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扶貧:下足「繡花」功夫打通脫貧「經絡」

儋州扶贫:下足“绣花”功夫打通脱贫“经络”

佔地3畝的長標蛇扶貧養殖基地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羅津 邵長偉 記者王心武)“我想養蛇!”兩年前,家住海南省儋州市和慶鎮木排村委會蘭逢村的貧困戶符家所看到附近鎮有村民養蛇致富了,於是向和慶鎮政府提出了想要養蛇脫貧的想法,沒想到鎮政府不僅送他300條長標蛇,還帶他去學習養蛇技術培訓。如今,他養的蛇已經超過千條,家庭年收入在20萬元上……

儋州扶贫:下足“绣花”功夫打通脱贫“经络”

符家所在基地接受採訪

不僅僅是符家所,儋州市今年計劃要精準脫貧16886人,讓一個個“符家所”脫貧走上富裕路。這一切精準扶貧與脫貧的成果,都是儋州市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來的。近年來,儋州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心工程來抓,下足“繡花”功夫,有效打通脫貧“經絡”,讓貧困戶走上富裕路。

整合力量,構築脫貧攻堅“作戰體系”

“為進一步加強對全市脫貧攻堅的組織領導,我們構建了全方位脫貧攻堅作戰指揮體系,統籌整合各方力量,建立各級幹部撲下身子的‘戰鬥體系’。”儋州市打贏脫貧攻堅指揮部主要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不僅如此,儋州市還在全省首創成立“12個專項工作組”和“鎮級脫貧攻堅大隊”。據瞭解,這12個專項工作組分別是:精準識別和退出管理組、“兩項制度銜接”保障組、義務教育保障組、基本醫療保障組、住房安全及防超標保障組、產業扶貧政策落地組、零就業貧困家庭落實組、扶貧資金使用管理規範組、信息數據管理組、扶志扶智組、信息數據管理組、扶志扶智組,全方位助力貧困戶脫貧。成立“鎮級脫貧攻堅大隊”就是將指揮作戰體系拓展到鎮村一級,在全市各鎮成立了由市包點領導任攻堅大隊隊長、鎮黨委書記任執行大隊長、鎮長和駐村扶貧工作隊長任專職副大隊長的攻堅大隊,設立行政村攻堅中隊和村級攻堅小隊,明確大隊、中隊、小隊工作職責,將作戰指揮“一竿子插到底”,確保指揮部戰令暢通、調度有力、措施到位,進一步完善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各負其責的打贏脫貧攻堅戰責任體系。

儋州扶贫:下足“绣花”功夫打通脱贫“经络”

據介紹,指揮體系成立後,儋州市進一步確立精準扶貧對象,從今年4月下旬開始,全面部署開展漏評錯評錯退大排查工作,以扣好“第一粒釦子”入手,統籌推進問題整改、全面推進脫貧攻堅。緊接著,該市按照“不漏一戶不錯一人”的要求,全面對“檔外檔內”人口進行大排查,“檔外人口”排查由鎮黨委、鎮政府負責、“檔內(含‘保內’)人口”排查由駐村扶貧工作隊負責,家家進門、戶戶見面,對全鎮所有農村常駐人口進行全覆蓋拉網式排查。

與此同時,按照納入、清退的相關程序要求,嚴格把好對象條件、民主評議、對象公示、監督檢查“四道關口”,不漏一個步驟、不少一個環節,做到應納盡納、應清盡清、應改進改,確保全市符合條件的農戶一戶不漏全部納入建檔立卡對象,確保不符合貧困戶條件的一戶都要清退。截至目前,該市已基本完成入戶排查工作。

“精準定位後,全市還從各單位精心挑選700多名骨幹組成工作隊進村入戶排查,待排查工作徹底完成後,直接就地轉化成為駐村蹲點的幫扶責任人。"儋州市打贏脫貧攻堅指揮部主要負責人介紹:“這些幫扶責任人都由鎮裡統一管理,直至2020年,真正做到精準,負責將全市所有貧困戶都脫貧才能回到原單位。”據瞭解,為鼓勵這些骨幹下基層放下包袱安心扶貧,該市將給予每位扶貧隊員最少每月2000元的補貼,並保障提升隊員們的生活環境質量;此外,市委組織部還出臺一系列激勵辦法,對在扶貧工作中表現優秀的隊員予以動態優先提拔等。

補齊短板,“三保障”政策讓貧困戶不返貧

“三保障”(衛生健康、教育扶貧、危房改造)工作,是事關貧困戶能否長期脫貧的關鍵所在。對此,“儋州市立足實際、立行立改,及時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對標推動整改落實。”儋州市打贏脫貧攻堅指揮部主要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為保障貧困戶的衛生健康,制定了《儋州市健康扶貧宣傳工作實施方案》,提煉簡化健康扶貧政策,發放至貧困戶手中,張貼在村委會、醫院公開欄等醒目位置;組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村醫和參與巡診、義診人員,採取包乾負責、點對點、面對面宣傳等方式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成立4個健康扶貧宣講團到各鎮開展健康扶貧專題培訓,培訓幫扶單位分管領導、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達2500餘人次。

同時,不斷完善醫療保障“五道防線”。今年5月31日,該市合管辦與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簽訂《儋州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保戶、特困戶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協議》,政府代繳參保費用20元/人。至此,新農合、大病保險、大病商業補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醫療保障專項資金等貧困人口醫療保障“五道防線”全部建立完善。

此外,還建立健全貧困人口健康檔案。組織開展貧困人口健康狀況大排查,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患病4671人,各鎮衛生院已對這些患病貧困人口進行了造冊登記,錄入健康扶貧信息系統中。而且,今年6月1日,儋州市衛計委與海南省內三級定點醫院簽訂“一站式”結算協議,至此,該市公立醫院、省內三級定點醫院全部實現貧困人口就醫“一站式”結算。

在教育扶貧方面,制定了《2018年儋州市教育扶貧特惠學生生活補助發放實施細則》,截至6月3日,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已發放7984戶15767人2095.11萬元,農村低保戶和農村特困供養已發放2294戶3973人583萬元。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和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供養學生教育資助政策的通知》,進一步規範全市各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的補貼發放標準,新的補貼發放標準將於2018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同時還建立輟學學生臺賬,做好輟學學生的勸返工作,截至今年5月底,成功建立臨時學籍號28人、勸返12名學生到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就讀。

儋州扶贫:下足“绣花”功夫打通脱贫“经络”

危房改造的符家所新居

對於貧困戶的危房改造,首先對其進行摸排加快未建成入住戶進行整改;其次聘請第三方機構重新對尚未拆除的4類重點對象房屋危險等級進行鑑定;截至6月3日已完成危房鑑定3300戶、完成率達55.6%;嚴格執行省定的危改房建築面積標準和補助標準,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D級拆除補助5.0萬元/戶,C級維修0.8~2.75萬元/戶。執行逢建必報制度,對超過面積標準的堅決不予報建。

符家所家的新房,就是危房改造的碩果。符家所笑著告訴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終於住上新房了,政府給我補助了5萬元;我把父母也接過來住,讓他們知道兒子真正脫貧致富了。”

因地制宜,產業扶貧讓貧困戶共奔富裕路

在儋州市和慶鎮有6個村委會的256戶貧困戶,去年都領到了1000至4000元的分紅,這一切都是產業扶貧的成果。

儋州扶贫:下足“绣花”功夫打通脱贫“经络”

正在成長的竹狸

儋州扶贫:下足“绣花”功夫打通脱贫“经络”

滿身帶刺的豪豬(黎有科攝影)

儋州扶贫:下足“绣花”功夫打通脱贫“经络”

寬敞的鴿舍

和慶鎮和祥村委會的儋州賜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著3000多隻竹狸、300多隻豪豬、100多頭黃牛和10000對鴿子。“他們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讓村民每年都有固定的收入。”和慶鎮副鎮長符振成告訴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據合作社社長劉家新介紹:“現在我們正在種植300畝的粽葉樹,到第四年至第八年就能達到豐產期。如今,貧困戶嚐到了‘甜頭’,紛紛要求繼續入股,要求合作社擴大生產。”

儋州扶贫:下足“绣花”功夫打通脱贫“经络”

多可愛的小竹狸

儋州扶贫:下足“绣花”功夫打通脱贫“经络”

符家所養殖的長標蛇

其實,儋州市特色產業扶貧正處處“開花”。今年,該市持續完善了《儋州市特色產業扶貧方案》,計劃投入各級財政專項扶貧產業資金達23907萬元,實施產業項目70個,其中種植業20個、養殖業40個、加工業3個、光伏6個、物流1個,參與產業發展建檔立卡戶12124戶57439人,實現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帶動全覆蓋,做到每個貧困家庭都有一個產業,年底有一定收入。目前,項目已落地40個,資金支出達8001.25萬元,完成進度33.47%。

儋州扶贫:下足“绣花”功夫打通脱贫“经络”

符家所和他脫貧致富的長標蛇

“解決貧困戶增收是精準扶貧攻堅的瓶頸問題,也是貧困戶精準脫貧的重要因素。我市通過培育發展扶貧產業、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外出務工等多種手段、多渠道、全方位解決貧困戶增收問題。”儋州市打贏脫貧攻堅指揮部主要負責人介紹說。

對此,儋州市在原有政策、機制的基礎上,正積極研究完善《儋州市關於大力促進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方案》,計劃開發公益業崗位1981個。據悉,今年以來已舉辦家務操持、建築工等培訓班9期,培訓貧困家庭勞動力732人,完成安置貧困家庭勞動力公益性崗位87人,組織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1402人。

在金融扶貧上,出臺了《儋州市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市財政設立風險補償金500萬元,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扶貧小額信貸工作,支持貧困戶發展跑海鴨蛋、綠殼雞蛋、創華紅魚、海頭地瓜等地方特色產業……

道阻且長,行則必至。儋州市將“繡花”功夫運用到精準扶貧上,全力打通貧困戶精準脫貧“經絡”,不斷激活貧困戶的“肌體”功能,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讓貧困戶走上致富路、共享發展改革和擴大開放的紅利。又到了喂蛇的時間,符家所望著蛇棚裡的幾千條蛇,笑得裂開了嘴,他說:“我要帶動村裡其他的26戶貧困戶一起來養蛇,讓他們也和我一樣,攜手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