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螞蟻咬後送進搶救室,這事兒是真的?|十萬個求生指南

一大早醒來,春雨君的手機就被新聞推送刷屏了,“一男子被螞蟻咬後送進搶救室”、“被螞蟻咬進搶救室,男子生命危在旦夕”……

男子被螞蟻咬後送進搶救室,這事兒是真的?|十萬個求生指南

有朋友悄悄私信我說:“被螞蟻咬了真的能有這麼危險嗎?這事兒不會是假的吧?”

春雨君看到醫生描述的“過敏性休克”幾個字之後,只能嚴肅的說一句:“這事兒真的可能會發生。”

螞蟻不可怕,可怕的是過敏性休克!

事實上,可怕的並不是螞蟻,而是螞蟻在咬人時所分泌的蟻酸等物質,這才是導致這名男子發生過敏性休克的罪魁禍首。

男子被螞蟻咬後送進搶救室,這事兒是真的?|十萬個求生指南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圖庫)

在臨床上,過敏性休克是一種嚴重的、威脅生命的全身多系統速發變態反應 , 一般通過Ⅰ型變態反應機制誘發 , 部分通過其他免疫學機制誘發。

當生活中的過敏原(例如蟻酸等物質)觸發人體中的某種信號時,身體中的肥大細胞會集中釋放組織胺等炎性介質,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血管中約35%的液體可滲透到血管外組織,引起皮膚水腫、喉頭水腫、肺水腫、支氣管痙攣,這種情況還會導致全身血容量下降,引起血壓的下降。

男子被螞蟻咬後送進搶救室,這事兒是真的?|十萬個求生指南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圖庫)

光看症狀是不是就覺得很恐怖?沒錯,如果出現過敏性休克的人沒有像新聞中的男子一樣,得到及時的救治,會很容易發生急性呼吸道堵塞,或是循環系統衰竭導致死亡的發生。

哪些原因會引發過敏性休克?

近年來,過敏性休克等發病率一直在逐漸升高,根據世界變態反應組織(WAO)的報告顯示,北美、歐洲和澳大利亞的過敏性休克發病率為0.05%~2%,最近10年其發病率的增加已經超過其它變態反應性疾病。

男子被螞蟻咬後送進搶救室,這事兒是真的?|十萬個求生指南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圖庫)

大家可能會擔心:“到底有哪些原因會導致這種嚴重的過敏反應?我會不會發生過敏性休克呢?”

別急,聽春雨君慢慢告訴你,通常情況下,引發過敏性休克的誘因主要包含以下三種:

  • 藥物過敏:藥物是過敏性休克最常見的誘因,最常見的藥物就是抗生素、磺胺類、非甾體抗炎藥、肌肉鬆弛劑等。你可能聽說過青黴素過敏導致死亡的案例,這就是過敏性休克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 食物過敏:能夠引發過敏的食物種類繁多,比如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牛奶、雞蛋、魚、蝦、桃子都有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的發生。

  • 蚊蟲叮咬:不只是新聞中提到的螞蟻,例如蜜蜂、蚊子、蜱蟲等多種昆蟲叮咬後都有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的發生。

如何遠離過敏性休克?

想要遠離過敏性休克,最重要的還是遠離過敏原。

對某種食物過敏的人群,在生活中應當儘可能避免接觸攝入此類食物;

對藥物過敏的人群,在到藥店買藥或者去醫院看病時,都應當向藥師、醫生說清楚自己的過敏史;

在夏天也要適當做好防護措施,遠離昆蟲密集的地方,一旦被咬,立即抹上肥皂等鹼性藥水,切勿自行抓撓。

男子被螞蟻咬後送進搶救室,這事兒是真的?|十萬個求生指南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圖庫)

大部分人在發生過敏反應之後,就會自行到藥店買藥吃,但是當你發現身體出現嚴重皮炎、胸悶憋氣、呼吸困難的情況,就不要再自行服用藥物,應當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以免發生過敏性休克。

Via:webmd.com

原標題:Are you allergic to insectsings?

原作者:Carol DerSarkissian

翻譯:喵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