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撇清,珠海國資委也不同意!格力集團放棄入股長園集團

董明珠撇清,珠海國資委也不同意!格力集團放棄入股長園集團

因珠海市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珠海市國資委”)不同意,格力集團決定終止要約收購長園集團(600525)的20%股份。

6月12日晚間,鋰電池材料製造商長園集團公告稱,格力集團於2018年5月18日發佈了《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計劃要約收購長園集團不超過20%的股份,要約收購價格 19.80元/股。格力集團於《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公告後,向珠海市國資委報送了《關於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要約收購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事項的請示》(珠格字【2018】54 號),並於6月12日收到珠海市國資委員回覆,不同意格力集團報送的收購方案,基於上述,格力集團決定終止本次要約收購。

值得注意的是,長園集團的股票6月12日午後突然閃崩,最終以跌停板的價格收於14.42元/股,至收盤仍有157.04萬股的賣單封於跌停板之上,市值2264.52萬元。

格力集團是格力電器(000651)第一大股東,隸屬於珠海市國資委,但格力集團的業務和格力電器已少有交集,尤其是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之後。

對於格力集團的這次收購,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此前在接受採訪時也明確表態,這跟格力電器沒有任何關係。她當時還強調,格力地產跟格力電器沒有任何關係。“從我們的商標角度來說,其實他們運用了,對我們來講無形之中是一種傷害,大家搞不清楚,格力做房地產了?沒有。只是歷史原因,我們過去這個商標,可以給他們使用,但今天政府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他們可能這個商標,以後可能不能再使用格力這個商標。 ”

此前的5月15日晚間,長園集團公告了格力集團的要約收購計劃。格力集團在公告中表示,收購的目的是看好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此次收購旨在加強對長園集團的戰略投資和戰略合作,同時格力集團擬利用自身優勢資源,進一步促進上市公司的穩定發展。

與此同時,格力集團還承諾,此次要約達到生效條件,其在未來12個月內將不通過二級市場增持長園集團股份,但不排除通過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配股、可轉債等方式繼續增持長園集團股份。

這份要約收購涉及的資金達到了52.46億元,這也引發了上證所的問詢,包括資金來源、收購目的等方面。

5月19日,長園集團公告了格力集團對上證所問詢的回函。格力集團公告稱,格力集團母公司賬面的貨幣資金、理財產品、已存入的履約保證金合計38.67億元,後續資金安排擬通過併購貸款的方式進行融資。

彼時的公告亦表示,格力集團的要約收購尚需通過珠海市國資委、廣東省國資委等相關監管部門的審批及備案,而時隔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該項收購就被珠海市國資委否決。

長園集團曾是李嘉誠概念股,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和投資曾是長園集團大股東,一時間賺足市場眼球,但2013年隨著長和投資撤資減持,長園集團陷入控股權之爭。2013年長園集團管理層試圖MBO,但遭遇沃爾核材(002130)的突襲舉牌,沃爾核材成功上位成為長園集團第一大股東,之後展開了股權爭奪戰。

1月9日晚間,長園集團公告,與沃爾核材就公司控制權糾紛事項達成和解協議。長園集團同意向沃爾核材轉讓長園電子75%的股權,交易價格預計為11.93億元;沃爾核材同意以16.8元/股向山東科興藥業有限公司協議轉讓其持有的長園集團7400萬股,交易金額為12.43億元。

至此,沃爾核材基本上退出對長園集團控股權的爭奪,拉開了與管理層的持股比例。

格力集團是格力電器(000651)的大股東。格力集團推行“集團多元化、各子公司專業化”的發展模式,業務主要包括工業板塊、海島旅遊開發,並嘗試進入鋰電池新能源領域。此次格力集團要約收購長園集團有意加強鋰電池新能源領域的佈局,而長園集團的主業分為電動汽車相關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 智能工廠裝備及智能電網設備三大業務板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