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盛夏始,這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時機

今日小暑|盛夏始,这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今日小暑|盛夏始,这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小暑

今日小暑|盛夏始,这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農曆戊戌年·五月廿四

2018年7月7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

由於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上勞累,身體損失比較多。

小暑有三候

一候:溫風至。

溫風是熱風,東漢王粲的《大暑賦》中有"熹潤土之溽暑,扇溫風而至興"之句,熹是炙、烤。

二候:蟋蟀居壁。

蟋蟀生而還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飛,農曆七月後才出穴,活躍草叢間求偶,到八月天涼會聚到院中,令小院鳴聲鼎沸,天越涼離人越近。

三候:鷹始摯。

再五日,鷹已經先感知到肅殺之氣將至,開始練習搏擊長空了。

今日小暑|盛夏始,这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小暑習俗

六月六曬書日

小暑期間的六月初六是古時文人的曬書日。曬書是為了防潮防蟲,此日若陽光充足,書生便曬書,令書頁浸透光線,驅趕藏匿在書中的書蟲。

今日小暑|盛夏始,这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祭祀穀神

古時,

農家於六月六日祭祀穀神,謂之"六六福"。古人奉后稷為穀神,他在堯舜時代教民耕種,是周族的始祖。

小暑時令食物

西瓜

蘇東坡把西瓜叫做"冰漿仙液"。冰鎮的西瓜幾乎是酷暑唯一的解藥,入腹後就能清徹心扉,痛快淋漓。但西瓜在古時被叫做"寒瓜"。《本早綱目》中記載,西瓜性寒、解暑,乃生冷之品,不可取其一時之快,不知其傷脾助溼之害。西瓜雖好,不可貪多,尤其不要吃從冰箱裡剛拿出來的西瓜。

今日小暑|盛夏始,这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蜜汁藕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今日小暑|盛夏始,这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黃鱔

俗語:小暑黃鱔賽人參。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等作用。

小暑養生

三伏貼敷

今年從7月17號開始入伏,正好在小暑大暑之間。"伏"即潛伏、藏伏之意,儘量減少高溫下的活動,規避潮溼之氣。

按照《漢書·歷律志》之說,伏的真正含義是秋的"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由此燻蒸才溼熱難耐。

中醫認為,最熱的天氣人體陽氣最旺盛,用中藥敷貼在特定的穴位,刺激經絡,可以調動體內的陽氣,從而大大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對預防冬天易患的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疾病有奇效。因此,三伏天是進行中醫傳統療法“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今日小暑|盛夏始,这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清熱化溼

小暑在陰曆六月,夏季的最末一個月,古稱季夏,中醫術語謂之長夏。這個時節更注重化溼,建議出汗即刻換衣,避免出一身大汗,夏季瓜果、冷飲適量吃,避免傷陰。

宜避暑,最熱的時候不宜外出。長夏將至,飲食上可以用藿香、新鮮蘇葉、新鮮薄荷、西瓜、蓮子、薏米熬粥,清熱化溼,祛除溼邪。

消暑粥,天天喝

小暑時節氣候炎熱,容易損耗體內的水分,可以用粥來滋補身體。著名中醫李時珍認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推薦每天喝一碗粥。

中醫認為,粳米粥為滋養身體的靈丹,糯米粥是養胃的妙品,暑天容易溼熱困脾,胃口不佳,每天喝粥勝似吃一大包人參黃芪,可以幫我們安度盛夏。

今日小暑|盛夏始,这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阿噗有話說 加我微信:uphealth

一年最熱的時候到了,要注意防暑哦!

今日小暑|盛夏始,这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本文原載於時尚健康

ID: shishangjiankang22

關注時尚健康公眾號,健康進行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