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議丨潘冰新談手指與記憶?

手指與記憶

手指與記憶放到一起,聽起來這是一個另類的話題,似乎互不相干,究竟有沒有這種情況呢?

有位村民小時候喜愛音樂,條件所限只能買一支笛子,也沒有老師指教和正規學習,就只會吹一首曲子,愛不釋手。這支笛子和這首曲子陪伴了他的童年。

生活變故,後來再沒有笛子陪他了,時至青年,隅得舊愛,搭手竟依然吹出了童年時的那首曲子,雖結巴了幾下但悠揚的旋律依舊勾起了美好的回憶。

散議丨潘冰新談手指與記憶?

潘冰新扇面《滁州西澗》

據心理學家分析,時光消逝,是手指幫他記憶下了那首曲子。做過樂隊的朋友恐有同感,一段32分密集音符的練習,用口都難讀出的速度,經強化訓練後手會自動地找到感覺,這也是手指記憶的表現。

話題轉到漢字。五筆打字鍵入漢字熟練到一定程度,手搭鍵盤便會不由自主地去打出你想要的字,不須再去拆字根、辯識別碼。

不難看出動手的重要性有多大!從漢字到書法,手指常動自然腦子靈光,這在生理學上也是有科學根據的。所以經常動手寫寫文章、書法,對健康及延緩衰老也是有幫助的。

散議丨潘冰新談手指與記憶?

潘冰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時代進步,反而青年中提筆忘字者不為少數,糾其原因,電腦及手機的使用替代了他們手中的筆。

不可否認,電子化的產品確實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久而久之,我們便忘記了一些漢字的寫法了。

科技進步的另一方面也冷落或忘卻了中國文化。

散議丨潘冰新談手指與記憶?

潘冰新《沁園春 · 雪》

養成一種習慣,電腦鍵盤錄入漢字儘量用五筆輸入法,手機打字多用手寫輸入法,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讓手幫你寫出那個字也幫你記下那個字,下來總不至於提筆忘字了罷。

如果我們把經常書寫,成為一種習慣,既學習了文化知識,又對健康有益,何樂而不為呢?

寫出來的中國文化,必定會在手指記憶中不停地傳承下去!

散議丨潘冰新談手指與記憶?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