的讚歎。現在人們看到的“舜園”過去是舜祠(亦稱舜廟)的舊址。舜廟歷史悠久,唐朝段成式《西陽雜俎》有載。歷經各代不斷增修,至明朝規模已相當宏大。殿堂宏偉,廊廡環列,寢宮旁峙,繞以垣牆,深邃清幽。西鄰為娥英祠,供有娥皇、女英神像。院內松柏鬱森,明朝人劉敕曾這樣描述道:風拂其枝,如龍飛鳳舞,蜿蜒膠葛,聲如吹壎,忽大忽小,忽遠忽近,如薰風人絲絃。斯時被稱為“松韻南薰”,為歷下十六景之一。

松韻南薰別有天,重華千古舜井街!探尋您不知道的濟南舜井街!

辛亥革命後,舜廟改為學校。“文化大革命”中舜廟遭到破壞。1985年,拓寬舜井街時,為保存這處舜的遺蹟,遂將原廟的南院改建為舜園。園門朝東,重簷廡殿式牌樓。門外北側有舜井(即舜泉),井旁建舜池,層層疊水,清流綜淙。迎門為噴泉假山,山上置“舜井鎖數”雕塑。舜園中央為一石砌假山,著名的舜井即在假山前。南亭名“湘妃”,八角單簷;北亭曰“沁醉”,四角方形。兩亭之間,遊雕相連,廊內西壁嵌《舜斯歷山》釉瓷壁畫,將舜帝降生、象耕鳥耘、漁雷澤、陶河濱、巡九州,以及湘妃淚滴斑竹等故事生動地展現出來。

松韻南薰別有天,重華千古舜井街!探尋您不知道的濟南舜井街!

航拍

園內還有一塊立於元代至正三年(1323)的《迎樣官碑》,碑文為元代書法家張起巖撰書,元代著名散曲家張養浩篆額,記載了當時在舜廟迤東營造道教廟字“迎樣宮以 及修葺舜廟、舜井的情況,十分珍貴。整個園內翠竹諷調,綠草如茵,藤蔓附壁,小溪潺諼,秀石臥波,四周仰舜齋、九州書屋、天然居茶室等建築,與園內景緻渾然一體,構成一所典雅玲瓏、精緻剔透、古色古香的袖珍遊園。

松韻南薰別有天,重華千古舜井街!探尋您不知道的濟南舜井街!

舜井

無論是作為大舜同鄉的濟南人,還是同為堯舜後代的外地人,漫步在舜井街時,都會對那段久遠的歷史文化感到無比的自豪。 飽經滄桑的舜園依然安謐地躲在這片古老的街市上,而現代的華麗和擁擠就在他的身旁,歲月的痕跡寫在舜井街的臉上,透亮的玻璃幕牆卻反射著時代的氣息。舜井已然老而又老,但舜井街卻依然年輕著、鮮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