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皮膚不得癌,除了乖乖防曬還能做些啥?

轉眼已經到五月下旬了,陽光日益強烈,如果皮膚長時間曝露在強光直射下,不但會損害皮膚,還會增大皮膚癌的風險。

除了防曬(打傘、塗防曬霜)還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皮膚癌的風險呢?

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下哪些方法靠譜,哪些方法不靠譜。

防曬必不可少!

目前還沒有能夠完全防止曬傷並消除皮膚癌風險的其他方法,因此防曬霜以及打傘防曬還是最保險、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防曬霜可以有效降低黑素瘤和鱗狀細胞癌的患病幾率。

澳大利亞的一項隨機前瞻性研究表明,與間歇使用防曬霜的人相比,每天規律使用防曬霜的人罹患黑素瘤的概率可降低50%,鱗狀細胞癌風險降低40%。

所以當陽光強烈的時候,一定記得在出門之前使用SPF30及以上的廣譜防曬霜,並記得每隔兩小時重新塗抹一次。

塗抹的時候要全面覆蓋裸露的皮膚,並要做到足量使用:兩隻手臂、頭面部和頸部、胸前、軀幹和背部各用1茶匙的量,而每條腿則需要用2茶匙。

要想皮膚不得癌,除了乖乖防曬還能做些啥?

控制飲酒量也是個靠譜方法

酒精對健康的影響一直備受關注,過度飲酒約佔所有癌症死亡原因的3.5%。

兩項薈萃分析表明,酒精攝入與皮膚癌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

一項研究發現,每天飲用一聽啤酒或一小杯葡萄酒可使基底細胞癌的患病風險增加7%,鱗狀細胞癌增加11%。

另一項研究顯示,與不喝酒的人相比,飲酒者罹患黑色素瘤的風險會增加20%,而且患病風險隨著酒精攝入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這些研究沒有考慮其他因素對試驗結論造成的影響,而且其中一些因素無法客觀地衡量。

此前,美國癌症協會(ACS)建議每人都應控制自己的酒精攝入量:男性每天不超過2杯,女性不超過1杯。

要想皮膚不得癌,除了乖乖防曬還能做些啥?

尚無定論的方法——補充煙酰胺

煙酰胺是維生素B3的一種形式,已被證明可減少皮膚癌的發病風險。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發表的一項在澳大利亞進行的隨機對照試驗顯示,使用煙酰胺可以使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的患病風險顯著降低23%。

煙酰胺對於陽光照射引起的紫外線傷害也具有保護作用。

有學者就建議所有患有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病史的患者或日光照射導致皮膚受損的患者可以每天服用500 mg煙酰胺(每日兩次)。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煙酰胺必須持續服用,因為一旦停藥後,療效就會消失。

但是這個療法在醫生中並未達成共識。

要想皮膚不得癌,除了乖乖防曬還能做些啥?

阿司匹林抗癌,不靠譜

此前也有科普作者建議高危人群服用阿司匹林抗癌。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也可能對預防皮膚癌有一定的效果。

一項系統評價表明,非阿司匹林類NSAID藥物可使鱗狀細胞癌的風險降低15%,而其他NSAID藥物可降低18%的風險。

一些關於黑素瘤的研究也顯示出了該藥物對於皮膚癌的積極結果,其中一項研究發現連續5年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43%的黑色素瘤患病風險。

同時,NSAID可以抑制炎症和疼痛COX-2酶,而這種酶恰好會在鱗狀細胞癌患者體內過度表達。

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NSAID藥物(特別是在較高劑量時),可能會導致潰瘍等副作用的發生,因此通常醫生並不建議患者自行服藥物來降低皮膚癌的風險。

Via:health.harvard.edu

原標題:4 ways to protect against skin cancer (other than sunscreen)

翻譯:東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