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星媽:用整個生命去對待兒子,我沒有自我 他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我會干擾

揚子晚報網訊(記者 張楠)最近一本繪本《愛心樹》引發廣泛爭議:一味犧牲的大樹如同偉大的母愛,這是不是“毒雞湯”呢?在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中亮相的朱雨辰媽媽,幾乎是給“愛心樹”現身說法,“我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兒子的,我完全沒有自我。”“他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但是我都會干擾”,這些言論驚呆了網友,“還好湯唯沒嫁他”等說法也出現。揚子晚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71岁星妈: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我没有自我 他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我会干扰

繪本惹爭議

“愛心樹”被吐槽“毀三觀”

繪本中,小孩小時候愛上大樹,大樹也一直很愛小男孩,小男孩長大要錢,就把大樹的果子拿去賣,大樹還是很愛他。再大一點,小男孩把樹砍了去造房子討老婆,大樹還是很愛她。最後小男孩老了,只剩樹墩的大樹還挺起腰板來給他坐。這個講述母子親情的故事,意外引起網友反彈,“毀三觀!不管親情還是愛情,都是有問題的吧!從小給娃灌毒雞湯麼這是?要無謂犧牲無謂奉獻?不要跟我說爹媽就是這樣!這樣的爹媽難道不是在溺愛嗎!”

對此,有家長認為大樹只是個比喻,就像父母無私的愛,不用過分解讀。“我覺得這本書挺好看的啊,父母的愛就應該是沒有任何附帶條件的。孩子也不是自己願意被生下來的。既然生了那就用無私的愛教育他感化他,不是成績不好了做錯事,我就不愛你了,不應該是這樣的。而是我要讓你變成最好的你自己。要教育但初心不能變。就因為現在太多孩子感受到的愛都是帶著條件的,所以才會有這麼多心裡有問題的孩子。”

也有家長認為,這個故事確實存在問題“為什麼父母的愛一定得是無私的愛和奉獻?愛應該是對等的,父母有養育的責任,這份責任也需要認可、感恩和回報。子女也應該體諒分擔,這才是成年人要傳遞給下一代的想法。”

71岁星妈: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我没有自我 他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我会干扰

真人秀說法

71歲星媽坦言“用整個生命為孩子奉獻”

但是,當生活中真有這樣對孩子全心全意付出的媽媽,媽媽和孩子的關係會是什麼樣的狀態呢?“我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兒子的。我完全沒有自我。”“他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但是我都會干擾。”上週末播出的真人秀《我家那小子》裡,演員朱雨辰媽媽的一番話讓彈幕糊滿屏。

節目請來朱雨辰、錢楓等藝人與各自媽媽一同參與。鏡頭對準兒子們的獨立生活,媽媽們則在後方演播室觀察。第二期節目中,媽媽們聊到選擇兒媳的標準,身為39歲單身漢的母親,71歲的朱媽媽每天凌晨4點起床給兒子熬梨汁,堅持了十年;她家裡不請保潔工也能一塵不染,因為自己的作用可抵兩個菲傭。朱雨辰進組拍戲,她也會跟組做飯,即便是住五星級酒店也自帶電磁爐。

她坦言,自己用整個生命去對待兒子,完全沒有自我,“我現在還能做,還能奉獻”。甚至也承認大女兒因為她對兒子的態度而恐婚。這種付出讓現場另外幾位“星媽”自愧不如。但也有媽媽認為,“你這樣做了,兒子女兒不可能接受得了。”“你一定要走自己的生活啊。”

71岁星妈: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我没有自我 他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我会干扰

“每段戀情都干預”“賢妻良母論”驚呆網友

之前節目中也交代了朱雨辰之前的感情之路都不順利,眾多周知朱雨辰曾有過兩段著名的戀情,一段是跟湯唯,另一段是與姜妍。此次朱媽媽揭開原因,“我想跟我兒子道個歉。他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我會干擾每段感情。”朱媽媽按照“賢妻良母”的標準來找兒媳婦。“女的就應該做賢妻良母”、“既然把你娶進來了,既然你願意進這個家,你就應該擔起你的責任”在媽媽看來,“我特別相信第一眼,比如我覺得她穿得太露了。你不能在長輩面前過於輕浮,我很喜歡那種淑女型的,而不是那種張牙舞爪坐在那兒。還有一來就往人家的沙發扶手上一坐,我覺得這是沒有教養的。”至此,彈幕上一片質疑,“看了這個節目,朱雨辰沒人敢嫁了”,“這簡直就是封建家長,這樣的媽媽太恐怖了”。有網友表示,兩期節目中,朱雨辰經常在跟朋友聚會時喝醉吐槽,“負能量太多”,這會不會跟媽媽給的壓力太大有關係,並勸媽媽“放手”,“都快四十了,給孩子空間吧。”

“其實我覺得我兒子太孩子氣,他也說過,等到他能承擔責任的時候,他會成家。”朱媽媽也承認,“他的感情我干涉太多了,我沒有尊重兒子的選擇。我也可能對兒子造成了一些傷害。我要改,只要你喜歡的我就喜歡。”當媽媽說出,具體要改的地方包括,“他說今天不喝果汁了,我就讓他歇一天”時,全場一片無奈聲。

71岁星妈: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我没有自我 他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我会干扰

專家解讀

孩子看“愛心樹”容易“中毒”

對於“愛心樹”式的母愛,南京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心理學博士張純也認為,這則童話看似正能量,其實是“毒雞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自身的社會化程度不好,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強,所以更容易無條件接受外界的信息。“毒就毒”在是用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孩子強力傳達錯誤的理念,那就是故事中的樹木(隱喻父母)理所當然的,一定要滿足自己不同時期的各種需求。孩子可以無條件地,心安理得的索取樹木的果實,枝幹,甚至剝奪他的生命,而無需回報。

童話站在偽道德的高地,提倡無私的奉獻,無條件滿足個人的欲求,而作為受益者的孩子則無需感恩,無需回報,無需自責,因為利己的自私,恰恰滿足父母奉獻的渴望。但這樣培養出來的兒童最終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作為以兒童為主要受眾的兒童文學,要避免出現這種有著明顯錯誤導向的有毒雞湯文。

“如果這個故事寫給家長的沒有問題。許多家長確實都像這棵大樹一樣的付出,代代相傳。但是童話故事的閱讀對象是兒童。我們如果教授兒童從小就只要索取,無需回報,告訴他中華民族代代相傳,都是這樣,我們培養的是什麼樣的孩子呢?一個不懂感恩,不知回報的孩子?我們會把孩子領向何方?”

71岁星妈: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我没有自我 他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我会干扰

過度的愛讓朱雨辰患上心理病

張純表示,這樣的愛的確會讓孩子像朱雨辰那樣患上一定“心理病”。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人的所有的行為都源自他內心的動力。過度的奉獻,會給孩子造成心理的壓力,會使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之中,迫於這種道德的壓力,不斷違背自己的初衷,壓制內心的渴望,以滿足並適應家長的要求。長此以往,如果壓力得不到宣洩,就有可能會衍生出各種心理疾病。張純說,“朱媽媽對兒子過去每段感情瞭如指掌,並干涉過。兒子還有隱私嗎? 健康的關係應是相親相愛也要尊重彼此,有嚴格邊界,媽媽用她以為的愛去表達控制,所以孩子難以抗拒,媽媽不放手,兒子如何自己成長呢?”

“一味的付出容易形成畸形的控制慾,最終只能培養出高智商的巨嬰,而不是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應當對誰好。親情友情愛情,都是相互的給予”。他還說到,心理學上認為,成年意味著跟原生家庭的分離,兒子必須要完成成年人應有的分離,當母親的付出感變成控制感,良好的分離就很難。還好媽媽已經節目中表示了悔意,希望她可以幫助兒子完成“遲到的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