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國的西北角:沙州歸義軍

“賴得將軍開舊路,一振雄名天下知”,由於以往的歷史記錄常常是聚焦在朝廷上的帝王將相,甚至公主們無聊的生活都要花費不少筆墨,真正值得大書特書的蓋世英雄卻被時光所掩蓋。河西沙州人張義潮和他的歸義軍就是這樣的大英雄大忠大勇,承載著大唐的最後榮光。

隨著回鶻和吐蕃在9世紀中葉的雙雙實力削弱以及覆滅,大唐帝國西北邊境形勢竟然出人意料地好轉起來,無論如何這對於已經苦苦堅持了近百年的中土王朝來說實在是個讓人振奮的消息,畢竟那輝煌的西北記憶已如舊夢一般遙遠了。

大唐帝國的西北角:沙州歸義軍

會昌三年(843年),武宗就提出應該向黠戛斯方面談判讓他們歸還安西(今新疆南疆地區大部)和北庭(今新疆北疆地區大部),但是李德裕還是理性的,當然也可以認為是保守的。

他說“安西去京師七千餘里,北庭五千餘里”,就算是都回到祖國懷抱,那也得在那裡再設立都護府特別行政區,每個都護府還得派駐部隊駐守,“不知此兵於何處追發,饋運從何道得通”兵源從哪來糧草如何運輸,“此乃用實費以易虛名,非計也”,武宗最終還是被李德裕說服,打消了自己去獲取光復西域這樣千古虛名的念頭。

然而好消息還是接踵而至,大中五年(851年)正月,在天德軍防禦使李丕護送之下,一支由河西沙州僧人悟真率領的信使團進入長安,使團帶來了一條讓全大唐都為之振奮不已的消息:大中二年(848年)在沙州當地豪強張義潮將軍的組織之下,沙州人民成功起義一舉驅逐吐蕃佔領軍,沙州光復。

為了將這一消息帶至長安中央,沙州方面一共派出了十支信使團從不同方向向長安出發,最終只有悟真和尚這一支,歷經千辛萬苦繞道遙遠的天德軍(今內蒙呼和浩特一帶),終於成功抵達長安,而其他九支隊伍不是落入敵軍之手就是消失在茫茫戈壁。

淪陷六十多年的河西沙州再次有了音信,侵略者竟然為我大唐的地方義士和人民所驅趕,長安城萬民空巷來迎接悟真,唐宣宗也無限感慨“關西出將,其虛也哉”。

大唐帝國的西北角:沙州歸義軍

安史之亂是大唐命運的分水嶺,更是西域、河西曆史走向的分水嶺,在天寶年間,這裡駐紮的是赫赫有名的老將軍哥舒翰的河西節度使部隊,玄宗南逃肅宗靈武即位,一聲令下十餘萬西北軍隊離開國防最前線揮師東向,一時西部邊疆完全空虛吐蕃趁勢而入,大唐苦心經營了百餘年的西北防線全線後撤。

寶應二年(763年),唐政府設置了一個“河已西副元帥”的職務負責整合河西、安西和北庭的殘餘唐軍進行抵抗,這就類似於中央紅軍北上抗日去了留下一些殘餘紅軍在南方打游擊,打到哪算哪、打成什麼樣就什麼樣。

這個“河已西副元帥”相當於唐軍留在河西地區的游擊隊隊長。首任河已西副元帥楊志烈於永泰元年(765年)在涼州(今甘肅武威)兵敗被沙陀人所殺,大曆元年(766年),吐蕃軍隊攻陷河西重鎮甘州、肅州,再第二年接任的河已西副元帥楊休明只能帶領著殘部退至沙州(今甘肅敦煌),從此這支河西遊擊隊就徹底與長安中央方面失去聯繫,各自為戰。

從大曆五年(770年)開始,吐蕃就大軍圍困沙州,時任河西觀察使的周鼎本打算焚沙州城率領當地士民殺出一條血路,迴歸東土,但是這個計劃被沙州人民拒絕了,大家一腔愛國熱忱,認為一旦放棄沙州的話,河西將“永不為唐土”,寧可與沙州城共存亡也不願意後退半步,在安西都知兵馬使閻朝的指揮之下,大家先“鎰殺周鼎”,然後開始了極為悲壯的保衛沙州戰役。

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沙州軍民苦苦守衛了十一年之久,建中二年(781年)彈盡糧絕,在萬般無奈之下,閻朝與吐蕃大將綺心兒鄭重約定:沙州向吐蕃投降,但必須保留沙州人民不能外遷。這座光榮的城市,以及光榮的將軍和大唐子民們就最終落入了外敵之手。

在淪陷的日子裡,孤島沙州的漢人們在外來入侵者的統治之下不得不過上了悲慘的被殖民的生活,“丁壯者淪為奴婢,種田放牧,羸老者鹹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

和所有殖民統治者一樣,吐蕃人為了切斷沙州人民與祖國大唐的感情紐帶,還強制施行文化殖民政策,所有漢人一律辮髮左衽(因為以右為貴,所以漢服均為右衽,即衣服左領壓右領,而左衽則是所謂“夷狄”的服飾風格),只有在每年元旦這一天的時候,沙州人民才被允許著右衽的漢服祭拜祖先,這一天沙州人民往往是痛哭流涕淚流滿面。

大唐帝國的西北角:沙州歸義軍

但任憑殖民者如何灌輸皇民教育,一代代的河西漢人始終牢牢樹立著以大唐為自己的母親之國的信念。長慶二年(822年),大理卿劉元鼎出使吐蕃路過龍支城(今青海樂都),有上千漢民沿路跪拜,自稱都是當年在河西被俘的唐軍,問當今天子安否,“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否?兵何日來?”,我們從來未敢忘記祖國,祖國還記得我們嗎,王師何時才能來解救我們,畢竟已經過去了一代人的光陰了。

這是8、9世紀間何等悲壯的一群漢人群體。不管朝廷是否還記得這些邊疆的忠勇兵民,即使是還記得也只能說那個時候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在苦苦等待之中,河西人民並沒有盼來王師大軍,但是他們的堅持和執著還是等到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一支將被歷史永遠銘記的義軍在河西人民之間自發誕生。

會昌年間(841-846年),吐蕃內部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大規模饑荒餓殍遍地,而這樣的自然危機又引發了吐蕃上層統治階層內部爭權奪利的政治危機,嚴重的內亂導致曾經強盛的吐蕃實力一落千丈。

先是吐蕃贊普郎達瑪在會昌二年(842年)遇刺,死時無子,內臣擁立了郎達瑪的妃子綝氏的一個內侄為新的贊普,這一嚴重破壞傳統的權力交接,立刻引起吐蕃各方的紛爭內亂,從此吐蕃陷入內戰。

起初在內戰中,大將尚恐熱(又名論恐熱)取得了暫時的優勢,在擊敗主要對手之後,尚恐熱自封為吐蕃宰相,率兵大掠河西,試圖擴張自己的地盤,但是殘酷的擴張進一步引起了河西人民的反抗,而河西漢人也已經認清了吐蕃軍隊已至窮途末路的現實。沙州人張義潮率領沙州人民揭竿而起舉行起義,轟轟烈烈的歸義軍反抗殖民的戰鬥正式打響。

生於貞元十五年(799年)前後的張義潮,是沙州敦煌縣神沙鄉人,在張義潮出生的年代,河西已經淪陷近三十年,這位成長在吐蕃鐵蹄之下的新一代河西漢人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大唐子民這一光榮身份。

張氏在河西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極有威信,張義潮的父親張謙逸曾在朝為官,官至工部尚書。張義潮一代有史料記載的張氏兄妹共三人,長兄張義譚,相對低調的一個寬厚長者,一直自願隱身於張義潮身後;姐姐張媚媚,出家為尼,法號了空;老三就是張義潮。

大唐帝國的西北角:沙州歸義軍

據史料記載,張義潮最崇拜的人是高仙芝部下的第一大將封常清,立志以封常清為榜樣,曾一筆一畫地抄寫封常清在安史之亂中被誣陷處死前所作的《封常清謝死表聞》。耳聞目睹當地漢人被壓迫的悲慘生活,張義潮對吐蕃統治下的沙州現狀極為不滿。但是由於吐蕃之前的高壓統治,一直隱忍到五十歲。

大中二年(848年),沙州起義爆發。張義潮帶領沙州人民成功地將統治了沙州近七十年的吐蕃軍隊驅逐出沙州。沙州光復成功之後,鄰近的河西地區瞬時掀起了一股起義風潮,漢民起義此起彼伏,各地先後都與張義潮取得聯繫並陸續歸附。

起義之初,張義潮就明確確定了“歸國”的政治方針,因而一旦戰役取得階段性成果,起義軍立刻就組織了前面我們提到的十支信使團,努力與中央朝廷取得聯繫和請求支援。最終在歷經九死一生之後,悟真和尚完成了這樣的艱鉅任務。

由於路途的艱險,悟真到達長安的時候,張義潮起義已經過去了兩年。在這兩年中,張義潮並未被動等待使者的消息,他十分清楚人力和物質對戰爭的作用,馬上整頓沙州的生產,走“繕甲兵, 耕且戰”的藏兵於民路線,並四處出擊,與各地起義的其他漢民一起擴大戰果。

大中三年(849年),張義潮收復甘州、肅州;大中四年,再收復伊州,吐蕃在河西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大中五年(851年),張義潮率領義軍發動了對吐蕃的全面攻勢,不到一年的時間,除涼州之外的河西之地全部收復,飽經內亂之苦的吐蕃軍統治再也不復一百年前的威勢,瞬間土崩瓦解,一觸即潰的吐蕃軍隊也只得逃往最後的據點涼州。

東進路線已經被打通,張義潮意識到自己需要得到朝廷的支持和承認。張義潮和作為義軍重要領袖的兄長張義譚兩人經過商議,做出了關於權力交接的重要決定--派遣張義譚入朝為人質,張義潮主持河西軍政大局;張義潮之後,由張義譚之子張淮深繼任。

大唐帝國的西北角:沙州歸義軍

大中五年(851)八月,張義潮向長安派出規模宏大的信使隊伍,這支信使隊一行二十九人,首領為張義潭,還有沙州本地的豪族李明達、李明振、押衙吳安正等人,攜帶著河西十一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 的圖籍,入長安向皇帝告捷表功。

在時隔不到兩年後再次收到振奮人心的消息,唐宣宗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他下達詔書,表彰張義潮和義軍的忠勇,詔書寫張義潮“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長角。竇融河西之故事,見於盛時;李陵教射之奇兵,無非義旅”。

十一月,朝廷於沙州正式建立歸義軍,授張義潮歸義軍節度使、十一州觀察使,管內觀察處置,檢校禮部尚書,兼金吾大將軍;拜李明達為河西節度衙兼監察御史;拜李明振為涼州司馬檢校國子祭酒,御史中丞,授吳安正為武衛有差;而作為人質留在長安的張義潭則被授為金吾衛大將軍。

對於一心把自己當作“小太宗”的唐宣宗來說,河西沙州的主動迴歸的確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又是寫詩又是封官,但是中央的援助也就只能停留在名譽方面了,真正的實質性援助無從談起,歸義軍成為一支孤懸在河西地區的天朝義軍。

但即使如此,忠貞的信念和無窮的勇氣以及智慧,讓這支地方義軍一直在河西頑強地生存了下去,歷經數代人物,直至景佑四年(1037年)歸義軍才最終退出歷史舞臺,而這個時候中原的朝廷都已經從李唐變成了趙宋了。

大唐帝國的西北角:沙州歸義軍

在西夏党項人入侵之前,沙州人將許多珍貴的有關歸義軍的歷史記錄封存在了敦煌郊外鳴沙山,千年以後當這些地方史料出土的時候,後人才能夠記憶起這支偉大的漢人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